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行——平遥城隍庙

在汉民族的民间信仰中,城隍是上天派来守护古城的神明,他除恶扬善,调和风雨,护佑地方。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更是把对城隍的崇祀推向巅峰,封南京都城的城隍为帝。因此,城隍不仅受到庶民的广泛敬奉崇祀,连朝廷命官到任离任都要先去城隍的官邸——城隍庙顶礼膜拜,而且每逢城隍诞辰日,古城里也都要举行盛大的庙会。


山西行——平遥城隍庙

2020年10月18日,我们在平遥匆忙游览了城隍庙。城隍庙初建于北宋年间,明嘉靖33年重修。清咸丰9年(1859年)毁于庙会火灾,同治3年(1864年)续修,现为当时的建筑规模和遗迹。沿用“前朝后寑”官属形制布局的城隍庙,以城内南大街为轴,与西侧的平遥县衙对应,代表神明统治的管理机构。


山西行——平遥城隍庙

平遥城隍庙的特色之处在于它是国内现存庙宇寺观建筑中使用琉璃最多、装饰制品最丰富、保存状况也最完好的建筑群。


山西行——平遥城隍庙

城隍庙的殿脊和部分屋顶装饰采用了名贵的孔雀蓝构件,若兰若绿,在阳光下鲜翠欲滴,煜煜生辉。


山西行——平遥城隍庙

殿顶层层叠叠,错落有致,蓝黄绿三色琉璃瓦相间,将建筑轮廓极富变化的殿堂装点的富丽堂皇。


山西行——平遥城隍庙

殿顶琉璃排成菱形图案,既有蓝黄二色的强烈对比,又有绿色柔和过渡。


山西行——平遥城隍庙

正脊和垂脊上蟠龙吻、卷尾吻、仙人、垂兽和宝刹光彩耀眼,栩栩如生。


山西行——平遥城隍庙


山西行——平遥城隍庙

明清时期,平遥是全国琉璃制品的主要产地,其生产的建筑构件为城隍庙平添了精美与神韵。


山西行——平遥城隍庙

平遥城隍庙本属道教建筑,除建筑装饰外,彩塑、雕刻和绘画也融入儒家、佛教和民俗内容。庙内现存200多尊神像彩塑、大量壁画、木雕和石雕,反映了儒家的“尊卑有序”的礼制思想,道教的“报应论”和佛教的“因果论”,以及世俗社会求吉纳福、驱凶避灾的愿望,使这座祭祀建筑具有了更加开放的包容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城隍庙   平遥   城隍   都城   道教   儒家   宝刹   彩塑   佛教   山西   神明   庙会   构件   琉璃   古城   建筑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