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养鸡有前途吗?为什么养殖者越来越少?4个原因

曾经的包山头养鸡风靡一时,最后销声匿迹,原因多种多样,我们一起来看看未来的深山养鸡有没有前途:

深山养鸡有前途吗?为什么养殖者越来越少?4个原因


1.野生动物的危害是深山养鸡的噩耗。

退耕还林和野生动物保护,导致了大山深处的野生动物越来越多,都曾经发生野猪进入住宅小区楼层的恶性事件,而散养鸡处于肉食性动物的食物链低端,黄鼠狼、老鹰、蛇类垂涎于鸡蛋、鸡血和鸡肉的美味,经常出入大山深处农民的家庭,更别说圈养在大山深处的鸡群了。

虽然人们采取了空中呢绒网和周围钢丝网等多重拦截和防护,蛇类和黄鼠狼等野生动物也可以随意进入养殖场地,如入无人之境,大多数养殖者都没有更好的办法进行预防和控制。毕竟,没有人给予他们诱杀、捕猎的权利,所有的损失也只能自己扛。

面对野生动物,人们只能选择退避三舍,将山头的养殖场迁移到山脚,将深沟里面的散养鸡赶到废旧的房舍,或者已经停止养猪的养猪场里面散养。人们开始使用猎狗巡视,饲养鹅来吓唬野生动物,也会用各种响声周而复始的驱赶或者吓唬野生动物。即便是这样,每年也会有不少的损失,防不胜防。

深山养鸡有前途吗?为什么养殖者越来越少?4个原因


2.疾病的困扰。

在深山,鸡群不可避免地和锦鸡等野生动物接触,野生动物常常携带大量的病原菌,而家鸡属于人工驯养的动物,抵抗疾病的能力远远跟不上野生动物,所以会感染各种圈养鸡所没有的疾病,死亡率极高。

散养鸡逐渐野性化,很难被抓住,除了雏鸡进行必要的传染病预防以外,后续的疫苗接种率一直很难达标,鸡群内部相互感染疾病的几率大大上升。

家鸡处在野外环境下,饱受风、雨、霜、露、雷电、高温、潮湿、低温等干扰,生存环境极其脆弱,生长发育不良和疾病缠绕成为常态。特别是鸡采食雨后、晨露和霜冻的叶片,会对胃部等器官产生极大的影响,常常引起痢疾和呼吸道疾病,死亡率一般达到50%以上,大大的增加了养殖成本,减少了预期收入。

深山养鸡有前途吗?为什么养殖者越来越少?4个原因


3.养殖场地远离村庄,管护不力越来越突出。

易地搬迁成为大山深处的常态,深山的村庄逐年消失,养殖者也被迫迁移到合并村,距离养殖场的路程最少也会延长2倍以上。也只有每天上午去喂一次粮食,检查一下防护设施,管护一下水源,花费一定的时间采集鸡蛋,其余时间就听之任之。

在大山深处,野猪等野生动物很多,常常成群结队,一个男性农民都不敢在夜晚住在哪里,更何况一般的管护者只是妇女或者老农呢?

4.土鸡价格和土鸡蛋价格偏低,经济效益很差。

消费者总认为20元一斤的土鸡蛋太贵,可他们并不知道土鸡一年只能产蛋150个左右,死亡率极高。消费者认为20元一斤的土鸡太贵,却不知道真正的土鸡需要10个月以上才能长到3斤重,一只鸡的利润就究竟有多少?自己去算吧,理论上的数据用在土鸡养殖上根本就没办法作为依据。

当然,土鸡之所以越来越少,也有很多造假者造成的市场混乱有关,但是,对于真正的深山养殖者而言,再高的价格也需要能够成活,也要能养的下去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深山   深沟   老农   蛇类   黄鼠狼   土鸡   死亡率   常态   养殖场   山头   野生动物   野猪   深处   疾病   原因   价格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