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掌故」兴工街消失的10处旧建筑

100年前,在沈阳铁西的兴工街两侧,曾经有过一些老工厂、老建筑,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它们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自北向南,穿越悠悠时空,还原部分老建筑的容貌——

1、奉天兽疫研究所

在老道口公和桥西侧,即现在的兴工北街和珠江街衔接处西边,曾经有一个叫奉天兽疫研究所的建筑——

「盛京掌故」兴工街消失的10处旧建筑

「盛京掌故」兴工街消失的10处旧建筑

「盛京掌故」兴工街消失的10处旧建筑

奉天兽疫研究所是1925年满铁设立的,占地面积37公顷,投资91万日元。主要制造疫苗和血清,防止牛瘟和炭疽等疫病。

「盛京掌故」兴工街消失的10处旧建筑

奉天兽疫研究所历代所长介绍资料

资料显示,为了遏制传染病在军马中的扩散,关东军采取依托“民间”研究机构加强检疫等手段。奉天兽疫研究所成立后,积极从事对东北地区鼻疽的调查研究,该机构认为“对满洲地区的鼻疽调查研究,在保护畜牧产业、人畜卫生及国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该机构还积极协助关东军的马政工作,为600多匹关东军归国军马进行了鼻疽检测。

奉天兽疫研究所对于中国马匹高效的鼻疽检测手法获得了关东军的认可。除试验有效的检测方法之外,奉天兽疫研究所还从事各类疫苗血清的研制与生产。

2、奉天火葬场

「盛京掌故」兴工街消失的10处旧建筑

「盛京掌故」兴工街消失的10处旧建筑

上面一行日文翻译过来是:板仓大尉夫人在奉天火葬场捡板仓大尉遗骨放入骨灰盒(东京日日新闻,1931年12月4日)。

曾位于兴工北街22号的已拆迁的沈阳液压机床厂的厂区,囊括了旧时其他如奉天专卖署、南满仓库和共同墓地西侧一半的南部分。

3、满洲协和工业株式会社

「盛京掌故」兴工街消失的10处旧建筑

协和工业株式会社,建于1937年。1946年4月,国民党经济部驻东北特派员办事处沈阳分处派员接收,将1933年建立的前田铁工所和协和工业株式会社部分设备分别拨给昌和会社(后来的沈阳自行车厂)和三菱会社(后来的沈阳第一机床厂)。10月,又将协和、前田两厂余下部分合并,改为中央机器公司沈阳机器厂。

「盛京掌故」兴工街消失的10处旧建筑

解放后,将日伪时期的森田会社、岗谷机会社、三荣螺会社、奉天兽医研究所、大拓精米所等先后划归,先后更名沈阳第一机器总厂、沈阳第三机器厂、东北机械第三厂。1953年改为沈阳第三机床。

4、满洲通讯机株式会社

「盛京掌故」兴工街消失的10处旧建筑

现在的荣富饭店处,为满洲通讯机株式会社的原址。它是日本住友电器工业株式会社投资创办的。下属两个厂,一厂在如今铁西区兴工北街57号,曾为低压开关厂俱乐部位置,现为瀚都国际附近;二厂在如今铁西区北二东路17号,曾为低压开关厂主厂区,现为荣富饭店至周边。第一工厂在1936年开始建设,翌年投产;第二工厂在1938年开始建设,翌年投产。

「盛京掌故」兴工街消失的10处旧建筑

该公司开工时,只制造通讯机零件,其后逐渐制造成品机器,是为关东军服务的工厂。第一工厂下设真空管、蓄电池、电镀、捲线车间;第二厂下设电话交换机、无线电机零件制造、安装车间。这个公司主要产品是电话机、交换机、广播及无线电收报机、移动式通信设备和其它与电气设备有关的精密仪器等。

解放后,这里为沈阳低压开关厂。

5、太阳烟厂

「盛京掌故」兴工街消失的10处旧建筑

1930年,陈子和、徐香九等人按合伙组织在沈阳市和平区同泽街一号设立了私营太阳烟厂,制造贩卖卷烟;1936年,改名为太阳烟草股份有限公司;1938年,太阳烟草股份有限公司迁至现在的沈阳市铁西区兴工街九十六号(即沈阳轧钢厂路北)。

