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糖、添加剂、香精,误区和迷思不少,千万别再交这些吃喝智商税

之前我们写过一期食品配料表科普,但不得不说,现在的营销花样越来越多,以前的基础知识点已经不够用了!

代糖、添加剂、香精,误区和迷思不少,千万别再交这些吃喝智商税


我们问了不少营养师和产品经理,总结出几十个食品圈常见大坑,有些藏得很深,就连平时习惯看配料表的老司机都容易翻车……但只要留心看看细节,就能省下一大笔学费!


还有些你们可能会关心的问题,比如代糖添加剂香精,其实误区和迷思不少,我们也会简单讲讲。


真心希望这些别人交过的智商税,你们都不要再交了。看完建议顺手转发给爸妈,一起省钱避雷。


别迷信产品名和宣传语,配料表就现形了!


1、牛奶的香浓度,可以靠奶油作弊


有些牛奶喝起来香浓丝滑,但看一眼配料表,原来是因为额外加了无水奶油,本质上是调制乳,不知不觉喝下了不少脂肪……

代糖、添加剂、香精,误区和迷思不少,千万别再交这些吃喝智商税

代糖、添加剂、香精,误区和迷思不少,千万别再交这些吃喝智商税


其实只要奶源够好,不加奶油也能做到如此香浓!

代糖、添加剂、香精,误区和迷思不少,千万别再交这些吃喝智商税

比如我们超爱的欧亚纯牛奶,来自云南高原,奶香简直像抿了一口奶油,而且只要2.8元一盒,性价比战斗机!


2、也别迷信高钙牛奶


很多“高钙奶”,都是通过添加碳酸钙来“提升”钙含量的(大部分植物奶同理),吸收率比牛奶自带的钙低很多。像这种添加乳矿物盐的,吸收率会好一些。

代糖、添加剂、香精,误区和迷思不少,千万别再交这些吃喝智商税


如果对高钙有执念,其实也有完全不添加的原生高钙奶!

代糖、添加剂、香精,误区和迷思不少,千万别再交这些吃喝智商税

配料表只有生牛乳、每100ml钙含量高达130mg的新疆新农纯牛奶,就是性价比不错的选手。


3、拿贵水果当噱头,却用便宜混合果汁充数


有些果汁的确是100%果汁,但没说到底是什么果汁啊!多数情况下,会添加便宜的脱色苹果汁作弊。


比如某饮品大厂新出的果汁系列:


王林苹果当卖点,但王林果汁排在第三位,大部分还是普通浓缩苹果汁。一瓶380mL的浓缩还原果汁买到10元朝上,只能说……挺自信的。

代糖、添加剂、香精,误区和迷思不少,千万别再交这些吃喝智商税


还有主打果汁含量大于50%的某茶果汁,不仅用了苹果汁充西柚汁的老花招,本身也是浓缩还原果汁。也就是说,这50%的果汁,也就是水还原出来的而已。

代糖、添加剂、香精,误区和迷思不少,千万别再交这些吃喝智商税

老实一些的复合果汁,会写明各种果汁的占比,比如这瓶,可以想象还是菠萝味占上风。

代糖、添加剂、香精,误区和迷思不少,千万别再交这些吃喝智商税


4、0淀粉的午餐肉,未必是纯肉的,可能掺了植物蛋白


很多午餐肉、火腿肠都会强调自己淀粉含量低,并且涨价——也就是让消费者为更高的蛋白质含量买单。


但仔细一看:蛋白质并不完全来自肉,还有额外添加的植物蛋白,比如这份午餐肉配料表里的大豆蛋白粉。

代糖、添加剂、香精,误区和迷思不少,千万别再交这些吃喝智商税

常见的还有花生蛋白粉等。


5、买冷冻食品,记得看配料表有没有保水剂


很多虾仁、鸡翅等冷冻食材,为了改善口感、增重等目的,会添加保水剂,常见的有:褐藻提取物/酸度调节剂/变性淀粉等等。


像这种加了保水剂的虾仁,炒的时候容易出水,口感也过于Q弹(假)了。

代糖、添加剂、香精,误区和迷思不少,千万别再交这些吃喝智商税


好的冷冻水产,能做到0保水剂(比如自家的盐田虾

代糖、添加剂、香精,误区和迷思不少,千万别再交这些吃喝智商税

),口感几乎不输新鲜虾仁。


6、你买的三文鱼,是真·三文鱼吗?


