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林指导员——我们连队的故事

作者:推诚相见  

2016年10月在通信连战友“重聚宝盖山、难忘战友情”的聚会时,很多老兵都在打听林寿长指导员的近况。当大家知道林指已于2013年病逝时,都很震惊和悲痛。在老兵的眼里,林指那强壮的身体、豁达的心态、善良的心灵,这样的好人怎么这么早就走了。

在四十多年时间里,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很多老战友与林指都没有联系,但都很想念他。他是我们的兄长,是我们的良师,是我们的好领导、是我们的好战友!

我摘录了十几位老兵怀念林指导员的文字,可以折射出林指无私爱兵、勇于奉献、吃苦耐劳的人格魅力,也可以反映出我军基层干部的优秀素质。

怀念林指导员——我们连队的故事

  二排长潘庆同(后任29军通信营营长):

听说咱连的指导员林寿长走了,我真的不相信这是真的,他那强壮的身体,豁达的性格和良好的心态怎么会说走就走了呢!几天来和林指导员在一起战斗生活的日日夜夜总是在梦中出现。也总想说上几句话叙叙战友之情,但一想写就不知从那里说起......,心里难受的很,泪水情不自禁的流出来。

我和林指导员是70年底相识的,当时我已经是二排战士代理排长,他从一营二连指导员平调到通信连任指导员。不要看平调,团领导是有意图的,在部队争创"四好连队、五好战士"的年代里,全团唯一的技术连队怎么能创不上"四好连队"呢?因此决定从全团最好的指导员中选中了我们的林指导员,这才有了我们的相识。

在我们相处5年多的日子里,林指导员事事处处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他即是我的领导,也是我的兄长,更是我的良师益友!

怀念林指导员——我们连队的故事

二台干部报务员黄月友 :(后任十团二营教导员)

潘庆同战友怀念林指导员文章,代表了全连的共同心声。我看后心里好难受好难受,与林指相识相知的情景仿佛又浮现在眼前,1970年我与叶大可在二连防台风认识林指导员,当时他是全团最优秀的指导员,很有发展前途的。调任通信连任指导员,改变通信连的落后面貌,他是最合适的优秀人才,他为通信连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他是好领导,记得我第一次手枪射击,不小心枪走火,当晚放电影,团杜参谋长把我叫出说:小黃你手枪走火,按规定要处分,你指导员说你表现不错,请求免于处分。我们的好指导员我永远记得你!

他是好兄长,那时冬天洗澡沒有热水器,每次到伙房洗澡都把我叫上,而每次洗澡他都要给我擦背,当我要给他擦背每次都被拒绝,他说:你还沒结婚不知道擦背,我有经验擦得干净。这使我很受感动,从小到大,我三个兄长从未擦过背,他比亲兄弟还亲。

他是良师益友,他是我的学习榜样。在后来的工作中,我不论是下连当指导员,还是在营里当教导员,还是后来转业到地方工作,我都像林指一样,关心下属不自私,工作积极带好头,以身作则能吃苦。

林指导员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林指导员全连怀念你!

林指带领的通信连蓝球队

怀念林指导员——我们连队的故事

  二台报务员王国勇:

怀念我的入党介绍人林寿长指导员:我一九七一年入伍,被派到方罗山参加报务培训,由于生性调皮好动和江西尹志胜摔跤玩时报脚摔坏,在师卫生科住院58天。回到报训队后,林指每个星期日从灵秀山骑自行车到方罗山(距离约十来公里),再带我到石狮坐班车,到泉州找一位他认识的老中医继续帮我进行巩固治疗,每星期日去一次,坚持了二个多月,车费来回每人一块三,还有药费全部由林指承担。我和他无亲无故,又是个小兵,他不图名不图利,他为人善良,无私爱兵。他是那个年代我军优秀的基层干部,我永生不忘林指导员。

七三年我由二台到伙房锻炼六个月,在此间入的党,又是他主动提出做我的第一介绍人⋯⋯还有许多许多。回到地方后,虽然我在邵武他在闽侯但由于属一个系统,在工作上对他有一点点支持,他专程来到邵武看望我们几个小兵。那时他健步如飞,嗓门特大,双眼炯炯有神。在这前后我去过他家四、五次。最后一次联系是他突然来了个电话:准备带他儿子来厦门一七四医院看病,我很高兴已做好了联系、接待准备,可很久没有声音,电话和他联系说是他自已身体不好,过段时间再来。结果⋯⋯为此我常常自责。林寿长指导员我永远感恩、怀念你!

