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虚构写作大赛(山西区) 颁奖仪式”上的发言

孙俊堂

在“非虚构写作大赛(山西区) 颁奖仪式”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老师、嘉宾、文友们:

大家好!

昨天听了蒋殊、朱鸿宾、鲁太光老师的讲座很受鼓舞,受益匪浅。今天我们在这里又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让我感受到武乡文学事业的春潮涌动,开启了新的一页。同时,能够代表家乡之音“爱故乡”文学小组作表态发言,感到无比荣幸!

首先感谢以石头为代表的“爱故乡”家乡之音民间公益团队。这个团队近年来一直在为宣传家乡、服务家乡、奉献家乡默默地工作,成为热心于公益事业的在外游子和乡人们的桥梁纽带,他们的行动仿佛延续着20世纪20、30年代的画面。那时武乡在并的武灵初、高成哲、王缙、高沐鸿、李逸山等一批进步人士和青年学生,风华正茂,一腔热血,声援“五四”爱国运动,接受马列主义,带动了武乡党组织的早期诞生,人民群众的迅速觉悟,也创造了武乡辉煌的历史。同样,百年后,在太原省城、在武乡又涌现出一批以振兴家乡为己任,服务乡亲为宗旨的新生代。家乡知音“爱故乡”武乡工作站的应运而生,“夏尔巴杯”家乡美征文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广大文学爱好者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机遇,这是他们爱故乡的真诚体现,是辛勤汗水的结晶。

感谢在武乡沃土上孕育走出去的蒋殊、朱鸿宾、郭建平老师和几十年一直在武乡文苑辛勤耕耘的郝雪廷老师。他们的作品风靡全国,影响力之大,但作品都无不打上家乡风土的烙印,让人读起来亲切入味,感人至深。也正是在他们的带动鼓励下,才使武乡广大文学爱好者聚集起来,拿起手中的笔抒发爱故乡的激情,宣传家乡的美,掀起武乡文学创作的高潮。

更应该感谢的是全国爱故乡文学与文化小组副组长鲁太光老师和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副总干事口皓老师,不远千里,百忙之中亲临武乡传播知识,指导写作,让我们耳目一新,深受启发。

还应感到欣慰的是武乡工作站聚集了一批热爱家乡,热心写作的创作队伍,老少皆有,行业不同,但目标一致,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受到如此成果,令人鼓舞,可喜可贺!

这次活动是我们爱家乡写作的誓师会和动员令,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再接再厉,续写爱家乡的新篇章。

爱家乡首先是了解我们的家乡是什么?历史厚重、文化沉淀,有着古老的传说,壮美的山河,特别是红色文化遍布山山岭岭,村村户户。这个家乡值得我们发自內腑地去敬爱,值的我们倾注深情去赞美。

担当历史的责任。朱鸿宾老师提出“红色文化如何去反映、去挖掘”的课题,鲁太光老师《发出乡村的声音》强调,历史不能被遗忘,精神必须去传承。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首先是要有责任担当,有使命感、紧迫感;其次要深入生活,笔触灵魂,记录历史,还原生活,留住乡音。三是精雕细琢,打造精品,用文字抒发情感,用艺术讴歌家乡之美。

同志们、文友们,我们的团队是一个团结有活力的团队,是一个对家乡充满无限爱的集体。“一山一水常思之,一粥一饭何敢忘......心之所系,命之所在,就是故乡”,我们生之于此,长之于地,就要为之于人。让我们以饱满的激情,点燃爱的希望,肩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拿起手中的笔,记录家乡的史,书写家乡的美,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武乡   乡音   文友   山西   工作站   热心   故乡   仪式   爱好者   手中   家乡   小组   团队   大赛   老师   文化   旅游   历史   文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