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景色不曾秋,四时风光长如春(一)——广东行随笔之广州篇

南国景色不曾秋,四时风光长如春

(一)

——广东行随笔之广州篇

关振多


清风雨凉,别年无恙

一声呼唤,穿过八千里风烟

碰响了,那一根记忆的弦

摇落了万千思念

陌上,谁在等花好,谁在等月圆

——引自"花雨"

10月24日,呼和浩特已经是霜打叶黄的深秋季节了,我和老伴又踏上了候鸟南飞,异地过冬养老的旅程。

晚上19:26,乘坐K598次列车,从呼和浩特东站上车,一觉醒来列车已经行驶在了华北平原之上了,这里的景色也是一片萧煞,许多树木只剩下了光光的枝干,少数没有落叶的树木也失去了夏日的绿色,显得那么无精打采地立在那里。田间地头已经完成了秋收冬藏,裸露着一片片的土壤,尽显了深秋的萧瑟。

然而,眼前又是一亮,一片片嫩绿色的麦田不断的涌现,这就是冬小麦。华北平原是冬小麦的主产区,在10份播种,长出麦苗后要熬过漫长的冬天,来年春季开始快速生长,6月入夏就可以收割了。

列车在京广线上一路南行着,当夜幕再次降临,晚上八点钟左右进入了湖北孝感。26日清晨再次醒来时,列车已经进入到了湖南郴州,下一站就是广东的韶关了。

这时的铁路两旁又是一番新的景象了,虽然进入了山区,山势却低缓,满山青翠,稻田嫩绿,一片又一片的甘蔗地,一丛又一丛的芭蕉树,宽大的绿叶向人们昭示着这里已经是南方了。

经过四十多个小时的行程,在第三天10月26日上午10:56到达了广州站。

我们在呼和浩特上车时穿的是薄羽绒服,一路上不断地往下脱衣裳,到广州身上已经只剩下一件体恤衫了。

广州的温度是29—24℃,一走动就会出一身汗。

广州篇

百度词条:广州,简称穗,别称羊城、花城,广东省省会,是国际大都市、国际商贸中心、国际综合交通枢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也是南部战区司令部驻地,是粤港澳大湾区、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核心城市以及一带一路的枢纽城市。

广州是一座非常美丽的城市,广州一年四季都是鲜花盛开,很阳光温暖的一个地方。

广州的别称很多,花城、羊城、英雄城,每一个别称都有着一个故事。

广州为什么叫做羊城呢?相传在周朝的时候,广州连年灾荒,田野荒芜,农业失收,人民不得温饱。一天,南海的天空忽然传来一阵悠扬的音乐,并出现五朵彩色祥云,上有五位仙人,身穿五色彩衣,分别骑着不同毛色口衔稻穗的仙羊,降临广州。仙人把优良的稻穗赠给了广州人,并祝愿这一地区永无灾荒。

南国景色不曾秋,四时风光长如春(一)——广东行随笔之广州篇

(广州北京路上的清代广州城坊模盘)

广州又被称为花城,因为广州地处亚热带沿海,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利于植物生长。从汉朝就开始种花了,"花城"的美誉有着上千年的历史。现在广州的花卉种植面积和品种居全国之首,年产值多达数十亿元。
木棉花是广州的市花,它的学名叫做攀枝花。广州还被称作"英雄城",木棉树也被称作"英雄树"。三月木棉红,木棉花是在春天开放的,现在已经是深秋季节,无缘相见那木棉花开的景色。
在出行广东之前,就已经与在广州居住的网友陈大姐取得了联系,请她帮助找一个适合我们这样工薪阶层退休人员居住的旅店。陈大姐是长春人,家住在广州北站附近,她与老伴尹大哥费了不少力气,为我们在北站附近找到了一个条件不错,且价格合适的旅店。到达广州站之后,我们便直乘坐地铁奔广州北站而去。

从广州站去广州北站是乘坐地铁2号线倒3号线,再倒9号线的几经换乘,经过一个多小时行程终于到了广州北站A出口,陈大姐他们夫妻俩早已在那里等候着我们呢。他们夫妇年龄都比我们大,但他们却抢着帮我们拿东西、拉行李箱,很是过意不去。

深秋的广州依然是山青水秀,所见之处满眼皆绿,浓密深厚的亚热带植物,还在盛开的鲜花,风光旖旎,与北方相比别是一番天地。

花都区
广州北站位于花都区。花都区之前是花县和广北县,广州融创乐园、花都湖、洪秀全故居、九龙湖度假区都在花都区。
广州的气温很高,刚到那今天气温都是33—19℃,白天中午时分很热,阳光高照,只要行动就会出一身汗,清晨和傍晚温度不凉不热,晚上睡觉搭一条床单正好。
南国景色不曾秋,四时风光长如春(一)——广东行随笔之广州篇