有些包装上写着三文鱼的产品,一看配料表,其实是虹鳟鱼。

代糖、添加剂、香精,误区和迷思不少,千万别再交这些吃喝智商税

代糖、添加剂、香精,误区和迷思不少,千万别再交这些吃喝智商税

英文Trout Salmon确实是虹鳟鱼,但中文就翻译成了三文鱼;)


当然,能在市面上出售的虹鳟鱼,都是通过寄生虫检测,可以放心食用的。但如果想买传统认证上的“真·三文鱼”,也就是大西洋鲑,购买时要多留个心眼,看种类和产地(通常是挪威、智利、加拿大)。


7、薄盐酱油,可能只是兑水稀释的二级酱油。


很多薄盐酱油,都会通过兑水稀释来实现“减盐”——钠含量确实减少了,氨基酸含量也减少了,其实只能算是二级酱油,且卖着跟特级酱油一样的价格。

代糖、添加剂、香精,误区和迷思不少,千万别再交这些吃喝智商税


而且,因为鲜味不够,普遍会比一般酱油加更多的糖,吃口偏甜。

那有没有值得买的薄盐酱油?必须第101次安利六月鲜的轻盐酱油了——用电渗析脱盐专利工艺脱盐,钠含量低至306mg/10mL,0添加,没有味精都能做到自然鲜美!

代糖、添加剂、香精,误区和迷思不少,千万别再交这些吃喝智商税


8. 买醋,还是得看执行标准


很多醋企旗下产品线过于丰富,别被产品名绕晕了。看执行标准最可靠:


比如,都是恒顺出品:“镇江香醋”是GB 18623(镇江香醋标准),“恒顺香醋”是GB 18187(普通酿造食醋标准)。

镇江香醋在发酵工艺上规定更严格,出品也确实更好

代糖、添加剂、香精,误区和迷思不少,千万别再交这些吃喝智商税


同理,很多山西陈醋,仔细看下背标,其实执行的是GB 18187普通标准,往往很水还有焦苦味。只有标准为GB 19777年,才是最正的山西老陈醋。

代糖、添加剂、香精,误区和迷思不少,千万别再交这些吃喝智商税

比如山西产量最大的醋企水塔,最便宜的产品都是GB18187普通食醋标准,而20元左右的高端线才是正统山西老陈醋,喝起来明显不一样!


9. 你以为你吃的是冰淇淋,其实你舔的是雪糕


不得不提最近很热的讨论:冰淇淋和雪糕,到底有什么区别?


嗐,本质还是执行标准不同

代糖、添加剂、香精,误区和迷思不少,千万别再交这些吃喝智商税


“含乳脂的才叫冰淇淋”、“雪糕不含乳制品”,都是常见的误区。真正的分水岭,在于理化指标

代糖、添加剂、香精,误区和迷思不少,千万别再交这些吃喝智商税

冰淇淋理化指标(GB/T 31114-2014)


但雪糕也不代表品质差啊,童年的美好回忆巧乐兹、随变、雪橙,不都是雪糕吗!

代糖、添加剂、香精,误区和迷思不少,千万别再交这些吃喝智商税


代糖、添加剂、香精,误区和迷思不少,千万别再交这些吃喝智商税

想减肥请学会看配料表,能少吃很多热量!


