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城市给水内涝,是一项“良心活”

今后五年,北京将加快补齐城市积水内涝防治及溢流污染控制短板。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北京市城市积水内涝防治及溢流污染控制实施方案(2021年—2025年)》明确,到2025年,本市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重点道路要达到小时降雨65毫米不发生积水;中心城区其他道路及新城重点道路要达到小时降雨54毫米不发生积水;中心城区溢流口、跨越口在场次降雨小于33毫米时污水不入河。(北京日报5月17日报道)

积水内涝问题,对于北京而言,显然是城市治理中的“短板”,每年雨季,城市积水内涝已经成为困扰市民的“大问题”,特别是以往诸如“7.21”等特大暴雨中,城市积水内涝一度严重威胁市民生命财产安全,甚至酿成重大事故。因此,北京治理城市积水内涝的五年方案出台,无疑为城市积水治理制定“时间表”,更体现了城市治理的“精细化”。

坚持综合治理,确保积水内涝问题“有一说一”。在城市积水内涝治理中,综合治理、协同治理为主要方向。针对朝阳区CBD、丰台区南部及河西地区、昌平区回龙观天通苑地区等积水内涝问题突出的片区将被纳入综合治理,从而提高区域排水能力。针对部分因路面原因导致的积水问题,市交通委将牵头,并联合相关部门开展路面积水问题排查,优化调整路面坡向,实施路面改造。2022年底前,易积水低洼点路面改造全部完成。为了破解下凹桥区积水问题,水务部门将在金安桥、金泰桥、郭公庄铁路桥新建3座雨水泵站,对红领巾桥、四元桥等8座下凹桥雨水泵站进行改造。这些综合治理手段,不仅保证问题突出的积水路段、地区可以得到有效治理,更为彻底解决城市积水内涝“赌点”指明方向。

坚持长远治理,确保积水内涝问题“变害为利”。在治理城市积水内涝问题上,北京坚持治理与城市长远建设发展相结合,推进城市“科学治理”。比如明确“积水内涝防治及溢流污染控制要与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建设相结合”,北京将优先利用自然洼地、绿地、滨水绿带、城市公园、下沉式广场、留白增绿空间等实现雨水调蓄和溢流污染强化净化,同时实现恢复和保持城市及周边河湖水系的自然连通和流动性的效果,更好发挥综合效益。

坚持精细治理,确保积水内涝问题“长管长治”。在治理中,北京将持续推进“精细化”治理,明确职责任务,将积水内涝治理明确到岗、具体到人。比如全市将设立统一的雨水口和易积水点标识,准确标注雨箅子位置、管理责任主体及积水范围等信息。结合河长制工作,北京将完善水务专员进街道、进社区行动,开展雨箅子“门前双包”试点,建立高效快速的积水处置体系,实现雨水口日常有人保护,雨中有人清理。此外,全市将实施积水点和排水管网监控,扩大积水点监测范围,感知水位、流量等要素信息利用5G、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更好推进市区两级相关专业运行单位数据共享,提高城市排水防涝智能化水平,进而更好实现积水内涝精准治理、长管长治。

网络上,城市的排水管线,被称为“良心工程”,而城市积水内涝治理,同样可以被誉为“良心活”,期待五年治理,可以让市民雨天出行更加顺心、顺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内涝   长治   箅子   城市   泵站   北京市   水务   积水   综合治理   北京   路面   雨水   良心   城区   道路   旅游   中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