(刚完工尚未启用的广州花都站)

大姐给我们订的旅店在广州北站城郊结合部位,附近有一个很大的批发市场,蔬菜水果、海产禽蛋、各种肉类十分齐全。在此居住期间,差不多每天早上我们都要逛一下市场,这是几年来旅居生活养成的习惯,也是了解民情民风的一个重要内容。这里的蔬菜价格不便宜,一般的叶子菜都要四、五元钱一斤。水果只有香蕉便宜,2元钱一斤。
为了让我们在一周的逗留时间里,尽可能多的游览一些景点,到了广州的第二天陈大姐就带着我们去了花都公园,因为它距离我们居住的旅店最近,都在花都区。

在广州所游玩的景点

广州城区的面积很大,景点也很多,由于居住的旅店比较偏僻一些,去城南方向的景点比较远,一周下来,所游的景点数量不多。

南国景色不曾秋,四时风光长如春(一)——广东行随笔之广州篇

南国景色不曾秋,四时风光长如春(一)——广东行随笔之广州篇

(广州花都湖湿地公园)

花都湖湿地公园

花都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广州市花都区,属珠江流域,是一个围筑的人工湖,湖面宽阔,湖四周有很大的草滩地,湖区外围是环湖游览步道,湖区水域之间有栈道相连。整个湿地公园里花草树木密布,到处都是郁郁葱葱,在这蓝天碧水绿地之中行走,特别的轻松惬意。公园里没有什么特别的景物,多为当地人在晨练和休闲娱乐,外来游人不多见。

公园面积很大,一上午走了许多路也未将其游完,中午两点多钟才回到陈大姐家中,大姐两口子忙着给我们做饭,午餐非常丰盛,让我们很是感动。

陈家祠

10月28日,在陈大姐夫妇的陪同下游览了陈家祠。

陈家祠也叫做陈氏书院,位于广州市中山七路。陈家祠是广东规模最大、装饰华丽、保存完好的传统岭南祠堂式建筑。

南国景色不曾秋,四时风光长如春(一)——广东行随笔之广州篇

(广州陈家祠堂)

它建成于清光绪二十年的1894年,是广东省各地陈氏宗族共同捐资兴建的"合族祠"。

陈家祠是一个很大的院子,有几个门出入。书院的门最大,里面有供孩子们学习的书院和供奉祖先牌位的祠堂。

院子里的房屋众多,成行成列的布局,行与行之间距离较宽阔,房屋前面都有雕栏石砌、景物摆放。房屋的山墙和脊顶上都是飞禽走兽、人神塑像。列与列之间距离窄一些,有走廊相连。

陈家祠的建筑装修特别讲究,各种砖雕、石雕、木雕,灰塑、陶塑,铜铁铸和彩绘等艺术装饰随处可见。插沿飞斗、雕梁画栋、造型生动、题材广泛、色彩丰富、技艺精湛,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陈家祠被誉为"广州文化名片",是广州著名的旅游景点,成为来广州游玩者的必到之处。

洪秀全故居和纪念馆

广州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在中国近代和现代史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生过重大的变革。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对推翻清朝的统治有着重大的意义。洪秀全纪念馆和故居距离我们居住地比较近,用了半天时间参观了这里。

洪秀全故居是在花都区,以前叫做花县的官禄村。洪秀全家庭出身是农民,仿造的故居房屋是土坯墙,建筑很简陋,是属于社会底层人民的那种生活状况。故居里有洪氏祠堂,还有一个当地民俗展览馆,观赏性不大。

洪秀全纪念馆就在洪秀全故居的旁边,是一座现代建筑,展览馆面积挺大,史料也非常丰富,游客却是寥寥无几。

南国景色不曾秋,四时风光长如春(一)——广东行随笔之广州篇

南国景色不曾秋,四时风光长如春(一)——广东行随笔之广州篇

(洪秀全纪念馆) (洪秀全故居)

这一天整天都都在下着牛毛细雨,是可打可不打伞的那种雨,我们没有带雨伞,亲身感受了广州细雨绵绵的天气候氛围。

广州塔(小蛮腰)

广州塔是广州人引以为自豪的建筑。

10月30日下午三点钟,乘地铁前来观看誉满全国的广州塔,一睹小蛮腰的风采。

广州塔的外身是银灰色的钢柱,呈圆形逐步扭曲成网络结构,中间收窄,形成纤纤细腰,被称之为"小蛮腰"。广州塔位于珠江的南岸,犹如一个婀娜多姿的美丽少女站立在珠江岸边。