1、伪全麦面包,真的减不了肥


买全麦面包,一定要认准全麦粉排第一位的,没有其他乱七八糟的面粉,也没有焦糖色等伪装全麦色泽的添加剂:

代糖、添加剂、香精,误区和迷思不少,千万别再交这些吃喝智商税

小麦面筋蛋白、谷朊粉等用于增加蛋白质含量,可以放心吃。


“伪全麦面包”常见的配料有:小麦粉+食用麸皮、全麦预拌粉、面包用小麦粉……它们去除了麸皮和胚芽,营养价值低,而且升糖快,指望用它当减脂主食,可能要失望了。

代糖、添加剂、香精,误区和迷思不少,千万别再交这些吃喝智商税


2、很多强调自己低脂的产品,其实一点也不低卡!


甚至,很多是隐藏的高碳选手。


拿沙拉酱来说,同一品牌,低脂版确实比普通版减了不少脂肪,总热量也低了不少,但糖分却是普通款的整整两倍,要说它不胖,还真得打个大问号。:)

代糖、添加剂、香精,误区和迷思不少,千万别再交这些吃喝智商税



3、蛋白质含量“更高”,也要看跟啥比啊!

代糖、添加剂、香精,误区和迷思不少,千万别再交这些吃喝智商税


比如这款加了浓缩牛奶蛋白的酸奶,特地强调自己蛋白质有3.3g/100g,但也就比普通(2.9-3.1%)高了那么一丢丢。


同样是加浓缩牛奶蛋白,至少北海牧场这款特浓原味还加到了5.5%吧。

代糖、添加剂、香精,误区和迷思不少,千万别再交这些吃喝智商税


4、有些高蛋白食物,其实碳水更高。


比如,肉松。曾以为它就是好吃的高蛋白肉肉。直到有一天,看到了配料表和热量表......


吃进去的每一口,近一半都是碳水。

代糖、添加剂、香精,误区和迷思不少,千万别再交这些吃喝智商税

算了,肉松那么好吃,原谅它了。


有没有真正高蛋白低碳水的肉松呢?tb上搜【无糖肉松】,还是有不少优秀选手的。

代糖、添加剂、香精,误区和迷思不少,千万别再交这些吃喝智商税

当然,可能会损失部分口感和幸福感



5、一个冷知识:酱料其实很长胖的……


吃白水煮菜也胖的朋友,估计是蘸了不少酱吧?其实很多辣椒酱,比如韩国辣酱、泰国甜辣酱,碳水能到30-50g/100g——其中大部分是糖,小部分是辣椒本身的膳食纤维。


介意卡路里的同学,买之前建议多扫两眼热量表。可能吃进去一半都是糖和淀粉,拌饭的话,就真的是碳水拌碳水了。虽然但是好吃上头鸭

代糖、添加剂、香精,误区和迷思不少,千万别再交这些吃喝智商税


当然,也有极其低碳还好吃的选手,比如我们安利过无数次的nando’s系列(企鹅市集也有售)。

代糖、添加剂、香精,误区和迷思不少,千万别再交这些吃喝智商税


很清新的东南亚酸辣,而且用的都是天然食材(洋葱泥、柠檬泥......),碳水含量很低(1.1g-2.4g/100g),大概是同类产品的1/20吧。蘸食、腌肉,非常百搭,而且无负担!!

代糖、添加剂、香精,误区和迷思不少,千万别再交这些吃喝智商税


还有很多番茄酱品牌,喜欢宣称自己0脂肪,其实热量不低。

代糖、添加剂、香精,误区和迷思不少,千万别再交这些吃喝智商税

重点是:番茄酱不是理所应当0脂肪吗?!


扫一眼配料表:除了番茄本身的糖分,额外添加的糖真心不少。

代糖、添加剂、香精,误区和迷思不少,千万别再交这些吃喝智商税


但也确实好吃,像我最爱的一碗番茄拌川,只用番茄是不够的,必须放番茄酱才有酸酸甜甜的灵魂~

代糖、添加剂、香精,误区和迷思不少,千万别再交这些吃喝智商税


如果介意这个糖分,其实也有更低卡的选择:新疆的番茄酱。因为当地番茄好,不需要额外添加糖,配料表只有番茄,碳水含量是同类产品的1/4(5g VS 20g)。

代糖、添加剂、香精,误区和迷思不少,千万别再交这些吃喝智商税

推荐品牌:黎城、小厨


6、很多看似健康的脱水蔬果干,每口都是高脂肪:)


这种脱水蔬果干,看着像无糖无油健康小零食吧?

