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与“躺平”,需要一种平衡

近日,#清华教授称躺平态度极不负责#话题一跃登进微博热搜前十,短短时间阅读量就达1.4亿次,讨论次数1.2万次,网友关注度可见一斑。(5月29日澎湃新闻)

经查证,这一话题源自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长聘副教授李锋亮的一篇文章观点。根据文章,李锋亮称自己就是“小镇做题家”,但幸运的是即使到了一线城市的知名大学,依然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耀眼的绩点。他表示自己一方面理解由于激烈竞争带来的广泛焦虑,才让“内卷”成为流行语;另一方面,也强烈建议不要用“内卷”对竞争进行污名化,不能因为不喜欢“内卷”,就采取“躺平”的态度。“躺平”是极不负责任的态度,不但对不起自己的父母,还对不起亿万个努力工作的纳税人。

 也正是这一建议,让李锋亮对“躺平”的寥寥几句个人看法彻底“出圈”,并招致网友们几乎一边倒的反对与批评。不少网友认为,李锋亮“躺平极不负责任”的观点未免“居高临下”,还给人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之感。

相信网民对于李锋亮对“躺平”的评价一边倒的反对声一定会让这位清华副教授“想不到”,他想不到自己出于好心引导大学生合理对待“内卷”、拒绝“躺平”的观点会引发群情激奋,他想不到自己“恨铁不成钢”的直言会引来无数网友“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回应。面对这场因为“内卷”与“躺平”引发的争议,足以看出当下年轻人对于二者的关注,也折射出关于如何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还是需要一番理性考量。

理性“内卷”,多一些努力,少一些“玻璃心”。当下,在繁重的学业和工作压力下,“内卷”一定程度上也被“污名化”,但事实上,“内卷”更多是鼓励合理地竞争,而不是非理性竞争。对于任何社会而言,唯有不断竞争,优胜劣汰,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对于个人而言,从学生到社会,无论是求学还是职场,都需要面对各种竞争,在竞争中,虽然存在一些非理性因素,但是相信竞争的主流依然是理性的。当前社会,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只要自己多一分努力,就一定会有一定的回报。虽然我们承认社会中由于人与人之间先天资源、家庭出身、天赋等方面存在差异,虽然社会中必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合理因素,但是我们要相信“内卷”的大方向是合理的,对于每一个个人而言,理性面对存在的不合理、理性看清自己,多一些努力、少一些“玻璃心”,相信如此态度一定会让每个人在“内卷”过程中发现属于自己的机遇。

正确“躺平”,多一些清醒,少一些任性。对于一些年轻人的“躺平”理论,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不负责任”,诚然,生活中存在一些人在“内卷”过程中自暴自弃、放任自流的“躺平”,但是这种现象毕竟是少数的。对于当下很多人而言,在认清自己优劣势的情况下,正确“躺平”无疑是与自己和解的明智选择。比如在学业竞争中,我们要承认人与人之间天赋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合理为自己定位,不盲目比拼。比如在职场竞争中,我们要承认人与人之间在资源、性格等方面存在的差距,我们要理性对待职场中必然存在的各种“潜规则”,不盲目在职位高低、业绩大小方面去攀比,而是理性为自己定位,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和生活方式,这种“躺平”决不意味着放弃,更多是一种与自己和解的选择。

做好自己,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保持对生活的热爱。显然,无论是拒绝“内卷”还是任性“躺平”,都是盲目的选择。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清醒认识到:一个理性的社会,既需要理性的“内卷”。也需要正确的“躺平”,唯有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不断做好自己的事,每个人也将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成长,实现自我人生价值,而整个社会也将随之不断向前发展、进步!

平衡好“内卷”和“躺平”,是今天每个人都需要上好的一堂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群情激奋   污名   副教授   不合理   天赋   学业   盲目   理性   态度   观点   正确   竞争   努力   网友   社会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