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10亿美元,打了这场大数据战争!却让美国学会了薅全世界的羊毛

花10亿美元,打了这场大数据战争!却让美国学会了薅全世界的羊毛

有人把大数据比喻成石油,这个说法很到位。

因为,大数据对于现代信息经济,就像石油能源对于现代工业,以前用人扛肩抬,现在是汽车货运。

过去也有人想通过大数据,管理一场战争,没想到花掉10亿美元,并且,改变了世界格局……

花10亿美元,打了这场大数据战争!却让美国学会了薅全世界的羊毛

为了能掌握尽可能多的数据,利用数据、管理数据,从古至今人们几乎用尽了办法。

在殷墟甲骨文中,就有了“登人”的说法,所谓登人,也就是征兵动员令,按照户籍登记人口征兵,这应该是最早的数据管理记录。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人工数据管理几乎达到极限。

就拿美国来说,当时联邦调查局/FBI存有指纹档案7000万套,负责管理档案的雇员达到2万多人,这些人组成了FBI的数据CPU,对指纹档案进行管理。

花10亿美元,打了这场大数据战争!却让美国学会了薅全世界的羊毛

其中有上千名女职员,在经过专门训练后,通过指纹印模上环状、螺旋状特点,对指纹进行数据分类和整理,担当人工“数据采集”。她们工作效率惊人,每天工作 10 个小时,每星期 6 天,每天处理多达 35000 套指纹。

不过,这种数据管理,在CPU出现之前,充其量只能称为“小数据”。

如何才能找到人工数据处理的极限?

一场意外爆发的战争,带来了这个机会。

花10亿美元,打了这场大数据战争!却让美国学会了薅全世界的羊毛

1960年11月9日,民主党候选人约翰·肯尼迪(John Kennedy),击败共和党候选人尼克松,当选美国总统。

两个月后,共和党人罗伯特·麦克纳马拉(Robert McNamara)走进白宫,成为国防部长。

尽管麦克纳马拉和肯尼迪分属不同党派,这并没有妨碍他成为肯尼迪的得力助手,因为,麦克纳马拉是一个数据管理高手,八个字可以形容——聪明绝顶,精于数字。

罗伯特·麦克纳马拉在加州大学读的是数学系,当时,他就已经显示出在数字方面的天赋,1940年,24岁的麦克纳马拉,获得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并且留校成为当时校史上最年轻的助理教授。

花10亿美元,打了这场大数据战争!却让美国学会了薅全世界的羊毛

1942 年,日军偷袭珍珠港数月后,麦克纳马拉放弃教职,加入美国陆军航空队。

当时麦克纳马拉要做的,就是“数据搬运工”和“人肉计算机”,他要统计轰炸机起飞频率、B-29燃油耗量、机组人数、损失数目、所耗炸弹及命中率。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整理、对比和计算,他制定出最具效率的空袭路线,提议以低空轰炸取代高空轰炸,并且把建筑损毁数量、平民死伤率以及士气打击效果等数据,都加入统计分析中。

我们现在能一眼看出,麦克纳马拉在二战中,给美国空军设计出整套战争大数据管理模型,而放在70多年前,这不但很天才、很先进,而且非常实用有效。

麦克纳马拉的“数据管理模式”,在二战中给他赢得了名声,而且,也建立起他自己的战争体系,对于麦克纳马拉来说,战争打的就是“尸体统计/Body Count”——谁杀死的人多,谁就是胜利者。

花10亿美元,打了这场大数据战争!却让美国学会了薅全世界的羊毛

“尸体统计/Body Count”,这种说法尽管冷酷,可事实如此,数字是理性的、没有感情的,战争连理性都没有,只有没有感情。

麦克纳马拉成为肯尼迪的国防部长后,把他数字管理方面的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在越战中,美军完全围绕“尸体统计/Body Count”策略作战,以最多造成对方士兵伤亡为主要目的,战争彻底变成了杀人。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麦克纳马拉建立了更完善的数据模型,炸弹投放吨数、截获船只数量、占领地区面积和人口等等都纳入其中,凭人工处理惊人的数据量,来为战争服务。

特别是到了越战后期,IBM 360/65计算机问世,这相当于把麦克纳马拉的数据管理,从“元婴境”带入到“金丹境”,达到全新境界。

花10亿美元,打了这场大数据战争!却让美国学会了薅全世界的羊毛

1968至1973年间,麦克纳马拉策动了“白色冰屋/Igloo White”行动,这完全是一场数据大战。

美国空军动用大批战机,在越南境内洒下2万枚电子感应器。这些感应器探查四周的声音、体温、地面震动,甚至能分别人或者动物排泄物,搜集到的数据,回传美军司令部。

IBM 360/65计算机根据数据,计算出敌军人数、装备和行动路线后,经过人工核准,就会形成轰炸指令。

“白色冰屋”进行得非常顺利,数以千计车辆被毁,敌军运输线被截断。

这使得麦克纳马拉很受鼓舞,他将数据更广泛地运用在战争中,这直接导致了越战升级,以至于这场战争,直接被称为“麦克纳马拉的战争”。

花10亿美元,打了这场大数据战争!却让美国学会了薅全世界的羊毛

我们回过头来看越战,很难评说麦克纳马拉的“数据管理战争”。

整个越南战争,美军阵亡5万8千多人,越南方面阵亡超过20万,这是大数据的战果,也符合麦克纳马拉的“尸体统计/Body Count”论,从这点上来说,他没输;

可实际上,越战引发了美国反战运动,进而波及到全世界,迫使美国撤军,从这个角度上来讲,美国没赢。

不过,越南战争有个意外结局,让全世界都没想到。

花10亿美元,打了这场大数据战争!却让美国学会了薅全世界的羊毛

麦克纳马拉在战场上玩大数据,实际上是非常烧钱的,美国先后向战场投入10亿美金,最后钱花超了、国库没钱了,不得不宣布中止金本位制度,美元与黄金脱钩,“布雷顿森林体系”土崩瓦解。

从此,美国学会了“耍流氓”,放开手用美元,在全世界薅羊毛。

惊喜不惊喜,意外不意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美国   肯尼迪   罗伯特   麦克   战争   目的   越南   数据   越战   数据管理   指纹   羊毛   美军   尸体   全世界   意外   美元   数字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