广州塔和珠江两岸的景色要夜看才美,还有两个多小时才天黑,于是沿着艺苑路往南走,对周边景色进行了一番浏览。路对面的赤岗塔首先进入视线,拍了几张照片又沿着艺苑路向北返回到珠江岸边。

珠江边建有一条沿江观景带,可以观看宽阔的珠江水面和对岸高大漂亮的楼房建筑物,岸边观景带上站满了人,他们也是来这里等着看小蛮腰夜景的游客,都在观赏和拍照着珠江岸边的风光。

南国景色不曾秋,四时风光长如春(一)——广东行随笔之广州篇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广州塔在夜幕里亮了起来。渔网状旋转钢柱上放出了迷幻般的彩色灯光,赤橙黄绿青蓝紫相互搭配变换着,光彩艳丽,就像一位刚出浴的美人,妖艳、妩媚、纤细、婀娜,让人惊叹不已。

回首相看珠江两岸,建筑物上也是也是灯光闪烁,光彩靓丽,映在江面的倒影流光溢彩。江面上不时有船只驶过,其中不乏漂亮的游船,船上的游客欢呼雀跃着……。广州塔和珠江构成了一幅靓丽的画卷,此时的广州就是一个欢腾的不夜城。

我们住的旅店距离广州塔远了点,看完小蛮腰回到旅店已经是晚上八点多钟了。

上下九步行街

上下九步行街已经有百年的发展历史了,是广州的著名的商业街。

我们这样的旅居族,每到一处都要逛一逛商业街和菜市场。广州更是购物天堂,即使无意购物,也要去商业街逛一逛,去领略一下广州的繁华。

我们去上下九商业街时天又在下着小雨,还是没带雨伞。地铁出口距离上下九街还有一段路,细雨中行人匆匆,我们不识路,向行人询问又听不懂他们说的是什么,只好摸索着前行,找到上九街的路标指示牌时已经是下午五点钟了。

蒙蒙细雨中我们沿着湿滑的街道毫无目标地向前行走着,在第十甫路上有一家叫做"驰名南信双皮奶"的饭店,门面很气派,里面吃饭的人很多,我们也进去要了一份红豆双皮奶和一份招牌煲仔粥,品尝了一下广州的特色食物。

继续前行走到了一个由几条街道汇合到一起的广场,看商店招牌得知这是荔湾广场,是上下九步行街最繁华的地方了。街道两旁出现了许多竖立着的过去时代人物的塑像,昭示着这里历史的久远。

南国景色不曾秋,四时风光长如春(一)——广东行随笔之广州篇

(广州上下九步行街)

天色已经很晚了,还要乘坐很长时间的地铁才能回到旅店,于是便打道回府。

广州的北京路

广州的北京路有着悠久的历史,其繁华程度和游人数量不亚于北京的王府井大街。

在北京路的街中心有一个标志景物,它是由两个高低错落的门垛子组成,两个门垛子上面分别镶嵌着"北京路"和"始于公元前214年"两行文字,两个门垛子之间还有几个黑色的漏桶,水流由高向低传递着落下,寓意着时光岁月连绵不断地流淌着,也昭示着北京路(广州城)历史的久远。

南国景色不曾秋,四时风光长如春(一)——广东行随笔之广州篇

(广州北京路)

在这个标志景物的后面是一个保护罩子,里面是被发掘出的秦代广州城遗址,还有一个"清代广州城坊示意图"的模盘。我们游到此处便往回折返了,去找吃饭的地方。

在广州的几天里,我们还逛了花都区广场和太子步行街,秀全公园等处,意在尽可能多的接触和了解一下广州。

广州的交通

在广州居住的几天时间里,地铁是我们出行的主要工具,它快速便捷,更重要的是它没有地面公交车的等候之苦。

广州的地铁很发达,纵横交错有许多线路,地铁覆盖的范围大,乘客流量大,发车数量也特别多。不管在什么时间段乘车,地铁站里的乘客都是熙熙攘攘川流不息。

可能是建造和使用的时代比较长,感觉在市中心地段的地铁站台空间比较狭窄,还没有卫生间。靠近城市边缘的新线路上,地铁站台的设备比较新,空间也大了许多,乘客也少了许多,还有卫生间。

广州的公交车票价最低为2元钱。外地年满60岁以上的老年人凭有效的居住证可办理优待卡,60至65岁享受半价优惠,65岁以上享受免费。关键是这个有效居住证,如果是住几天怎么去办呀?全国有许多城市只要拿出身份证,够60周岁就是免票的。