怀念林指导员——我们连队的故事

  二台报务员吕敏

战友们悼念林寿长指导员的文字,朴实真诚,是从内心深处抒发的真情实感,也引发我的共鸣。他拼命干革命的精神,他严格要求一絲不苟的作风,他认真工作,不讲情面,又真诚待人关心战士的情怀,这么多年来一直在感染教育激励着我。

他是我在解放军大学校里的一位良师,革命大熔炉中锻造我的大匠,我永远怀念他,也为之后沒能再见到他而深怀遗憾。

林指导员直率真诚,他曾与我熄灯后在他宿舍房间里多次深谈交流。从他这里,我深受教益。他言行一致,一身正气,对我影响深远。我从内心尊他为良师楷模。

怀念林指导员——我们连队的故事

  一台报务员吴长贵

看到连队多位战友悼念林指导员的文章,热泪盈眶,非常感动。林寿长指导员的亲切形象与光辉事迹犹如咋日般地浮现脑海,历历在目。他以德感人,以情服人,是好领导,好兄长,不愧最优秀指导员之称号,他永远是我心中的一座丰碑。他受到战友们的高度评价和深切怀念,如有在天之灵,应该会很欣慰。

2011年,我和张兆平战友专程到福州,在陈健,唐兴忠战友的陪同下,到林指导员家看望他。他忍着病痛热情地接待我们,畅谈了许多当年连队的往事 ,感受到他对通信连及战友们一往情深的思念之情。遗憾的是,这次的探望竟然是我看他的最后一眼,从此与他阴阳两别。敬爱的林寿长指导员,将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林指等连队干部与修理所干战

怀念林指导员——我们连队的故事

一排三班张兆平

怀念林寿长指导员,09年我在永安到三明与他会面一次。11年与吴长贵专门去福州在兴忠、陈健的陪同下,又去看望了他。09年他告诉我说生病了,没想到13年他就去逝了。我深深地怀念他,他对我帮助很大。

73年我回邵武探亲,林指导员把我叫到他宿舍,叫我捎些东西给他妻了,并把线路地址详细地写好。在福州我借了辆自行车,记的还要过渡,花了一个上午才找到当时十分偏辟的小乡村。他妻子十分热心接待了我这小战士。专门为我煮了一碗糖鸡蛋,看着我吃完。她认得到我,曾经去过通信连,是一位敎师。回连队后林寿长指导员还特地感谢我。回想起往事,真是战友情11年离别后竞成永别。林指导我怀念您。~张兆平

  二台报务员严学文

林寿长指导员走的早啦,他是一个平易近人,关心战土,毫无架子的好领导。他以率先垂范,严于律己的作风带全连官兵练就过硬的军事本领,充分发挥了千里眼,顺风耳的应有作用,为连队建设作出了贡献。我们怀念林寿长指导员!

怀念林指导员——我们连队的故事

  二排四班薛金勇

众战友深切怀念林寿长指导员,他为人正直,处处以身作则,为连队建设忘我工作,不计个人得失,是真正的共产党员,我们永远怀念他!

  连部文书唐钟鹏

战友们写的悼念林寿长指导员文字,代表了连队战友们对林指导员的深深的怀念!林指真诚正气,率先模范,对已严格,对下属关心,几十年后战友们仍然怀念他,这是他最大的成功!林指若九泉有知定然欣慰!

怀念林指导员——我们连队的故事

三台长封举壁,后任通信连连长

我和战友们一样,对林政指心怀敬仰和惋惜之情!如果他不患恶疾,通信连活动更精彩!一个优秀的德才兼备的二连指导员调入通信连,劳苦功高,理应重用高升,可是他太早离开部队了,太遗憾了!

  一台报务员王义道

林寿长指导员在我们6619部队51分队里,是我最敬佩的首长之一。可惜好人走得太早,祝愿在天堂一切安好!

林指与吴长贵、王国勇、付武平战友

怀念林指导员——我们连队的故事

  一台长唐兴忠

潘排长等战友说的句句是实话,林寿长是个正直的好人。2011年去看他,当时他是应撑着和我们相聚,实际上他己经很累了,看你们远道而来,他这人很热情。

  一台干部报务员陆仰烈

林指导员爱憎分明的工作作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一批干部战士。我们怀念他!

