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爱吃的一种虫子,过去是“穷佬菜”,现在贵到吃不起

在外地人的眼中,广东人似乎什么都吃。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海里游的,但其实也未必。广东人爱吃新鲜生猛的,确实有一些是北方人没见过的,看着样子挺怪的挺吓人的。之前说了湛江沙虫,今天来说一下另一种虫子——禾虫。

沙虫是一种海鲜,禾虫则是介于海鲜和河鲜之间,属于沙蚕科,常生长于沿海或河口的浅滩上。在我国,又以广东、福建、浙江的禾虫最多。秋季的时候,禾虫常常栖身于水稻田,以腐烂的稻根为食,所以称之为“禾虫”,又称”稻底虫“。

禾虫远看是一种蠕动的虫子,近看却像小蜈蚣,长度约三十至四十厘米。人们常说,蜈蚣的脚最多,可是禾虫和脚比蜈蚣的脚还要多,更有趣的是,禾虫身上可变色,随时交替变换着红、黄、绿、蓝、紫的颜色,但这种色只有活着的时候才能看到,把它煮熟,就只是蛋黄颜色。

广东人爱吃的一种虫子,过去是“穷佬菜”,现在贵到吃不起

活的禾虫

吃禾虫的历史,要从宋末元初说起。当时的禾虫,只是鸭子的食物。但有人发现,吃禾虫的鸭子,鸭肉特别好吃。那禾虫能不能吃呢?一试之下,才发现这虫子相当肥美可口,一传十,十传百,便形成了吃禾虫的风俗。

对禾虫的史料记载,《本草纲目拾遗》和《广东新语》都有。最有名的就是屈大均《广东新语·禾虫》了。书中记载:“禾虫,状如蚕,长一二寸,无种类。夏秋间,早晚稻将熟,禾虫自稻根出。潮涨浸田,因乘入海,日夜浮沉。”这里介绍了禾虫的形状和生活习性,明确地指出禾虫每年有两造,初夏与仲秋,随潮汐而出。

又说:“夏暑雨。禾中蒸郁而生虫。霜降前禾熟则虫亦熟。网取之。得醋则白浆自出。以白米泔滤过。蒸为膏。甘美益人。”这里是介绍禾虫的一种做法,用禾虫的浆做成膏,既美味又滋补,但这种做法今天很少见。

从屈大均的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到,吃禾虫很讲究季节,一般是在夏秋两季,霜降前。其中又以秋季水稻的晚造收割季节的禾虫最为肥美。道理也很简单,因为成虫吃稻根吃够了,把自己养得白白胖胖,该由人类来吃它们了。

每逢“禾虫造”,下过“白撞雨(急骤的雨,暴雨)”之后,天体通红,一半天空布满红霞,这种天色也叫做“禾虫天”。广东有首童谣唱道:“天红红,卖(出)禾虫,卖到鸡笼埋。”由于“禾虫造”的时间很短,可以说是稍纵即逝,捕抓禾虫一定要抓住时机,食客们也要趁新鲜食用,错过就没机会了喔。

珠海的斗门,是中国禾虫之乡。珠江八门出海,有五道穿斗门而过。这种濒海的河口,最盛产禾虫。莲洲是斗门区下属的一个镇,三江汇聚,水网纵横,粉洲(莲舟)禾虫是这里的特产。这里禾虫色泽鲜亮,特别肥硕多浆,皮薄甘香。为此,莲洲禾虫还被列入了珠海市第九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斗门吃禾虫的做法是纯粹的炒禾虫,将满满一锅禾虫,炒到全部爆浆为止,鲜香无比,盘中用青椒或葱苗点缀,一大盘禾虫全是干货,含金量十足,包你吃过瘾。

