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法开“战”,LV”支持“俄罗斯


这几天,香槟这个词可是刷爆了朋友圈和头条。蓝裕文化酒庄规划设计院认为,这后面有很多深刻的意义在里面,所以我们不是来凑热闹的,我们是来说看法的。


一、法俄香槟战


上周五,俄罗斯总统普京签了一个关于“酒精饮料监管”的法律修正案。这个法案规定,只有俄罗斯生产商有权在他们的瓶子上标识“香槟”这个名称,其余进口商品必须改名为“起泡酒”。


俄法开“战”,LV”支持“俄罗斯


俄罗斯最新公布的法律规定:如果香槟酒保留在葡萄酒正标上使用拉丁字符“Champagne”一词的专有权,则必须放弃香槟一词的对应俄语——“Shampanskoe”,并要在酒瓶背标上标注与“起泡葡萄酒”相对应的西里尔字符。此后只有俄罗斯起泡酒才有权使用“Shampanskoe”这一名称。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吧,就像是进入中国的香槟酒,如果想继续用拉丁字符的“champagne”,就不能用“香槟”这个中文词语了,并且要在背标上标注“法国起泡酒”,往后只能国内的起泡酒生产商才能用“香槟”这个中文词。(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中国在2013年就与香槟产区签署了相关的产地名称保护协议,且2020年签署的《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再次保护了香槟一词在中国的使用。)


俄法开“战”,LV”支持“俄罗斯


其实,法国和俄罗斯关于香槟的恩仇这并不是第一次。早在1853-1856的克里米亚战争,就有“香槟酒之战”之称。


俄罗斯保罗一世执政时,于1799年开始在克里米亚尝试生产起泡酒,并在1812年建起了工业生产链。


俄法开“战”,LV”支持“俄罗斯


1853年10月,因争夺巴尔干半岛,奥斯曼帝国、英国、法国、撒丁王国向俄宣战,战争以俄罗斯失败告终。英法联军占领克里米亚后,砍伐了葡萄,摧毁了起泡酒的生产设备,毁掉了起泡酒观察记录和工艺实验档案。所以,俄罗斯人认为这场克里米亚战争就是“香槟酒之战”。


俄法开“战”,LV”支持“俄罗斯

俄罗斯当地纪念戈里岑公爵


而到了1900年,俄罗斯戈里岑公爵经过一年多的探访学习,自己研发制作了一批葡萄酒,并带着这批酒参加了巴黎的“世界工业纪念展览会”,戏剧性的获得了业界最高奖项银花瓶大奖(Gran Pri)。至此,俄罗斯起泡酒开始拥有了可以叫“俄罗斯香槟酒”的权利。


二、LVMH表示断供,但随即发生反转


但这一法令却立刻引发了法国香槟供应商的不满。莫斯科商业媒体RBK发布了一封来自法国奢侈品集团LVMH的信,LVMH在信中表示,将暂时停止向俄罗斯供应香槟。LVMH俄罗斯分销商总经理列昂尼德·拉斐洛夫亦表示,其已经收到关于停止销售香槟的通知。


俄法开“战”,LV”支持“俄罗斯


不过这一事件随后又发生了反转,据“今日俄罗斯”6日最新消息,LVMH集团在与俄罗斯的争执之中退缩了,同意将其生产的香槟贴上“起泡酒”的标签供应俄罗斯。


报道称,LVMH集团声明中表示,其品牌“始终遵守经营所在地的现行法规,一旦做出这些调整,将尽快恢复交付”


俄法开“战”,LV”支持“俄罗斯


彭博社也在4日透露,LVMH已经决定向出口至俄罗斯的香槟加上“Sparkling Wine”字样,以求合规销售。


三、法国人表示强烈不满


香槟委员会两位联合主席Maxime Toubart和Jean-Marie Barillère表示:“剥夺香槟人对于‘Champagne’一词的西里尔文使用权是可耻的,Champagne是全体香槟人的共同遗产和珍贵财富。”


香槟委员会很遗憾,因为这一法规无法向俄罗斯消费者提供有关葡萄酒原产地和特征的清晰且透明的产品信息,并且对法国和俄罗斯两国之间超过20多年关于原产地名称的保护谈判表示质疑。此外,香槟委员会正在对该法规细节以及未被俄罗斯有关部门通知而产生的相关后果进行分析研究。