代糖、添加剂、香精,误区和迷思不少,千万别再交这些吃喝智商税


扫一眼热量表:大部分产品的脂肪含量大概在22%左右。


再扫一眼配料表:果然没少放油,还是裹了麦芽糖的油炸食品......如果是为了好吃,可以自动忽略这些细节。

代糖、添加剂、香精,误区和迷思不少,千万别再交这些吃喝智商税


7、巧克力:光看代可可脂还不够,留心白砂糖含量


代可可脂是“假巧克力”已经不算冷知识了,但你知道不含代可可脂的巧克力也可能踩雷吗?


比如,黑巧克力听起来很健康,但很多黑巧的配料第一位并不是可可脂、可可液块,而是白砂糖

可可脂含量也就30%,相当于可可脂风味白砂糖吧……

代糖、添加剂、香精,误区和迷思不少,千万别再交这些吃喝智商税


如果追求健康低糖的巧克力,还是要认准可可脂含量,多花一秒看看配料表


代糖、添加剂、香精,误区和迷思不少,千万别再交这些吃喝智商税

一些常见的迷思和误区


1、鸡精并不比味精好!


味精其实很简单,只有谷氨酸钠,提鲜、也没有热量。

代糖、添加剂、香精,误区和迷思不少,千万别再交这些吃喝智商税

而鸡精的本质,就是【味精+盐+糖+淀粉】!比味精贵,钠含量和热量还都更高!

代糖、添加剂、香精,误区和迷思不少,千万别再交这些吃喝智商税


2、NFC果汁 ≠ 新鲜现榨


NFC缩写的意思是“非浓缩还原”,并不意味着“鲜榨”。经过杀菌和冷冻储存,一些NFC果汁的保质期可以长达一年,比如奶茶店常用的冷冻NFC原浆

代糖、添加剂、香精,误区和迷思不少,千万别再交这些吃喝智商税

不仅保质期超长,1公斤只要40元,价格也不是曾经的“高端果汁”了。


还有比NFC更好的果汁吗?有的。


NFC往往会经过巴氏杀菌的步骤,难免会损失一些风味和营养物质。还有一种更高级(也更贵)的工艺:HPP灭菌,即通过高压,而非加热来灭菌,风味保留更好,但是保质期也更短,一般只有一个月左右。

代糖、添加剂、香精,误区和迷思不少,千万别再交这些吃喝智商税


目前国内超市里的HPP果汁还很少,大多只在电商平台售卖。就日常饮用而言,看清NFC果汁的配料表,尽量选单一果汁,其实也够好喝实惠啦!


3、代糖 ≠ 0热量


说到代糖,必须再重申一遍:代糖分为糖醇和真·代糖,后者才是0热量。(戳代糖科普)


像是常见的木糖醇就属于糖醇——在糖的基础上,做了一定的结构改变。本质还是糖,吃多了也会胖。

代糖、添加剂、香精,误区和迷思不少,千万别再交这些吃喝智商税


真正的零卡代糖,看这张表!由于它们甜度太高了,只需要投入微量,就能达到理想的甜度,所以换算下来,热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说它零卡,没什么毛病。

代糖、添加剂、香精,误区和迷思不少,千万别再交这些吃喝智商税


4、香精 ≠ 有害和廉价


食用香精,全世界人民的老朋友了。首先,无论是人工合成,还是天然提取的,按我国法规,都只能标注为食用香精。


其次,香精也有贵和便宜之分。比如从天然香草荚里提取的香草精,比人工合成的贵几百倍!一些高端进口食品其实挺冤的,即使用了天然提取物,背标上依然只能写“香精”。

代糖、添加剂、香精,误区和迷思不少,千万别再交这些吃喝智商税


而且,香精在食品中的含量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实际吃进肚子里的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因为香精有“自域性”,一旦加得过多,就会从香味转为令人不适的味道,所以一般食品中香精的含量不超过0.6%。

