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那些不能被遗忘的农村习俗

在七夕众多的民俗当中,有些已经逐渐消失了,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被人们延续了下来。

2020年七夕是哪一天

七夕节是每年的农历7月7日,2020年的七夕是8月25日,周二,也就是明天。

鲜花、美酒、烛光晚餐,或是给爱侣一个神秘礼物?你是不是首选想到的是这些?

七夕节,那些不能被遗忘的农村习俗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来看看农村人的七夕节。

牛郎织女的故事我们都从小听到大,作为一个农村人,从小开始就知道,仰望星空,无限遐想,并且你会发现,牛郎挑着扁担,一头一个小娃娃,就追赶织女的星星。

每年这一天,天刚刚擦黑,我就搬着小板凳到院子里的葡萄架下了,听说这天在葡萄架下可以听见牛郎织女的悄悄话哦!

可以说每一年的七夕,我都在葡萄架下,吹着微风,看着满天繁星,意淫长大后的某一天,能牵着一个姑娘的手一起坐在这里,讲情话。

虽然我还是现在还是单身汪,但是我觉得在农村过七夕才有意境。

七夕节,那些不能被遗忘的农村习俗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在农村过七夕还有许许多多的习俗,可谓是无比浪漫啊。

1、瓜果乞巧

山东济南、惠民、高青等农村地区:乞巧活动很简单,只是陈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得巧了。

鄄城、曹县、平原等农村地区: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杭州、宁波、温州等农村地区: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开盒如已结网称为得巧。


2、斋戒沐浴

在广西农村地区:传说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洗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寿,因此在这一天人们争先恐后地去河边取水,取回后用新瓮盛起来,待日后使用。

湖南、江浙农村地区:湖南湘潭地区《攸县志》记载‘七月七日,妇女采柏叶、桃枝,煎汤沐发。’


七夕节,那些不能被遗忘的农村习俗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3、拜七姨妈

在闽南农村地区,家里有有16岁以下的孩子的,“七娘妈”是美丽、善良、慈爱、吉祥的化身,她不仅能给小孩子带来抚爱、温暖和幸福,而且能庇佑孩子健康成长,因而,民间有七夕“拜天孙”的习俗。在七夕节的这一天,家人要准备好祭品,其中包括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等,然后让小孩们许愿祈求平安。

4、接露水

浙江农村,有着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在七夕节的时候,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果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以使人眼明手快。

5、香桥会

在江苏宜兴,有七夕香桥会习俗。每年七夕,人们都会赶来参加,来搭制香桥。入夜后,人们会祭祀双星、祈求福祥,然后会将香桥焚化掉,象征着双星已经走过了香桥,并且欢喜相会,而这香桥,就是由传说中的鹊桥传说演化而来的。

6、摆米果许愿

米果,各地做法不一样,就是用米,油,面粉做成的老式点心,晚上,在露天摆放一张小桌,放上米果,水果,面对银河系的牛郞织女星,默许心愿,这个是专门为没有出嫁的女孩而做的。

7、种巧菜作巧花

山东荣城有两种活动,一种是“巧菜”,即少女在酒杯中培育麦芽,一种是“巧花”,也是由少女用面粉塑制各种带花的食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鄄城   攸县   习俗   双星   农村   织女   牛郎织女   瓜果   水饺   湖南   红枣   露水   面粉   葡萄   地区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