广东人爱吃的一种虫子,过去是“穷佬菜”,现在贵到吃不起

炒禾虫

在广州或顺德,则比较流行禾虫煎蛋或禾虫蒸蛋。毕竟禾虫太贵,这样的用料要少些。还有“焗禾虫”的做法,辅料包括鸡蛋、粉丝、肥叉烧、油条等,吃起来也别有风味。

广东人爱吃的一种虫子,过去是“穷佬菜”,现在贵到吃不起

禾虫煎蛋

禾虫另外一个盛产的地点则是粤西吴川。位于鉴江出海口的吴阳、黄坡两镇,每年农历五月和八月会出现几次“禾虫造”,也就是前面所说的“红云细雨”的天气下,再逢初一、十五的涨潮高峰潮,潜伏在田泥里的禾虫就会爬出来。

渔民们组团潜伏在河道口,在水田与河涌之间布下大量的虫网。这网呈长条形,网眼很小,跟蚊帐差不多。到了潮涨的时候(往往是凌晨),禾虫随着潮水流漂浮起来,密密麻麻,看上去相当可怕,但捞虫人却高兴得不得了。

这些随潮水漂浮起来的禾虫,全部流入他们预先布好的“天罗地网”里,退潮时,禾虫裸露出来,悉数落入网中。过去,在“禾虫造”的时候,渔民一小时就可以捞到两三百斤,一晚上可以捞一千多斤。就算用网斗捞的,也可以捞到十几斤。

广东人爱吃的一种虫子,过去是“穷佬菜”,现在贵到吃不起

渔民捕捞禾虫

吴川的禾虫做法有多种,蒸、炒、煲、炖,都可以。比较简单的是蒸禾虫,将禾虫洗净,加上姜、葱、油、盐 ,放在饭锅里蒸即可。炒和煲的做法更好吃,加上猪腩、粉丝之类的配料,香口甘甜。也可将禾虫炖熟,用炭炕干,味道甜中带香。

广东的近海渔民最爱捕捉禾虫为食物,而福建、浙江则少吃,为什么呢?我想是因为广东过去很穷,海鲜多,猪肉少。空腹吃大量海鲜,缺少主食和脂肪,则会形成蛋白质中毒,消化不良,腹泻,甚至死人。所以,那时的猪很珍贵,海鲜都常拿来喂猪。

而禾虫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较高,所含氨基酸种类齐全,另含有多种矿物质元素,既能补充油水,又是一种营养补品,所以深受贫苦渔民的欢迎,甚至可以代替猪肉食用,补充体力。

更重要的是,禾虫是“老天爷赏饭”吃,过去价格很便宜,自己去抓还不要钱。每年“禾虫造”的时候,穷人家每家每户都要收几十斤,用盐腌了,吃的时候加花生油、葱、姜蒸熟。这种咸禾虫是过去著名的“穷佬菜”(穷人吃的菜)。

禾虫不仅美味,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它可以暖胃健脾,滋阴补肾,暖身去湿,还可以治疗和预防高血压和高血糖。民间验方,将禾虫干煲眉豆,可以治脚气。

广东人爱吃的一种虫子,过去是“穷佬菜”,现在贵到吃不起

生猛禾虫

另外,禾虫可检验当地的生态环境。专家指出,禾虫出没的地方就是生态环境最好的地方。这是因为禾虫对生态环境要求很高,稍有污染或喷洒过农药的地方都不能生长。

因此,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现在的禾虫产量越来越少,价格也越来越贵,市场上最高卖到了两百多元一斤,便宜时也要八九十,酒楼的价格还要翻倍。过去的“穷佬菜”,现在的老百姓都吃不起啦!

不过,禾虫这种独特的广东美食,绝大多数外地人都觉得很可怕,不但不敢吃,甚至连看都不敢看。特别是有“密集恐惧症”的,可能要吓得腿软。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广东人吃禾虫的习惯,并不是为了猎奇,而是祖先传下来的,已成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后也会代代传承,成为地方美食的一大特色。

网友朋友们,你们那里产禾虫吗?你们吃过禾虫吗?欢迎留言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斗门   虫子   河口   沙虫   霜降   肥美   新语   煎蛋   蜈蚣   渔民   广东   生态环境   海鲜   广东人   做法   地方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