“Champagne”(香槟)原产地名称在全球超过120个国家及地区受到法律保护。香槟人呼吁法国和欧洲的外交机构支持修改这一不被接受的法规。与此同时,香槟委员会联合主席Maxime Toubart和Jean-Marie Barillère要求香槟厂商停止向俄罗斯的香槟酒出口业务,直至新的法律出台。


四、俄本地酒商力挺新法令


法国酒商的不满也并非无理取闹。香槟酒本来以原产地地名命名,法国人也极力保护“香槟”一词,认为只有法国香槟产区的香槟才能称为香槟。不过,俄罗斯饮料市场专家德罗比兹(Vadim Drobiz)表示,尽管该法规仍有待解释,但酩悦轩尼诗在俄罗斯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富裕的精英人士可以找到很多替代品。俄罗斯也出产优质香槟,其中克拉斯诺达尔南部地区是主要香槟产区。


俄罗斯本地酒商力挺新法令。俄葡萄种植者和酿酒商联盟的负责人波波维奇(Leonid Popovich)表示,法国品牌方的抗议是“毫无意义的咆哮”和“勒索”。“俄罗斯有质量、口味和香气都不差的香槟,我们的消费者不会没香槟喝。”


五、”香槟们“要开心了


实际上,蓝裕文化了解到世界各地还有很多”香槟“,只是名字不同而已,没有谁才是最好的这一说,不过是“各花入各眼”。


1

意大利的普罗塞克和阿斯蒂


如果提及起泡酒的国际影响力,除了香槟,首先要提到的一定是意大利的普罗塞克(Prosecco)。在全球市场上,它的年销量早已超越香槟,可以说是最受欢迎的起泡酒。


俄法开“战”,LV”支持“俄罗斯


大多数普罗塞克的风格与香槟截然相反,追求的是活泼爽脆的口感和明快的果香。它并没有经历长时间的陈年或酒泥接触,突出的是葡萄本身的天然果味。


俄法开“战”,LV”支持“俄罗斯


当然,也有一些酒厂会追求更复杂一些的风味,在酿造过程中增加酒泥接触的影响,生产出风格稍显不同的普罗塞克。


除了普罗塞克,意大利还有著名的“小甜水”阿斯蒂(Asti)。它的香气简单直接,果味浓郁,气泡一般不会太丰富,只是作为口感上的点缀。大多数阿斯蒂都不是干型,酸酸甜甜带点气泡的风格,就很符合大众口味。


俄法开“战”,LV”支持“俄罗斯



2

德国的塞克特


塞克特(Sekt)在历史上,也曾是优质起泡酒的代名词,但由于管理制度的落后,市场上一度充斥着大量廉价劣质却又标注了塞克特的起泡酒,把它的名声给带坏了。


如果酒瓶上只写着“Sekt”,那么它可以是采用了德国以外的其他欧盟国家进口的果实、葡萄汁或酒液酿造的。真正使用了德国本地栽种的葡萄酿造的德国塞克特,会在酒标上标注“Deutscher Sekt”字样。


俄法开“战”,LV”支持“俄罗斯


在此之上,还有优质德国塞克特(Deutscher Sekt bA)和酒庄塞克特(Winzersekt)两个等级。


3

西班牙的卡瓦


卡瓦(Cava)的酿造过程和香槟基本一致,因此丰腴的口感有几分相似,但风格却很不一样。如果说法国的香槟以优雅细腻见长,那么西班牙的卡瓦就像斗牛士一样热情奔放。


按照酒泥接触的陈年时间不同,西班牙的卡瓦可以分为普通卡瓦、珍藏(Reserva)、特级珍藏(Gran Reserva)三个级别,最低等级的陈酿时间不少于9个月。


俄法开“战”,LV”支持“俄罗斯


六、原产地


其实,原产地命名保护不仅仅只限于葡萄酒,它也涉及到农产品、食品、手工艺品和工业品等。例如安溪铁观音、四川泡菜、西湖龙井、西班牙赫雷斯雪莉酒等。


它最初起源于法国的葡萄酒酿造业,后来逐渐成为一种与地理标志相关的产权保护制度,为世界各国所认可。


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制度,是我国的称呼,在国际上又称为原产地名称权保护制度或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它是20世纪以来世界上多数国家为有效保护本国的特色产品而采取的重要制度体系,也是世界贸易组织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中所认可的通行保护规则。