怀念林指导员——我们连队的故事

我73年入伍到通信连,林寿长就是我们的指导员,他为人正直,以身作则,他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他既对部队要求严格,又很关心战士。我们怀念林指导员,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

四十多年过去了,战友们没有忘记林指的教诲,以他为榜样,不忘我军的优良传统,努力工作。当年林指带的小兵,有的成为我军的连营团各级军官,有的是县处级干部,更多的战友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党的事业,为祖国的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就因为我军有千千万万的“林指”,才造就了优秀的退役军人这个群体。

今天战友怀念林指,正像唐钟鹏战友所言:几十年后战友们仍然怀念他,这是他最大的成功!林指若九泉有知定然欣慰!

我们连队的故事——看电视

1979年初夏的某一天,徐安民连长叫上我,来到临近海边的村庄,在一户华侨家里为连队买了一台“乐声”牌20寸彩色电视机。石狮是著名的侨乡,1978年底才开始改革开放,1979年就有华侨从海外带电视机入境,但有的村庄电力供应还有问题,一些华侨家属就将电视机出售。

  为了收好电视节目,我们准备把室外天线架到电杆顶端,这根电杆是有线排爬杆训练用的,让架线兵爬杆装天线轻而易举。架起天线调试电视机就吓了一跳,除了几套央视、省台外,从金门岛传过来的三个台的电视信号比我们自己的还强,图像更清晰,只是没有声音。实际上架天线是白忙活了,因为我们连队驻地地势高,用室内天线收视就很清晰了。

怀念林指导员——我们连队的故事

  在那个年代有一台黑白电视机就很不易,20寸彩电是很奢侈的,战士们都非常高兴,现在不要等每周一次的电影了,每周都会安排两、三个晚上看电视,课余生活丰富了,还可以通过电视及时了解国内外的新闻。

当年团部的办公大楼

怀念林指导员——我们连队的故事

  1980年初的某周六的下午,我正在修理电台,连部通信员来到门口,“陈技师,接电话”。我赶忙来到连部,原来是我的老乡、团宣传股林干事来电,“陈健,帮个忙”,他说“今天团里来了几个总政歌舞团的演员,晚上到你那里看电视”,“团里有电视机,干嘛到我这里看?”我说道,“你懂得,就这样安排了,”我恍然大悟,急忙说“好的,好的,我会准备好。”

晚上八点左右,林干事带了七、八个男兵女兵,来到我为他们准备的小房间,一台20寸彩电,前面放了几张小凳子,来客落座电视开机。每周六晚八点,“某视”台都会有一台综艺节目,绚丽多彩的舞台、动感十足的舞蹈、优美动听的歌曲和穿着华丽的歌星,把几位来者吸引住了,只见他们瞪大眼睛全神贯注盯着电视屏幕,他们的脸上满是惊讶、兴奋和羡慕的神态。一会儿拿笔在本子快速记着什么,一会儿低声地交流几句,三个小时的节目他们都没有挪窝,直到夜里11点多钟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八十年代初我们中国刚改革开放,大陆的电视节目内容还不丰富,港台流行歌曲已在社会流传,但能看一台大型的综艺晚会的确不容易。写到这里我就会想起电影“芳华”里,女演员第一次从收录机中听到邓丽君的“甜蜜蜜”时的激动、惊讶的场景,这就是那个年代真实的写照。

我不知道来的具体是谁,不知道他们后来有没有成为明星大腕,但我知道那晚的经历对他们今后的演艺生涯会有一定帮助,我还知道这批来自京城的俊男靓女,能屈尊前线连队的简陋小屋观看电视,对他们来说也是不一样的体验。

当年连队住过的营房

怀念林指导员——我们连队的故事

  那个年代谁家买了电视机,就得接待左邻右舍来家看电视。我连也一样,连队驻地龙穴村的老百姓晚上会成三三两两来到连队看电视,为了良好的军民关系,我们就留一些位子给乡亲们。随着电视机越来越多,这个现象也慢慢消失了。

  连队后山有一个小村庄,交通不便相对比较贫困,在张之烧指导员的安排带领下,我与连部文书程和平等一起,每周安排一个晚上,抬着电视机,到这个村庄去放映,不管什么节目,乡亲们都会聚集在一起,兴高采烈地观看电视。结束后村支书都会在自己家里煮些东西,让我们吃了再回去。事不大,但同样体现了我们军爱民、民拥军的优良传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视机越来越先进,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多彩,但那个年代看电视的记忆会不时涌上心头,更能感觉到现在生活的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连队   指导员   罗山   通信连   报务员   连部   以身作则   兄长   我军   战友   天线   电视机   战士   年代   领导   故事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