颐和园建须弥灵境是为落实乾隆“兴黄教以安蒙藏”的政策

从北宫门进颐和园,过苏州街三孔石桥,正对的是须弥灵境。须弥灵境是一组藏式建筑群,建在万寿山北中轴线上,隐秘而庄严,充满宗教色彩。乾隆兴建须弥灵境,除了因为自己和母亲崇庆皇太后都笃信佛教外,更深一层的用意是借佛教安抚蒙藏。1755年,乾隆平定准葛尔叛乱。在其《喇嘛说》中,着重指出“兴黄教,即所以安众蒙古”,即用达赖,班禅,章嘉,哲布尊丹巴等佛教领袖在蒙古的影响,加强对蒙藏地区的统治。这一时期,乾隆还在承德大兴土木修建外八庙。
须弥灵境是清漪园时最大的一座佛殿,1860年被英法联军一场大火焚毁。光绪重修颐和园时为保存遗址中残存的佛像在香岩宗印之阁台基上修了一座大殿。须弥灵境记载很少,按照承德普宁寺的样子推断,大殿为面阔九间,供三式佛,是整个建筑群体量最大的。香岩宗印之阁边上是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因为是石质建筑,现在依然能看到当初的模样,与众香界智慧海琉璃牌楼构成万寿山北侧的景观亮点。
四大部洲是香岩宗印之阁四面的藏式碉楼式建筑,分别为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和南赡部洲,分别对应佛教中的风月地火。四大部洲原来里面放置金刚像。四大部洲边上各有两小部洲,即构成须弥山外咸海中的八小部洲。另外四方各有一座梵塔,为黑红白绿四色,象征四智,用来除魔防灾。在四大部洲东西建有日殿和月殿。
印度佛教传说中,须弥山为世界中央,四大部洲象征众生所居之所,围绕须弥山形成一个世界,日月围着须弥山绕行。
在须弥灵境最高处,是众香界智慧海琉璃牌楼,是一座无梁殿,上嵌一千多尊佛像。象征着佛法无边和佛国的殊盛。


颐和园建须弥灵境是为落实乾隆“兴黄教以安蒙藏”的政策


颐和园建须弥灵境是为落实乾隆“兴黄教以安蒙藏”的政策


颐和园建须弥灵境是为落实乾隆“兴黄教以安蒙藏”的政策


颐和园建须弥灵境是为落实乾隆“兴黄教以安蒙藏”的政策


颐和园建须弥灵境是为落实乾隆“兴黄教以安蒙藏”的政策


颐和园建须弥灵境是为落实乾隆“兴黄教以安蒙藏”的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颐和园   乾隆   山形   达赖   丹巴   东胜   英法   承德   黄教   蒙古   佛教   牌楼   建筑群   大殿   佛像   象征   政策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