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石村的“文明花”有多么美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党的十八大以来,金普新区华家街道新石村始终坚持把乡村文明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齐抓共管,培育文明新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文明新农村的道路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先后获评“文明村镇”“平安村标兵”“巾帼示范村”“关心下一代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于“春风”中“化物”,于“星火”间“燎原”,把党建引领新时代文明实践这盘大棋下得风生水起,让生活工作在这里的群众感受到满满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看,新石村的“文明花”有多么美

创新“载体”,突出“党建引领”红色核心

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党。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新石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主阵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推动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持续开展集中培训、个人自学和组织生活、实践锻炼有机结合,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创新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七一”“十一”等重大节日和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增强党员群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组织;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阵地;群众到哪里,服务就到哪里。”作为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载体,新石村还因地制宜地打造出4个“实践点”,筑牢织密新时代文明实践网络,即实践站联实践点,带头做标杆;实践点联党员,带头当模范;党员联群众,带头当先锋,并根据群众需求形成“群众点单、平台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闭合工作流程,让服务实现“量身定制”,一方面问需于民,时时与群众需求对标,将服务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另一方面问计于民,接受群众的监督评判,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看,新石村的“文明花”有多么美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新石村致力于把党的惠民政策落实到群众的田间地头,全村耕地6200多亩,其中国家科技园区占地1300多亩,规划设施农业1000多亩,建成温室200多栋,西红柿、香葱、草莓、大樱桃等果蔬远近闻名。为带领群众持续创收致富,村两委班子成员带头流转土地,招商引资发展设施农业,先后引进“好地”“森茂”“益泰园”等70多家农业企业,形成“一村多品”的规模效益。村党总支书记张学军给群众算了一笔账:过去种植玉米每亩地收成也就500元左右,现在仅土地流转一年一亩地就收入600元,企业招工还提供了难得的就业机会。

多年来,新石村持续加大设施农业发展力度,“民生福利包”成就群众“幸福新气象”,为男60周岁以上、女55周岁以上的村民缴纳意外伤害险;70周岁以上的村民每年补贴500元,80周岁以上的村民每年补贴600元;投资200多万元建设水库、水塔,村民喝上了免费自来水;投资110多万元安装200多盏路灯,水泥路、柏油路铺到了村民家门口;投资120多万元进行“厕所革命”,彻底告别了“一块木板两块砖,三尺围栏围四边”的简陋旱厕,厕所从民生短板一跃成为提升村民幸福感的助力跳板;中小学生免费使用校车,春秋还有2次郊外旅游。

看,新石村的“文明花”有多么美

建在群众的家门口,走进群众的心坎里。新石村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阵地优势,定期聘请农业技术专家开展草莓、大樱桃、软枣猕猴桃等农业技术学习培训,并大力扶持培养职业农民、乡村工匠、文化能人,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和储备。“我们依托1个‘实践站’,4个‘实践点’,用群众都能听得懂的家乡话,讲理论、讲政策、讲法律,传文明、传知识、传技能,以最贴近群众的方式,将宣传思想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等讲活、讲透、讲进群众心里。”张学军说。

聚合“要素”,树牢“服务群众”发展理念

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新石村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凝聚民心、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重要作用,在群众家中有喜事、丧事、难事、急事、信访诉求、当兵入伍、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情况时候主动联系,深入到群众家中,和群众打成一片,建立时时、刻刻、处处“走心”的全覆盖服务体系,通过开展“讲(政策时事)、评(身边好人)、帮(群众难事)、乐(群众美事)、庆(节日喜事)”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就在身边,美好生活就在身边。

看,新石村的“文明花”有多么美

新石村还通过室内、室外2个阵地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弘扬时代新风,在室内悬挂党旗、入党誓词、党员义务等红色内容,设立劳动保障服务站、健康家园指导站、两代表一委员办公室等重要部门,使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更有党味,使党内生活更有庄重感和仪式感;在室外5个屯建设文化广场、主题公园等集体活动场所,将景观区融入党建文化元素,设置“旗帜飘扬”主题雕塑、党史文化休闲长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要景观,以艺术的形式把红色文化图文并茂地展现出来,使党员群众在休闲娱乐中潜移默化感受党建氛围,实现党建教育由室内向室外延伸,教育模式由封闭向开放转型,教育对象由党员向群众普及。“过去群众打扑克、打麻将,甚至赌博风气一时盛行,现在群众到文化广场跑步、打球、跳广场舞,精神面貌也随之焕然一新。”张学军说,村里投资100多万元打造集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学习培训室等功能于一体的党群活动室,按照月月有活动、人人都参与的要求,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

在活动组织中坚持做到政治、思想、文化、实践“四个引领”,在任务推进中牢牢把握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五项任务”。新石村以传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邀请党校教授、老干部老党员、第一书记等进村讲课,教育引导党员群众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良好民风为抓手,深化乡村文明“内核”,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提供厚德的土壤,村民文明素质和乡村文明程度得到显著提升。

看,新石村的“文明花”有多么美

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新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汇聚了驻村第一书记、农业技术人员、两代表一委员等志愿力量,形成政治过硬、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志愿队伍。在三次战“疫”期间,志愿者广泛开展摸底排查、环境消杀、派发物资,为独居群众买菜、送药,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重要力量;在人居环境整治期间,召集党小组成员69人,施行两委班子成员包屯、党员包街工作制度,打造出亮点街面3条,最大拓宽屯内道路9米,人居环境整治实现全覆盖、零死角,庭院美、居室美、行为美、家风美成为农家新常态。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张学军说,“我们村将继续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这一重要阵地和平台,坚持‘群众需要什么,就实践什么’的服务理念,开展更有意义、更精准的服务,努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文字:苍文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孙艳艳

校对:文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家风   党建   阵地   室外   村民   志愿者   党员   乡村   群众   力量   理论   思想   政策   农业   文化   旅游   文明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