在广州也有列外的地方,花都区的公交车对60岁以上持证的老年人就优待,不管哪个省发的老年证、退休证或优待证就可以,也不要什么居住证和办什么手续。花都区在异地老年人乘坐公交车方面能与全国接轨,值得称赞。

食在广州

到了广州一定要尝一尝广州的特色美食。为什么"食在广州"呢?因为广州有无数的好食材和好食之人,才支撑起了广州的美食。

从网上看,广州的美食太多了,到了广州以后也不知道去哪里吃,吃些什么。无奈之下也只能逮到什么就胡乱地吃点什么吧。

在北京路的骑楼手信街上遇到了一家老字号的粤菜馆——点都德。这是一家1933年创办的菜馆,这里的美食琳琅满目,都是没有吃过的。门前有很多人在排队,等候着叫号就餐,情景有如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在北京烤鸭店候餐时一样,我们在门厅里等了一个多小时才进去。

南国景色不曾秋,四时风光长如春(一)——广东行随笔之广州篇

南国景色不曾秋,四时风光长如春(一)——广东行随笔之广州篇

(在广州北京路点金都饭店就餐)

点了几样粤菜,都是这个"点都德"饭店的招牌菜,什么虾饺,灌汤包子,凤爪,还有安格斯黑椒牛仔骨。感觉都是小菜,不是大餐,但是这些食物的味道好极了!

在点金都就餐,还要收茶座费的,一个人25元,广州的饭店一般都要茶座费的,档次高的饭店茶位费就高。

在广州随处可见瘦肉皮蛋粥,仔细观察了一下,这种粥是熬炖的看不见米粒,一个瓢里熬着白糊糊,然后什么都可以往里面添加。于是就有了猪肉皮蛋瘦肉粥、牛腩粥、猪肝粥等等。

在广州期间,喝过几次粥,感觉还可以,特别是在上下九街的"南信双皮奶"饭店里所吃的"招牌煲仔粥",里面有嫩嫩的肉片,猪肝、猪肚滑滑的很烂乎,粥的味道很鲜美。老伴要的那碗南信红豆双皮奶,就是这个饭店的招牌菜,味道也不错。

网友老遇是一个老广州,听他讲,广州人最讲究吃新鲜的食物,就粥而言,要在屠宰场附近开粥棚,深夜凌晨时分,把刚宰杀出来的猪内脏拿来煮粥,能吃上这样粥的人是莫大的享受,他们得意的就是这一口。

真的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

结束语

"北上广深"是一线城市,广州位列其中,其繁华程度不言而喻。对广州了解不多,所知道的一知半解也是得益于读小说。在上中学时,曾经读过欧阳山的长篇小说《三家巷》和《苦斗》,从中知道了北伐战争、黄埔军校等名词。改革开放后广州的发展在全国名列前茅,整个广东省首先富裕起来了,一个面积不大的小省却富可敌国,经济总量超过了俄罗斯。

以前来过广州两次,去过的景点不多。退休后去海南,路过广州住过两天,景点只去过越秀公园,在五羊雕塑处打卡留影,把在广州停留的注意力放在了香港和澳门。

此次也是去海南,特意在广州停留一周时间,本想弥补一下游览广州不足的缺憾。然而,由于居住在城北,出行的路途比较远,居住的时间也比较短,所游的景点依然没有几个,像黄埔军校这样著名的景点都没有去,又留下了遗憾,这个遗憾恐怕是很难弥补的了。中国疆域之大,美景太多了,有生之年紧着走都看不完的,没有时间对一个地方进行多次的光顾了。

南国景色不曾秋,四时风光长如春(一)——广东行随笔之广州篇

(历史久远,文化厚重的广州城)

摘抄几位古代诗人的诗句以表示对广州的爱慕之心吧。

少别华阳万里游,近南风景不曾秋。

红芳绿笋是行路,纵有啼猿听却幽。

——唐·戴叔伦

诸人政坐爱闲游,天遣南游天尽头。

到得广州天尽处,方教回首向韶州。

——宋·杨万里

广南富庶天下闻,四时风光长如春。

——明·孙蕡

南国景色不曾秋,四时风光长如春(一)——广东行随笔之广州篇

再见!广州。

下一站:珠海

出行功课:

广州至珠海在广州南站乘动车约一小时到达,票价70元。


二0二0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于海南陵水


1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广州   垛子   花城   呼和浩特   珠江   祠堂   北站   景点   广东   故居   旅店   南国   步行街   大姐   景色   地铁   随笔   饭店   风光   公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