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山二重山(十)

关于中国的愁文化,好像还没见过有这样定义中国文化的意向。假如设或有,应该从李煜开始。也却将一个愁字表现的凄美而壮丽,何况尽管如此也没有和不会成为主流文化。这很正常,不然很明显的会使我们成为没有希望的民族。有点过?是不忍吧。

后来的苏东坡后来的辛弃疾陆游尽管他们的表现力文学天赋也很好,相比之下不如李煜。而且辛弃疾陆游所谓正能量的先入为主让他们的诗或词作占了不少的便宜。相比较起来,那怕把苏东坡算上都要逊色许多。我这里说李煜是绝世奇才,当然会有人提出反对也是可以理解的。苏东坡最响的少不得是大江东去,和明月几时有对吧。可粗略看上去,大江东去就欠缺。抛开艺术特色技巧之类,从波澜壮阔丰富多彩的三国史河里挑出几句警言圣语难嘛。起舞弄清影,千里共婵娟是好。李白的奇峰退一步并驾齐驱并不委屈你苏东坡。这两首因为意境的没边没沿,更容易发挥和出彩。起头儿,李煜长相思就因意境的没边没沿输给了将意境装进小匣子的纳兰性德,是不是。

再看苏东坡的悼亡诗,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见应不识,尘满面,鬓满霜。夜来幽梦忽返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想当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好,那是当然。可比起李煜的词来,怎么就总觉得差那么一星半点儿的意思。实,苏东坡。你试着体会。李煜的虚,你看阿。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经常的好像互无瓜葛却又藕断丝连,就像破折号将你一下荡出去,要掉出去了,妈呀。又不经意地将你拉回来,简直就是将你的感情撂地下揉搓,谁受得了。如果你有兴趣再去体会,这样的例子到处都是。又像甩包袱,烛残漏断频欹帎,起坐不能平。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就像让人没着没落的百爪儿挠心。我说它虚,好像都在飘着,问题是它还能让你拉回来还落到实处,这样说不知准不准。

反观苏东坡怕就没这个功力,夜来函梦忽返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当然也很美,却肯定没李煜是那样的虚幻飘逸。

辛弃疾也罢了,陆游算大众诗或词人。且沾了爱国主题的便宜,李煜不行。蝎子的巴巴,独一份。而且尽管还因主题写什么,吃了许多亏。若不是文化成就过高,绝对不好登大雅之堂的。何故事实证明其作不入主流文化,是不是。但是主流文化在苏辛陆一边,无奈又残酷又不得不如此。历史亏待了李煜,李煜是个栖惶惶。唉,该是一声历史的叹息。

奇葩,李煜的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爪儿   装进   醉乡   破折号   流水落花   孤坟   少不得   大江东去   夜来   意境   明月   无言   主流   便宜   文化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