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山二重山(七)

诗品即人品,好像没人反对。文如其人嘛。苏东坡怕死,更要紧的。苏东坡怕事。说来有些奇怪?乌台诗案苏东坡下狱,度日如年整天担心悬在头上的尚方宝剑会从天而降。逃过一劫流放黄州后应该石头落地该着松口气了吧。却有些不可思议地几度跳水觅死,你说怪不。追究下去,所以说苏东坡怕事。事比死更恐怖?人有时的确有点匪夷所思。死都不怕,应该没什么怕得了吧。偏就又怕事了,还选择了死,来逃避。好在有责任性很强的差解,盯得紧。有意无意间为历史保留了一个伟大的生命。而且似乎一夜间成就了豁达朗爽很阳光的品行,还开始了丰功伟绩的人生历程。若论平生功业,黄州,烟州,儋州嘛。也幸亏有了苏东坡。宋词源于李煜,却能一改颓废消极之文风。

你知道苏东坡集大成者也,好像没人怀疑。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李白的浪漫。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除了杜甫的写实似乎还高出一层。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太多了涵盖诸多唐代名家言过其实,勉力为之似乎都有那么一拼。苏东坡喜陶渊明喜柳宗元,苏东坡不喜李煜不很知道。垂泪对宫娥苏东坡提出过质疑,好像认为其品位不高。在我看来,是指李煜的娘娘腔。仓慌辞庙的帝王心里只容得下推逃让其堕落之嫌的小宫女,难道不有些荒唐可笑到家庭主妇的境界?源自李煜有辱宋词,没有龙庭之怒算是对李煜的宽容。设或还应是基于文坛之贡献,所谓一白遮百丑在起作用。

唉,怜其可悲,恨其不争油然纸上不希得刨根问底吧。也真的得益于李煜登峰造极的文学造诣,可也是荒废唐突的史上帝王又岂止李煜一个。何苦揪住不放,而因人废言呢。别说,还真有点独一无二,是不是。沉舟侧畔,病树前头。李煜的伟大在不很争议里存在,可见其灿烂辉煌。

我经常似乎一直讲,遣词造句的张力与弹性。李煜这里无与论比,不知你发现没。李煜词里的动态现象,或许可以说是静态的句子动态之象。几乎到青一色的都在蠢蠢欲动;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动不动?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总是让人觉得有波浪翻滚的样子。这样说吧,在李煜的词里你可发现有静态的感觉。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一重山二重山一波接着一波是不是呀,细思起来真得不可思议。世事漫随流水,想来一梦浮生。醉乡道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若再加上奇思妙想怎不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不绝滔滔呢。这一点上连浩瀚的宋词大海似乎都无出其右者,不知你认可不。所谓行云流水,只有李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水光   儋州   醉乡   宫娥   遣词造句   文如其人   龙庭   无出其右   尚方宝剑   怕事   宋词   帝王   静态   昨夜   不可思议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