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书法名家 山西省书法教育研究会副会长 刘建朝


山西书法名家 山西省书法教育研究会副会长 刘建朝


刘建朝,虞人,生于并,长于虞,世居县东枣沟,北仰中条,西望华岳,南临黄河,东接三门。祖母师氏,膝下一子,孤儿寡母,家境清苦,却深明大义,德冠桑梓。抗战时期,义无反顾送独子从军,婆媳相依,历尽劫难。父先在县独立营、太岳58团服役,后编入62军186师,战运城,围临汾,攻太原。中条打过鬼子,西北痛击二马,川西追剿残匪,朝鲜血拼美帝,数次负伤,血染沙场。曾率十数学生兵雅安乡下征粮,被百余土匪所围,激战一昼两夜,安全返回,立大功一次。

基因使然,吾幼年懵懂执拗,寡言倔强,虽父兄亦退而让之。曾随祖母访友,时国运初定,百姓匮乏,人赐甘脆,不喜,怒而弃之。邻人驚呼:富家孩儿,宁有种乎!枣沟西北部官垣上,有周仓故里西祁。周仓,三国关圣扛刀牽马者也。吾乡曰圣人涧,因商相傅说而名,傅说为商中兴贤相,慎厥攸居,博洽多闻,枣沟距西祁傅岩不过十数里,奈何余生性愚钝,无沾二圣星点圣气,至今凡夫俗子一个。

自幼爱书,不善书。入学五年元日,请高邻书联,邻讥曰:汝乃中学之儒子,焉用求人之也邪!面露侮慢之色。顿颇受刺激,遂立下大志,終有一日,报此胯下之辱。后遍寻古帖,拜师访友,豪气冲天,大有替天行道,扬名立万之气概!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考入山西大学堂,有幸师从姚奠中、郝树侯、罗元贞、刘永德、程人乾、张铁锁诸巨擘,耳提面命,茅塞顿开,学术书艺俱进。书初学二王,中年涉颜,晚年入籀,篆行楷皆有所得,获名师赞扬!

虽有小成,却无大功,乏善可陈,仍乐此不疲。人曰夕阳虽好,已近黄昏,余冥顽不灵,无一日不临帖、一日不浸墨,幸甚乐哉!国家崛起有时,民族复兴在望,吾辈当老骥伏枥,举笔为器,传承祖国文化,以助绵薄之力。己亥初秋,曾赋诗明志,诗云,“黄河壅出三门外,虞城风绕古镇斜。傅说祠前供炉火,周仓垣上赏桃花。今时弱冠双堆雪,当日鸿雁百姓家。四十六年如逝水,何堪玩物负年华”。

廉颇虽老,尚能饭之,何其自扰乃尔!

情之所钟,笔头无华,聊记几笔,是为序,且与诸位道友共勉!

庚子惊蛰建朝于晋阳亲贤

山西书法名家 山西省书法教育研究会副会长 刘建朝


66*66

山西书法名家 山西省书法教育研究会副会长 刘建朝


198*99

山西书法名家 山西省书法教育研究会副会长 刘建朝


132*33*2

山西书法名家 山西省书法教育研究会副会长 刘建朝


132*33*2

山西书法名家 山西省书法教育研究会副会长 刘建朝


133*33*2

山西书法名家 山西省书法教育研究会副会长 刘建朝


133*33*2

学颜感悟(一)

颜真卿,琅琊临沂人。忠义之士,世载名德。羯胡构乱,与其兄杲卿以讨贼为事。居朝不畏于奸雄,终为逆贼所害,以身殉节,可谓忠烈之臣也。唐世皆谓之鲁公,不敢名云。其书不踵前迹,自成一派。杨子云以书为心画,于鲁公信也。鲁公碑刻遗迹存者最多,而体制未嘗一也。盖随其所感之事,所会之兴,善于书其心迹。观《家廟碑》,庄重笃实,观《仙壇记》,秀颕超举,观《祭侄文稿》,凝重峻涩。其楷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其行如长空游丝,虫網路壁者。正如宋朱长文在《续书断》中所云,自義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秦行篆籀,汉用分隶,字有义理,法贵谨严,魏晋而下,始以就字势,减损笔尽。惟鲁公放而不流,拘而不拙,合篆籀之义理,得分隶之谨严。至于柔媚圆熟,非不能也,耻而不为也。鲁公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品格,吾仰慕久矣,学鲁公之体严法备之书,岂非学其刚毅雄特做人之理欤!

山西书法名家 山西省书法教育研究会副会长 刘建朝


132*66

山西书法名家 山西省书法教育研究会副会长 刘建朝


133*33*2

山西书法名家 山西省书法教育研究会副会长 刘建朝


198*48*2

山西书法名家 山西省书法教育研究会副会长 刘建朝


133*66

山西书法名家 山西省书法教育研究会副会长 刘建朝


133*66

山西书法名家 山西省书法教育研究会副会长 刘建朝


132*33*2

学颜感悟(二)

观鲁公书,雄秀端庄,浑厚强劲,结构沉着,大气磅礴。如老枿枯林,一本怒生,万枝竞发。反观当今书坛,“竞为诡厉之形”,侧妍雅瘦、怪誕诡奇、柔媚娇俏之风益盛,无其善而有其病也。正壮直阔、雄毅坚实、饱满圆劲之体备受诟病,殆哉书脈!正如屈原《卜居》所云,“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其根由皆因当代书坛审美偏颇,为孔方兄所羁,缺失鲁公之品格、胸怀,精神和凛然之气概所致。

明项穆云:“况学术经綸,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栁公权曰,”心正则笔正”。吾深亦为然也。心为人之师,心正则人正;人为笔之主,人正则笔正;笔为书之充,笔正则书正矣。人由心正,书由笔正。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正人心,所以尊圣道也。用圣道来正人心,正人心然后正书法。乃书法大旨矣!今人之所为,多游于技,疏于艺,远乎道,失于经綸,得之皮毛。殊不知,“假笔转心,字妙非毫端之妙,必在澄心运思至微妙之间,学者心悟于至道,则书契于无为,而意态自生焉!”

吾学颜久矣,常思鲁公,何以能萧然出于绳墨之外而卒与之合,冠绝天下后世矣!鲁公一生,平五原冤狱,抗安史叛逆,重振朝纲,不畏权臣,恤民疾苦,忠至灭身,标炳千秋。德宗为其废朝五日,追赠司徒,谥号“文忠”,后世尊其为神。吾以为,其书实乃其心之所发,蕴之于道德,显之为经綸,树之为勳猷,立之为节操,运之为字迹,字里行间,“凛乎若见其诮盧杞而叱希烈”。

可知,鲁公之书,灵性系,魂魄铸,人生育,道德养,境界自然阔大,格调自然高古。其字宗篆籀、二王笔法,有汉魏晋隋唐以来风流气骨。至若米元章诮鲁公,贬旭素,乃“米癫”狂语,不足驳矣。其书纤浓诡厉,傍流品也。东坡言鲁公书,“盖自二王后能臻书法之极者”。元郑枃赞鲁公书“含宏光大,为书统宗,其气象足以仪表衰俗”。诚哉斯言!吾辈后学,奈何不谨其正源而肆其傍流者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道友   虞城   抗战时期   公权   自生   书法   谨严   山西省   书坛   义理   黄河   人心   大功   柔媚   正则   山西   祖母   研究会   副会长   名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