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师记忆:那是我生命深处的永恒

【按:《中师生》公众号得天下中师生的关注和支持,致力创建一代中师生的精神家园。今天,我们分享许昌师范学校毕业生侯巧仙老师的文章《跨越二三十年的拾忆》。《中师生》公众号正在进行《中师千校文集:我和中师学校》系列图书征稿工作,欢迎中师生提供有关中师学校生活、学习文章。并诚邀加入编委会。】

中师记忆:那是我生命深处的永恒

原题:跨越二三十年的拾忆

作者:禹州市磨街乡中心学校 侯巧仙

1992年距今已经二三十年了,跨越如此长度,师范生活已经沉淀在了时间的长流里。但一旦开启记忆的闸门,它们就会汹涌而出,只因它们改变了我的人生;只因遇见了恩师,遇见了925;只因总有一些瞬间,能温暖整个曾经;只因它们如一本好书,值得细细品读,慢慢回味……

开学前筹备

当年我考上许昌师范,不仅光宗耀祖,跳出农门,吃上了令人羡慕的商品粮,还因此给我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负担。我家在县城最西边的深山区,家里只靠父亲赶着两头大牲口去神后瓷场送碱土养家糊口。当年姐姐高考,哥哥上着高中,妹妹要上初中,我考上了师范。因为筹措学费,家里省吃俭用,东拼西凑还是不够,逼不得已,父母卖掉了家里存储已久的余粮。我们姊妹几个还利用假期给牲口割草,上山杀梢、掀蝎子卖钱贴补家用。总之,能挣钱绝不放弃,能省钱绝不浪费,分毛必争!

即使家中经济拮据,可母亲还是张罗着给我缝制了一套新的被褥,幸亏床单被罩等学校统一发放,不用再浪费钱购置。但母亲却说必须给我买身新衣服,这是去外地上学,不比在家里,凑乎能穿就行。即使家中再艰难,也必须给我买身新的。

就这样,经过一假期的筹备,我的师范生活就在家人的齐心努力和殷切期盼中开始了。

上学路上的恐慌

处在大山深处,走出去的机会少之又少。除了因参加竞赛跟着老师去过城里学校考试外,就是跟着父亲赶牲口去神后送碱土时赶过会而已。况且我的地理学得也不好,东南西北都难以辨清。现在要一个人出远门,心里恐慌是在所难免的。

为此,第一次家人送我去学校时,我特意留心在大脑里做了记忆:牢记从磨街坐票车到城里西站后,怎样走到一站,再坐车从禹州到许昌车站,然后坐几路车到枪杆刘下车,最后再步行数里地到学校。这样从家到学校没有多半天是不可能到达的。况且家离学校这么远,为了省钱,一般情况下是很少回家的。

就在我感觉不会迷路的时候,却出现了意外。原因是在许昌车站坐车时,由于匆忙,坐上了到禹县二站的车,但我却以为还和以前一样是到一站的。结果一到站,就慌里慌张地按以前的方向往三站赶,结果走了半天,才发现不对劲,一下子就出了一身冷汗,站在那里左右观望了半天,又顺着原路返回。这时才发觉是二站,不是一站,不由得拍着胸口长呼了一口气,加速的心跳也慢慢恢复了正常。真无法想象因迷路赶不上回家的票车而流浪街头无助的惨样!

开学后的糗事

上师范的第一要事就是学好普通话,推普活动是每天晚自习上课前必备的。为了锻炼每个同学的能力,推普委员轮流让大家上去。轮到我时,我信心满满地站在讲台上,谁知刚读了两句,推普委员就一个箭步飞奔过来把我拉了下去,她自己则替代我继续进行。当时我还甚是不解,回想自己读那两句也没读错呀!怎么就稀里糊涂下来了?事后,推普委员才对我说:你怎么不用普通话呀!要是学生会检查的遇到会扣分的。我听后,一脸懵逼,我的天,竟然没用普通话?竟然不会普通话?不会吧!当年我上小学时,可是受了语文老师的真传呀!语文领读能力可是一流的呀!虽说有些字的声调不准确,但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还是很真呀!难道那不是普通话?这次推普让我颇受打击,不知该如何进行接下来的生活。因为我们走在校园里也要说普通话,不说的话被学生会发现会被扣分记名,总不能因为害怕被逮着让自己变成个哑巴吧!

