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行——南禅寺

山西的南禅寺、广仁王庙、佛光寺以及河北正定开元寺的半座钟楼是我国境内仅存的三座半唐代木构建筑。1937 年 6 月 ,梁思成、林徽因等学者在五台山台怀镇豆村发现了轰动中外的佛光寺,却遗憾地与20公里外的南禅寺擦肩而过。

山西行——南禅寺

南禅寺位于五台县阳白乡李家庄村,是坐落在偏避村边土岗之上的一座默默无闻的乡村小庙。本不该由它来代表大唐的荣光,恰是因为偏避无名才使它成为唯一幸运躲过“武宗灭佛毁寺”的唐代木构建筑,让这座小庙注定成为历史的特例。直到 1953 年,地毯式文物普查才得以发现,南禅寺自此在学术界广为人知。

为了一睹现存最古老、最接近盛唐时代的木构建筑及塑像,想像大唐皇家寺庙的磅礴大气和雕塑作品的精美绝伦,我们于2020年10月16日来到了南禅寺。它是简单规整的四合院形式,唯一一个天井的对面就是重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的主殿——大佛殿,比佛光寺还早75年。

山西行——南禅寺

大佛殿简约质朴,面宽11.62米,进深9.9米,坐落在高大的台基上。大气天成的单檐歇山顶覆盖灰瓦,是中国坡度最缓的殿顶,脊饰未见蹲兽和垂兽,仅有一对鸱吻。

山西行——南禅寺

硕大的斗拱如花般绽放,身兼“重任”,承上启下,使殿檐徐徐展开,微微上翘,似飞鸟张开的双翼,又将梁架檩椽承载的荷载传递到仅有的12根檐柱上,让原本脆弱易朽的木料,创造出刚柔并济的力与美的平衡。

山西行——南禅寺

全殿结构简练,比例协调,出檐深而不低暗;形体稳健,庄重大方,有收又放、有抑有扬,无不彰显着纯正唐代木构建筑的基因。

山西行——南禅寺

殿内10多尊唐塑佛像,仍然保持原貌。整个佛像群以释迦牟尼佛为中心,是一个动静结合,各具形态,生动活泼的场面,也是一个尊卑有序、各尽其职、和谐协调的环境。站在这些唐代精品塑像面前,如唐人穿越时间破空而来。

山西行——南禅寺


山西行——南禅寺


山西行——南禅寺


山西行——南禅寺

没有天花板和立柱的殿内雕塑还利用了透视效果,越靠近门口造像越高大,使得小巧的殿宇拥有了深远空间和意境。

幸运了1200多年的大佛殿终究没有躲过1999年部分佛像盗损的劫难。至今案件未破,被盗佛像仍不知去向,令人扼腕。今天的大佛殿内钢筋密布,佛像盗损仿佛是它们自己的过错,而被关进了牢笼,同样令人叹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正定   释迦牟尼   盛唐   大佛   土岗   佛光寺   鸱吻   佛殿   大唐   殿内   山西   塑像   佛像   唐代   雕塑   大气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