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新视点 ‖ 不要成为人类生态环境的“杀手”



时代新视点 ‖ 不要成为人类生态环境的“杀手”

最近,一项人类破坏生态环境微调查爆红网络。

这项微调查揭示人类破坏生态环境五大“罪状”:一是盲目甚至是粗暴地进行采挖、捕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和强度,对许多动植物资源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二是捕杀鲸鱼。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6万头鲸被杀(平均每小时3头),其中俄罗斯和日本的捕鲸数占总捕鲸数的95%。三是过度放牧。森林与人类的生存发展、自然界生态系统的稳态息息相关。但目前因过度放牧,人为造成破坏。四是过度垦荒,围湖造田,引起大规模的水土流失、荒漠化、风沙肆虐。五是不合理地引进物种,破坏周围环境及其他生物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生态系统。

五大“罪状”,触目惊心。我们经常说,自然是生命之母,可偏偏有人成为生态环境的无情“杀手”,连“生命之母”都不放过。在我看来,这位作者还是“手下留情”了,人类破坏生态环境何止是这五大“罪状”?

时代新视点 ‖ 不要成为人类生态环境的“杀手”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的经典诗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治家格言。这些质朴睿智的自然观,至今仍给人以深刻警示和启迪。我国古代思想家的“天人合一”思想、道法自然思想、“顺时”“以时”“不违时”的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的思想,为我们开启尊重自然、面向未来的智慧之门。

我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这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保障,所以每一个人都要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从某种意义上说,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保护生态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因此,我们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使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清新。


【配图选自《今日头条》图库,与文章内容无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生态环境   青山常在   来处不易   自然观   捕鲸   人类   稳态   道法   罪状   天人   不合理   生态系统   杀手   自然   思想   生命   时代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