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在北海社区获得生动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金普新区石河街道北海社区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齐抓共管,培育文明新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文明社区的道路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提供了厚德的土壤,群众文明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得到显著提升,党建引领新时代文明实践这盘大棋下得风生水起,让生活工作在这里的群众感受到满满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新时代文明在北海社区获得生动实践

创新“载体”,突出“党建引领”红色核心

办好社区的事情,关键在党。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北海社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主阵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基层思想文化阵地,推动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并开展集中培训、个人自学和组织生活、实践锻炼有机结合,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创新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七一”“十一”等重大节日和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增强党员群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组织;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阵地;群众到哪里,服务就到哪里。”作为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载体,北海社区树立党建引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品牌,与党群服务中心进行阵地融合建设,在街道党工委、新区教育和文化旅游局的支持下,投资建成大连市首个由村级运营管理的室内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向群众开放使用,并以此为基础打造1处多功能活动中心,简称《两心、两站、两家》项目工程。(两心,即党群服务中心、健身活动中心;两站,即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服务站;两家,即工会的职工之家、妇联的妇女之家)。

新时代文明在北海社区获得生动实践

北海社区以健身活动引领新时代文明实践,群众5分钟脚程即可看见健身活动场所,特别是多功能活动中心已经成为群众日常“打卡地”,其中红色理论区突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等主题教育;健身功能区设有跑步机、乒乓球台、羽毛球场等健身器械;新时代广场占地1000多平方米,运用墙体彩绘进行意识形态、人居环境、移风易俗等宣传展示,并根据群众需求形成“群众点单、平台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闭合工作流程,让服务实现“量身定制”,一方面问需于民,将服务做到群众的心里;另一方面问计于民,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北海社区通过室内、室外2个阵地弘扬时代新风,在室内悬挂党旗、入党誓词、党员义务等红色内容,彰显红色功能,创新红色服务,开展红色活动,使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更有党味,使党内生活更有庄重感和仪式感;在室外建设文化广场、主题公园等集体活动场所,将景观区融入党建文化元素,设置“旗帜飘扬”雕塑、党史文化休闲长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要景观,以艺术的形式把红色文化图文并茂的展现出来,使党员群众在休闲娱乐中潜移默化感受党建氛围,实现党建教育由室内向室外延伸,教育模式由封闭向开放转型,教育对象由党员向群众普及。

新时代文明在北海社区获得生动实践

在活动组织中坚持做到政治、思想、文化、实践“四个引领”,在任务推进中牢牢把握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五项任务”,北海社区聚焦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阵地优势,按照“月月有活动,人人都参与”的要求,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

聚合“要素”,树牢“服务群众”发展理念

建在群众的家门口,走进群众的心坎里。北海社区注重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凝聚民心、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重要作用,在群众家中有喜事、丧事、难事、急事、信访诉求、当兵入伍、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情况时候主动联系,深入到群众家中,和群众打成一片,建立时时、刻刻、处处“走心”的全覆盖服务体系,通过开展“讲(政策时事)、评(身边好人)、帮(群众难事)、乐(群众美事)、庆(节日喜事)”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就在身边,美好生活就在身边。

新时代文明在北海社区获得生动实践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北海社区致力于把党的惠民政策落实到群众身边,作为整建制动迁单位,社区创新发展路径,制定了“山上栽果树,山下搞养殖”的发展模式,在发展中继续深挖水果产业潜能,在推广优质果品的同时,进行树种更新换代,现栽植大樱桃新品种3万多棵,即将进入结果期;投资120多万元建成一座占地5000多平方米的养殖场,引进黑猪新品种,年产值100多万元;集体厂房全部出租使用,年创收100多万元;吸引15家企业进驻,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家,企业招工为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

多年来,北海社区持续加大产业发展力度,“民生福利包”成就群众“幸福新气象”,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参加失地养老保险,解决了群众的后顾之忧;进行了“厕所革命”,190户家庭彻底告别“一块木板两块砖,三尺围栏围四边”的简陋旱厕,厕所从民生短板一跃成为提升群众幸福感的助力跳板;配备专业保洁员8人、义务环保员10人、垃圾清运员2人、垃圾运输车2辆,在中心地带免费为群众提供垃圾桶400个、分类垃圾箱70个,建设垃圾点54个,人居环境整治实现全覆盖、零死角,庭院美、居室美、行为美、家风美成为农家新常态;拥有健身活动广场5处,新建5人制笼式足球场1处,铺设五彩路1300平方米、绿化带1600平方米,栽植银杏树279棵,柳树3600棵,国槐、云杉、爬地柏等216棵。

新时代文明在北海社区获得生动实践

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北海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汇聚有第一书记、两委成员、党员干部、文艺骨干、农业专家、义工等志愿力量,并整合非公企业、各类组织等做大“朋友圈”,形成政治过硬、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志愿队伍,通过爱心接力形成“雁群效应”,把分散的社会力量凝聚起来,实现以党组织为核心、多组织介入与群众需求无缝对接的工作格局,积极提供政策宣讲、教育培训、矛盾调解、心理咨询、家庭保健等服务,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吸引更多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汇聚起振兴社区发展的“红色力量”。

服务群众的手段更精细了,群众点赞的声音也更多了。北海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这一重要阵地和平台,坚持“群众需要什么,就实践什么”的服务理念,从阵地建设到资源共享,从服务升级到范围拓展,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正在逐步打通“筋骨”。


文字︱苍喆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孙艳艳

校对︱文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北海   移风易俗   社区   活动中心   党建   阵地   党员   生动   群众   红色   力量   身边   理论   组织   政策   文化   旅游   文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