代糖、添加剂、香精,误区和迷思不少,千万别再交这些吃喝智商税


5、多吃猪蹄不能美容


谢邀。


猪皮、猪蹄、银耳、桃胶等食物中的胶原蛋白,会在肠道中被分解成氨基酸和多肽,你只补充了蛋白,没有胶原。

代糖、添加剂、香精,误区和迷思不少,千万别再交这些吃喝智商税


6、有添加剂≠有害


首先要声明:购买正规厂家的产品,添加剂都是合法使用的,正常食用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


配料表越长,也不等于产品越差。因为大部分添加剂有协同作用,能达到1+1>2的效果。比如冰淇淋、软糖中常见的各种胶,配合使用不仅效果更好,总用量也更少。

代糖、添加剂、香精,误区和迷思不少,千万别再交这些吃喝智商税


而且……有些工业食品,根本绕不开添加剂呀TUT


拿冰淇淋来说,如果没有添加剂,这种油糖水混合物根本禁不起运输,会变成一坨分层的冰碴子。


其实,添加剂也没有那么可怕。很多常见的添加剂,都是自然形成的,且已经被人类利用了几千年。比如白切鸡的啫喱状皮冻(主要成分为明胶),勾芡时加入的淀粉等,都是常见的增稠剂。

代糖、添加剂、香精,误区和迷思不少,千万别再交这些吃喝智商税


但,那些添加剂用得更少的产品,说明是更有追求的。


很多基础调味品,比如料酒和老抽,都会加焦糖色和味精来提色增鲜。从我们的购买经验来看,添加越少的,往往品质也更高。

代糖、添加剂、香精,误区和迷思不少,千万别再交这些吃喝智商税

比如我常年回购的老恒和五年陈酿料酒(7.5元/500ml),没添加焦糖色,炒菜很香;)


再进阶一点:有时从添加剂的选择,还能判断一个产品的性价比。


例子1:膳食纤维,用低聚木糖更好


很多食品会额外添加膳食纤维,常见的有:抗性糊精、菊粉、聚葡萄糖、低聚果糖、低聚木糖......

代糖、添加剂、香精,误区和迷思不少,千万别再交这些吃喝智商税

这些可溶性膳食纤维,无法被胃肠道消化吸收,也不会产生热量,却是肠道里有益菌最喜欢的食物,所以也叫益生元。


如果用到低聚木糖,那就是相当有追求的了(比如盒马日日鲜BL-99优酪乳)。不少研究表明,它对双歧杆菌的增进作用是其他膳食纤维的十几倍。缺点就是贵,比市场主流的抗性糊精or聚葡萄糖贵了5倍......所以你懂的。

代糖、添加剂、香精,误区和迷思不少,千万别再交这些吃喝智商税


例子2:代糖,看【赤藓糖醇+甜菊糖苷】组合拳


安赛蜜阿斯巴甜这种人工代糖,很容易出现假甜——比如零度可乐,和原版对比,喝起来余味更短、口感更薄。咽下去后,舌头上还会留一点粘稠的质感。

代糖、添加剂、香精,误区和迷思不少,千万别再交这些吃喝智商税


如果是甜菊糖苷、罗汉果苷这类天然代糖,单独尝,会有非常明显的青草味。


相对来说的最优解,我们之前在代糖科普里也写到了:就是赤藓糖醇+甜菊糖苷。选代糖酸奶时,用这个公式的,基本喝起来都不会错:

代糖、添加剂、香精,误区和迷思不少,千万别再交这些吃喝智商税



最后,以下观点,都是错的

代糖、添加剂、香精,误区和迷思不少,千万别再交这些吃喝智商税


代糖、添加剂、香精,误区和迷思不少,千万别再交这些吃喝智商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香精   迷思   添加剂   雪糕   味精   酱油   口感   淀粉   热量   蛋白质   可可   果汁   智商   冰淇淋   误区   含量   常见   标准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