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和日记」249:向中国营学习

「维和日记」249:向中国营学习

  撰文/周磊·南苏丹·朱巴

  编辑/渝夫·中国·石家庄

  【渝言不止】

  凡事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任何一项工作都力争干到最好、干到极致,时刻注意坚持中国标准、树立中国形象,这就是维和步兵营官兵,这就是中国军队,这就是中国。


「维和日记」249:向中国营学习

  今天是2021年8月8日,中国第七批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抵达朱巴营地的第249天。

  晚上,我与军事组参谋宋祥东闲聊,当谈及中国营新修建的3座哨楼时,祥东给我讲述了上午埃塞营副营长到中国营19号哨楼参观学习的事,从祥东的言语中,我感受到了一股无与伦比的自豪。

  根据朱巴战区计划,在UNH新修建3座哨楼,其中新增的12号、18号哨位已经投入使用,19号哨位的主体框架由孟加拉工兵连负责,后续的安防设施则由中国营自行整修。

  上午,19号哨楼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3名来自埃塞营的维和军人。他们一致认为中国营的哨楼,不但外表美观,而且防护性能极佳,在他们看来,这是一项不可思议的工程。

  军事组工兵参谋宋祥东作为哨楼的设计者,与外联组翻译杜展翔一起,接待了埃塞营的同行。经了解,埃塞营下一步也要进行哨楼建设,所以来中国营学习,希望我们不吝赐教。祥东详细介绍了哨楼的设计理念、防护参数以及内部构造。从埃塞军人钦佩的眼神中,能看出他们对中国军人专业素质的认可。

  19号哨楼位于IDP 1(1号流民所)南侧,哨楼主体由3层集装箱叠加而成,远远高于周边其他建筑,能够俯瞰整个1号流民所,对于掌握流民动态,提前发出安全预警,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步兵一连的兄弟们在军事组的指导下,承担了整修19号哨楼的任务。排长张乐与二班长王鹏带领兄弟们加班加点,克服了材料有限、天气炎热、工期较短等不利因素,较好地完成了任务。19号哨位独立明显,且相对较高,容易遭受流民袭击,大家就在在防弹沙墙内、外两侧,又焊接了钢板,极大提升了防护性能。为了防止流民攀爬哨楼,兄弟们又在哨位四周安装了铁丝网,设计了便于隐蔽观察的眺望台,并对楼梯进行防滑处理,把执勤哨楼打造成了固若金汤的“堡垒”。

  联合国秘书长特别代表尼古拉斯·海索姆曾这样评价中国营:“我了解到中国营在任务区训练有素、广受赞誉,能在任务区拥有这样的步兵营,我感到很荣幸。”赞誉的背后,是700名兄弟姐妹夜以继日的坚守与付出,我们愿意用千百次的努力,让中国标准成为任务区最广泛的认同。

  周磊2021年8月8日22时36分写于UNhouse 1号院,渝夫2021年8月10日晨完善于中国河北石家庄

「维和日记」249:向中国营学习

「维和日记」249:向中国营学习

「维和日记」249:向中国营学习

「维和日记」249:向中国营学习

「维和日记」249:向中国营学习

「维和日记」249:向中国营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孟加拉   尼古拉斯   工兵连   哨位   联合国   流民   石家庄   参谋   中国   军人   防护   上午   性能   标准   日记   军事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