「盛京掌故」兴工街消失的10处旧建筑

此时产品销售遍及东北和河北地区,日本侵占东北后,在满洲实行烟叶统制,对各烟厂实行限量供应。太阳烟厂的烟叶供应每月仅够15天生产。无奈,太阳烟厂只好减人停运,大量部分设备生产勉强维持。

「盛京掌故」兴工街消失的10处旧建筑

解放后,太阳卷烟厂被保留下来,并列入国家计划管理,1953年太阳烟厂实行公私合营,改名为公私合营沈阳市太阳卷烟厂。1958年,太阳卷烟厂被合并为国营沈阳卷烟厂。

6、中山钢业所

「盛京掌故」兴工街消失的10处旧建筑

株式会社中山钢业所是日本大阪中山制钢所于1933年在沈阳创办的波纹式镀锌铁皮工厂,1934年正式投产,并增设轧钢厂。1935年2月增设珐琅铁器工厂,4月又增设制钉工厂,同年易名中山钢业所。解放后,改名为沈阳轧钢厂。

7、奉天制麻株式会社

奉天制麻株式会社,为二战前日本四大财阀之一安田财阀旗下直属企业,于1919年2月在沈阳建立,即今“宏伟茗都”住宅小区范围。

「盛京掌故」兴工街消失的10处旧建筑

原名“满蒙纤维工业”,名义上的主要业务是生产制造麻绳、麻袋以及相关麻纤维制品的制造和销售,以及原材料的采购和销售,但实际上主要业务是生产包装用麻袋。

「盛京掌故」兴工街消失的10处旧建筑

1921年改名为满洲制麻株式会社,1946年改名为沈阳麻袋厂,后改业为沈阳第二纺织机械厂。

8、满洲麦酒株式会社

沈阳啤酒厂的前身,是1934年日本人在奉天筹建的“满州麦酒株式会社”。 据日本人写的《满洲铁西工业概况》记载:满洲麦酒株式会社第一工厂,位于奉天市铁西区兴工街一段十一号,由日本太阳株式会社建立,生产的太阳牌啤酒,主要供应东北和华北的侵华日军; 满洲麦酒株式会社第二工厂,由麒麟株式会社建立,位于奉天市铁西区兴工街一段三十二号,生产的麒麟牌啤酒,主要供应奉天市民。

「盛京掌故」兴工街消失的10处旧建筑

1948年11月沈阳解放,为了满足沈阳市民对啤酒的需要,不久,啤酒厂开工,并更名为沈阳解放啤酒厂,啤酒商标还用麒麟牌。1949年改名沈阳啤酒厂……

9、南满洲制糖株式会社

「盛京掌故」兴工街消失的10处旧建筑

南满洲制糖株式会社位于附属地“永代町”,即现在的沈辽东路八号沈阳化工研究院处。

「盛京掌故」兴工街消失的10处旧建筑

满洲制糖株式会社奉天制糖所是由鹫山义置投资1000万日元,于1916年12月建立的的甜菜制糖工厂。

「盛京掌故」兴工街消失的10处旧建筑

1927年,制糖厂倒闭,厂房暂时闲置。4年后,日本人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修理机械厂。

10、奉天国立工业大学

进入铁西工业区兴工街的南延长线,即现今的兴工南街及沈辽路后,沿路往西走约四五华里,便可来到历史上的国立奉天工业大学所在地。

「盛京掌故」兴工街消失的10处旧建筑

国立奉天工业大学,前身是1938年伪满矿业协会在同泽女子中学旧址上,开办的奉天矿工技术学院。1939年在原为体育场预留用地的此处落成新校舍,改升为国立奉天工业大学。

「盛京掌故」兴工街消失的10处旧建筑

国立奉天工业大学设有采矿、冶金、机械、电气、应用化学等科。修业年限,预科一年,本科三年,共计四年。日本学生中学毕业即可考取,中国学生需要国民高等学校毕业(俗称国高)考取。学院日籍教授52人,学生460人,中国学生占10%。到1945年,毕业800余人。

「盛京掌故」兴工街消失的10处旧建筑

创办该校,是当时日本为了进一步实施殖民统治,培养在东北的日本青年。对于招收的少数中国学生则相当严格。

作者:宋昊鹏 张黎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关东军   奉天   鼻疽   满洲   麦酒   掌故   啤酒厂   卷烟厂   会社   解放后   日本   株式会社   工业大学   研究所   工厂   太阳   建筑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