“原产地域产品,是指利用产自特定地域的原材料,按照传统工艺在特定地域内生产的,质量、特色或者声誉在本质上取决于原产地域地理特征,并依照本规定经审核批准以原产地域进行命名的产品”。因此,这种产品被赋予的名称,就是原产地名称。


按照上述规定,原产地名称包括四方面的基本含义:1、原产地名称必须是实际存在,是地理名称。它可以是一国的名称,如法国白葡萄酒、中国丝绸等;也可以是某一地区的名称,如金华火腿、龙井茶、吐鲁番葡萄等。2、它必须是当地的土特产品或经过特有的传统工艺生产出的产品。例如,吐鲁番葡萄干是当地历史上特有的自然选择的葡萄品种,加上当地特有的土壤、气候、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地理环境条件,经过几千年流传的传统加工工艺而生产出来的。3、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声誉,并具有一定的特色和品质。4、原产地名称须经过国家主管部门所规定的特定程序审核批准方可得到确认,并得到相应的保护。


通过完善的原产地命名保护制度,可以对地方特色农产品、工艺品等以产地命名的权利进行保护和控制,从而保护本地的竞争力,提升商品质量和信誉,也使消费者免受假冒伪劣坑害。


而此次“香槟酒法”的颁布,不仅是对“香槟”这一原产地命名保护的侵犯,同时也体现了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不重视。


七、法国人对香槟的保护


事实上,法国人对“香槟”一词的保护可谓非常严密。AOC制度规定,仅有来自香槟产区的起泡酒才有资格被称为“香槟”。因此,法国业界将俄罗斯的这个行为视为“发动战争”。


CIVC主席戈迈尔表示,“香槟”称谓在全球120个国家受到保护,禁止法国使用‘香槟’的相关法律令人震惊和愤怒。随即,CIVC要求酿酒商停止所有运往俄罗斯的香槟,直至另行发布通知。


法国官方也对此进行了表态。农业部长朱利安·德诺曼迪(Julien Denormandie)6日表示:“法国的立场很清楚——‘香槟’一词来自法国一个美丽的地区。” 他强调,政府会与俄罗斯展开协商,就香槟商标的使用情况继续对话。


法国外长勒德里昂同日也表示,法国正在分析俄罗斯早前通过的有关香槟标识监管办法的法律,为维护法国香槟厂商的利益,法方拟于近期与俄方和欧盟就该问题展开对话。


俄法开“战”,LV”支持“俄罗斯


俄罗斯人对“香槟”的执着,或许可以侧面证明这款气泡细密、风味复杂且在世界上最受赞誉的起泡酒有多么令人“痴迷”。


俄法开“战”,LV”支持“俄罗斯


在这样的盛名之下,许多法国香槟产区以外的生产商在产品包装上大打“擦边球”,以此作为销售的噱头。从19世纪开始,香槟产区就一直在为保护其原产地命名制度作斗争,努力捍卫产区的权益与声誉。CIVC的工作重点就是“防止香槟之名被滥用”,他们在世界各地设立香槟产区办事处,并聘请专业律师来起诉侵权者,保护范围涵盖葡萄酒、食品、日化洗护等各个行业。


据说,CIVC每年要投入200万-300万欧元来保护香槟酒的知识产权,这个数字占到该协会总预算的10%。


这里蓝裕文化酒庄规划设计院还为大家盘点了一下CIVC曾经的一些“维权壮举”


1

控告YSL


1993年,奢侈品牌圣罗兰(Yves Saint Laurent,简称YSL)曾推出一款名为“香槟”的香水。除了名字一样,这款香水的外观与香槟瓶塞的形状也极为相似,瓶身还加上了金属丝罩的设计,就连它的广告语都打“擦边球”:For light, happy, and bubbly women(为快乐且活泼的女士甄选,其中“bubbly”有“多气泡的、活泼的”意思)。


俄法开“战”,LV”支持“俄罗斯


这款香水上市后大受欢迎,全球销售额超过3500万美元,但它也引起了CIVC的注意。CIVC认为,YSL侵犯了香槟产区的品牌权益,在巴黎法院进行上诉,最终取得了胜利。之后,YSL将这款香水更名为“Yvresse”(由品牌名的首字母“Y”以及有“狂热、陶醉”之意的法文“ivresse”组成),并对其外观进行了修改。