在我不知所措之际,推普委员告诉我,可能是由于我初次推普,紧张导致变成纯正的磨街普通话了,只要注意点就行了,没有那么严重,况且,刚开始讲普通话,好多同学都有这方面的问题!不要过于压力大。但是,我却暗下决心,一定要认真学好普通话,将来回到我们那里,改变那里磨街普通话的现状!

自身的改变

刚走进师范,我是一个略显胆怯、羞涩、稚嫩的农村学生。只会埋头学习文化课知识,没有任何特长爱好可言,可以说是个十足的书呆子。但到了师范后,不但有体美音,还有书法等,对我来说不但新奇,而且是陌生的、困难的。

毛笔字是我们每天中午必须练的,还有专门的课程,足见字体对将来要做教师的我们多么重要!我的钢笔字在女生中算好的,但没有写过毛笔字,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能看入眼了。学校还有书法兴趣小组,参加的女生不多,因为这个原因,我也错失了练习书法的良机,到现在为止,我的书法也还是处在能看的地步,真后悔当初自己的意志不坚定,白白可惜了那么好的练书法的时间段!

音乐当然属于必学的,不但学唱歌,学乐理,还要弹琴,当年就有专门的琴房供大家练习。可对于一个五音不全,还羞于大声唱歌的我来说,就是一门比文化课难太多的学科了。虽然后来为了考试过关,也曾下过功夫,由不敢张嘴,到能哼唱几首不太跑调的歌曲;乐理知识也由一窍不通到了略知一的地步;弹琴也终于由一指弹或者胡乱弹到了能简单弹首小曲子的水平了!不过到现在还在遗憾自己当年没有音乐基础,更没有勤奋好学的劲头,只能羡慕那些一边弹琴,一边唱歌的成功者的潇洒了!

美术对我来说,比音乐简单多了,工笔画,国画,图案,剪纸,刻纸等,只要认真用心,还是能圆满完成任务的!不过,在美术方面,也只能是懂些皮毛,能简单作画而已!

总之,经过三年的学习,我差不多能算得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了。按老师的说法,我们将来都是农村的一线教师,必须要多才多艺,才能改变农村教育的现状。虽然离多才多艺还有差距,但只要愿意尽力拉近就有希望!

师恩似海

师范三年的班主任徐长河老师是个五十多岁的老教师,他兼任我们的文选老师,身材魁梧高大,慈祥和蔼,让人感觉威严之中的亲切,粗犷之中的潇洒,我自认为徐老师是教过我的最有领导风范的老师。徐老师当年就素爱书法文学,担任我们学校文学社的编辑。我只是众多文学爱好者的普通一员,但却因为我是徐老师的学生,自我感觉颇受老师器重。可能就是这种优越的自我感觉,让我爱上了读书和写作,还有幸在校文学社刊物上发表过巴掌大的文章。虽然内容很稚嫩,但兴趣的来源大概就植根于此。

现在的徐老师已是八十五岁高龄的老人了,没想到他却老当益壮,退休后仍执著专注书法,大胆创新,师古不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师。在书法创作中,曾荣获三十多种奖项,书法作品入编三十余部典籍,徐老师也荣获"中国杰出文化名人"、"中国当代杰出书画家"、"中国当代杰出功勋艺术家"等十多种荣誉称号。看着网上搜出的徐老师的照片和书法,我内心充满了骄傲和膜拜的情绪。同时却为自己汗颜,人到中年,扎根农村教育,虽整日忙忙碌碌,却碌碌无为。看来,我也应该向徐老师学习,要有所追求,才能把生活活成一道光!

师范三年的生活已经成为了我生命深处的永恒记忆,即使跨越了近三十年的漫长时光,也依然清晰可见!我相信,我们当年的师范生不仅在当年是学校的佼佼者,而且现在仍然是中国农村教育的中坚力量,我们永远是不容忘记和忽视的师范生!虽然教学工作琐碎繁重,但学生的成长犹如注入我们苦累生活中的糖和奶,让我们的日子过得芬芳而甜蜜!

中师记忆:那是我生命深处的永恒


侯巧仙,禹州市磨街乡中心学校高级语文教师。挚爱山村这片教育热土,坚守农村二十多载如一日,倾心语文教育事业。爱读书,爱写作,爱孩子,爱家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中师   禹州市   碱土   许昌   毛笔字   牲口   普通话   师生   书法   师范   深处   当年   记忆   感觉   老师   委员   生命   学校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