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坦帕科学工业博物馆:用体验展示科学、收割流量

博物馆早已不再是展示文物的场所,体验互动才是博物馆的王道,这也催生了大量的行业博物馆,也就是通常蓝裕文化所说的工业旅游的一部分,文化体验部分。在博物馆众多的美国,偏居佛罗里达州坦帕市的坦帕科学工业博物馆(Tampa's Museum of Science and Industry,MOSI)实在算不上什么有名的“大馆”,但是作为理念先进、设计精巧、活动丰富的“走心”小馆,它同样精彩。


美国坦帕科学工业博物馆:用体验展示科学、收割流量


该馆始建于1962年,最初叫科学历史博物馆,1967年改为希尔斯伯勒县博物馆。从1976年开始,依托其前身拥有的宝贵文物资源,借助坦帕科技和工业增长,以及毗邻南佛罗里达州大学的优势,建成了现在的坦帕科学工业博物馆,并于1982年向公众开放。该馆的主场馆是一个四层建筑,展览主要在一到三层,共有400多件可动手操作的展品。展厅有五大主题:挑战你的感官、探索太空、人体与健康、世界是怎么运行的、触摸未来。五大主题下又分27个小主题区域,如:MOSI夏季游戏、球幕剧场、儿童科学中心、天空绳索步道、想象力公园、3D打印、蝴蝶园、飓风模拟等。坦帕科学工业博物馆也是STEAM教育理念的践行者,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教育活动,致力于使不同年龄和背景的公众都能享受科学,从而改变人们的生活。


美国坦帕科学工业博物馆:用体验展示科学、收割流量


该馆的“走心”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展品的设计精巧、独具匠心


它的展品除了专门设计的展项外,还有实物、标本等。大部分展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体积偏小,但生动形象,注重科学原理的直观展示。例如电磁展区的磁悬浮列车(图1),展品底面由一排标有S极和N极的磁铁组成,磁铁是固定的,N极朝上,S极朝下。在小车的内部,同样有一排标有S极和N极的磁铁,但放置的方向刚好相反,N极朝下,S极朝上;由于同性相斥,小车被浮在了半空中。这件磁悬浮列车展品小巧简单,但十分生动地将磁悬浮列车的核心科学原理展示出来。观众能清楚地看到车与底面之间的悬浮距离,可以直接动手触摸到车辆,让车辆前进或后退。


美国坦帕科学工业博物馆:用体验展示科学、收割流量

磁悬浮列车展品


二是注重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科技类博物馆的说明牌不生动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大部分场馆的说明牌和图文板上,只是对展品操作步骤以及原理的简单罗列,显得十分乏味。然而这里的不少说明牌加入了艺术元素,图文板注重故事化、艺术化。用简笔画指导操作,用故事说明原理,非常生动形象。比如在介绍3D打印时,有幅图文板讲述了3D打印的应用,其中有一个“杜德利小鸭”的故事。故事中说道:一只叫杜德利的小鸭,不幸被一群愤怒的小鸡追逐,失去了一只脚。在当地一位工程师的帮助下,杜德利获得了一个新的3D打印的假肢。图文板把3D打印技术的应用介绍得惟妙惟肖,不但看上去很亲切,而且让观众了解了3D打印的应用(图2)。这种故事化、艺术化的展示方式,比单纯的科学知识介绍,更容易让观众接受。尤其对低龄观众,这种方式更加合理。科学知识是直白的、严谨的,而艺术却是生动的、活跃的。艺术化的科学,让科学充满灵感与活力。


美国坦帕科学工业博物馆:用体验展示科学、收割流量

故事化、艺术化的图文板


三是合理利用室外自然空间


坦帕科学工业博物馆室内展厅面积不大,但是室外很开阔,环境优美,他们充分利用室外空间,设置了许多活动和科普设施,让观众在阳光下感受科学的气息。


这种设计随处可见,比如该馆在停车场和主展厅之间种了17棵不同品种的树,这里被称为Richard T. Bowers历史林(图3)。这17棵树种于1996年,树苗来源于著名的人物或历史事件所在地。每一棵树,都对应着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人或事件。漫步在宁静的树荫下,能感受到历史、文化与科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美国坦帕科学工业博物馆:用体验展示科学、收割流量

Richard T. Bowers历史树林

美国坦帕科学工业博物馆:用体验展示科学、收割流量


美国坦帕科学工业博物馆:用体验展示科学、收割流量


美国坦帕科学工业博物馆:用体验展示科学、收割流量

美国坦帕科学工业博物馆:用体验展示科学、收割流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佛罗里达州   小鸭   博物馆   明牌   科学   工业   展品   美国   磁铁   室外   生动   列车   流量   观众   原理   图文   故事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