2

与同名的瑞士小镇争斗20年


今年4月份,瑞士沃州宪法法院裁定,一个名为“香槟”的小村将不能在当地自产葡萄酒的瓶身上标注产地“香槟”,原因是“香槟”与法国香槟产区同名,不符合瑞士与欧盟签订的关于原产地命名保护的双边协议,这是该村20年间第二次被判定“失去”名字。


俄法开“战”,LV”支持“俄罗斯


这个香槟村位于瑞士西部法语区沃州,总面积不足4平方公里,人口仅千人。该镇自公元885年以来就一直使用“香槟”的名称,并于1657年开始种植葡萄。21世纪之前,这个小镇生产的很多葡萄酒也会标注“香槟”的地名。为此,法国与瑞士进行了长时间的争执。法国生产商认为,此举是在利用香槟产区的良好声誉,不利于维护香槟产区品牌的独特性,可能会误导消费者;而瑞士生产商则认为小镇的名字由来已久,在商品的包装上标注这个地名是他们的权利。


1998年,在欧盟的支持下,法国与瑞士达成协议:瑞士航空公司可以在欧盟城市中途停留,但作为回报, 瑞士政府要在2004年之前禁止该小镇在产品上使用“香槟”的名称。而在放弃“香槟”的名字后,该小镇葡萄酒的年销量从11万瓶骤降至3.2万瓶。于是在2008年,该小镇内部投票后决定,继续争取在酒标上使用“香槟”名字的权利,这也是今年第二次受到法庭判决的起因。


3

iPhone 5s更改手机配色名


2013年,Apple公司在发布iPhone 5s之前,新配色被提前泄露,分别被命名为“石墨色(Graphite)”和“香槟色(Champagne)”。


俄法开“战”,LV”支持“俄罗斯

对此,CIVC立马向Apple发出警告:香槟没有特定的颜色,所以也没有所谓的香槟色,任何使用香槟来描述产品的公司都只是谋求私利而已。如果Apple一意孤行,那他们便不惧挑战。


不久后,在iPhone 5s的新品发布会上,苹果放弃了“香槟金”的说法,转而使用更简单的“金色”,后该颜色也被中国人戏称为“土豪金”。


八、质疑和调侃


新法令的质疑者也有不少。从事葡萄酒收藏的顾问切尔尼绍娃(Anna Chernyshova)表示,不理解俄议会为什么要通过这样的法令。“我的电话一直响个不停,我的客户们想知道,他们能够做些什么。”在她看来,这些香槟受到不少政客的喜爱,“那么,俄罗斯议会的目的是什么?


同时,社交媒体上也不乏针对新法令的调侃。“现在有必要禁止苏格兰人和美国人使用‘威士忌’这个词了。”餐馆老板米罗诺夫(Sergei Mironov)开玩笑说。


而流行歌手奥布洛莫夫(Vasya Oblomov)则吐槽,“现在还可以考虑出台类似立法,规范‘梅赛德斯’这个词的用法。”


其实,香槟恐怕更适合叫法国香槟,要是没有起泡酒这个名字,香槟就是一类产品的称呼了。俄罗斯也打了不必去争香槟这个名字,大可以自己搞一个分庭抗礼,比如上面蓝裕文化为大家介绍的”香槟们“。当然,实际上如上面提到的威士忌一样,法国香槟的触角确实有点疯狂,可能因为这个词太过独特吧,否则大可以像苏格兰威士忌、日本威士忌、美国威士忌一样,也可以像康师傅方便面、白象方便面、统一方便面一样,当然还可以像四川泡菜、韩国泡菜一样,我们大可以都叫香槟,你的地理标志应该是法国,或者香槟区香槟,而不是香槟这个词吧。


蓝裕文化酒庄规划设计院认为,地理标志吗,还是要以地理为主,不要被品类限制了。不过法国人也算是打了擦边球,把产地名变成了品类名,二合一,这个算是人家的智慧啊,比如香槟、干邑、依云水,人就是这个样子,独特难以复制,所以要用别人的名字,别人肯定不干的啊。


不过话说回来,俄罗斯这一波不管是处于什么目的,国家对起泡酒的重视显而易见,不管最后法律会不会成,至少人家的营销可是做大发了,不花一分钱,最多落点埋怨,最终大家都知道俄罗斯还是有好起泡酒的,这个营销你给几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克里米亚   俄罗斯   标上   香槟酒   瑞士   普罗   威士忌   法国   产区   法令   香槟   原产地   葡萄酒   地理   名称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