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女工,你们是三十年前郑州最时髦的姑娘

纺织女工,你们是三十年前郑州最时髦的姑娘


这是有趣郑州第558篇原创文章

全文字数: 3200

阅读时间: 8分钟

每天10:10,多爱郑州一点点


关于郑州的别称,有段时间叫绿城,也曾被叫过商城。


其实许多年前,郑州被称为纺织城。


那个年代,进棉纺厂,可是一件让人羡慕加嫉妒的事儿。工资高、福利待遇好,国家什么都管了。在那时,可是和国家干部齐名的铁饭碗。


纺织女工,你们是三十年前郑州最时髦的姑娘

丨疫情管控下的三厂建设路口


举个例子吧,80年,那时候一名普通棉纺厂工人的工资是41块7,每月还有7、8块的奖金,警察才38块。就这,还不是重要岗位的主力。烩面,4毛。


「妮儿,妮儿,快点长,长大以后进纱厂。」当时郑州号称拥有10万纺织大军,女工,占到80%。


纺织女工,你们是三十年前郑州最时髦的姑娘

风雨棉纺路 爱恨国棉厂


在郑州,很少有一条路像棉纺路这样,见证着一个时代从繁荣到衰败、也见证了多少家庭的爱恨离别、更见证着多少女性一生的酸甜苦辣。


五几年前后,为响应国家的号召,数万名青年从上海、无锡等纺织厂到郑州。最终,一座新型纺织城建立了起来,他们也留在了这座城市,成为这座城市的一员。


纺织女工,你们是三十年前郑州最时髦的姑娘

丨高姥姥工作的一厂


高姥姥就是其中一员,当年高姥姥从上海到郑州坐了20多小时的火车。她的家庭成分不好,划成了地主(不懂的去问家大人去),所以当时厂子动员职工援建郑州的时候,她二话没说就报了名。


高姥姥说,当年的一厂附近还是荒地,建设路还是条大深沟,大家就一起铺路,男工埋下水道,女工管填土,一天十几个小时是家常便饭,什么叫加班费,全都是义务劳动。以厂为家做主人,就是这么有劲。


纺织女工,你们是三十年前郑州最时髦的姑娘

丨那时候哪有现在这么好的环境


高姥姥在上海棉纺厂的时候,属于技术类工种,所以到了郑州,待遇自然不同,当年一厂家属院整栋楼只有3个套间,她就分到一间。把在老家的弟媳和外甥、丈夫、两个女儿都接到了郑州,几口人住在套间里,现在看着拥挤不堪,那时候已经属于幸福生活了。


发现了么?弟媳和外甥都来了,高姥姥的弟弟却没出现。因为这个弟弟,也算是她老人家的负累。


纺织女工,你们是三十年前郑州最时髦的姑娘

丨现在斑驳的苏氏洋楼,当年可是时髦的存在

弟弟早些年去了台湾,那时候大陆和台湾的关系属于极其敏感又复杂的阶段,加上本身成分问题,高姥姥一直心里有根刺,她拼命工作努力上进。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震耳欲聋,棉絮漫天飞舞,湿度大,劳动强度也大。技术类工作需要各个车间来回奔波调研,一个班下来相当于走几十里路,腿都累肿了。


那些年是棉纺厂最辉煌的时期,产品根本不愁卖,有的还要有领导批的条子才行。


纺织女工,你们是三十年前郑州最时髦的姑娘

丨三厂

许多工人也想尽办法找门路从工厂里弄到布匹,然后外面销售,现在的友爱路市场,就是当时的遗留。


骨子里对吃极为讲究的上海性格,加上收入的丰足,让高姥姥特别注重食物的精细,各种粮票在她手里最终都会变成细粮,变着法的给孩子和家人带来最完美的食物。家里孩子又少,吃上基本没亏过嘴。也算是一人纱厂,全家享福了。


但高姥姥一生在一厂工作,连一次迟到都没有过的她,因为那个时代特殊的原因,却没有任何升职的机会。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悲哀。


纺织女工,你们是三十年前郑州最时髦的姑娘

最漂亮的姑娘 最坎坷的人生


能进棉纺厂,当年可是一件让人羡慕的事儿。甚至有人放着好好的干部不当,辞职来当工人。那时候的棉纺厂,有着全郑州最时髦的姑娘。芳姨就是其中一员。


芳姨说,每到周末,就会有单位找她们办舞会。说是跳舞,其实就是相亲。要知道,棉纺厂大量年轻女工,工人地位高,工资也高,周边的炮院、二砂、乃至省委、市委的小年轻都关注着了!


纺织女工,你们是三十年前郑州最时髦的姑娘

丨最靠西的六厂 那时是纯郊区,连公交都没几辆


近水楼台先得月,挨着棉纺厂,料子肯定不会少,「的确良」的套装是那时最流行的搭配。


芳姐这种时髦的生活,许多人都羡慕不已,其实背后,却隐藏着许多付出。


棉纺厂的工作是很累的,干什么都是紧紧张张的,有时候忙起来连厕所都要跑着去,毕竟,所有班组都在拼产量,一个人的落后就可能拉了全班儿的后腿。


纺织女工,你们是三十年前郑州最时髦的姑娘

丨最靠东的五厂 不过仍被市中心戏称为:西郊

组里的一个大姐,连喂孩子都是组长掐着表,想多抱一会儿孩子都不行。更别说潮湿、轰鸣的环境里给她们带来的职业病了,当时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震耳欲聋,棉絮漫天飞舞,湿度大,说话大嗓门、神经衰弱、失眠、脚气成了她们独特的标签。


7、80年代的纺织女工,很多都是如此,一方面享受着外面的赞誉,一方面面临着高强度的工作压力。


纺织女工,你们是三十年前郑州最时髦的姑娘

丨位于布厂街的二厂是区分是不是郑州人的知识点


早上8点-下午4点,下午4点到晚上12点,晚上12点到早上8点,为了保证车间的使用效率,许多纺织厂采用了三班倒这样的生产方式。刚开始上夜班的日子是最难受的,整天在灯下不见太阳,人都迷瞪了。累得实在受不住,有时就在单位更衣室睡一会儿再回家。


如果连续上习惯了还好,但是几天换一次,生物钟紊乱,使得整个人的脾气也变得差起来。


芳姐的男朋友为了清晰地算清楚到底她哪天能休息,专门在自己家里挂了一张日历图表,如果能刚好排到周末一起休息,就会安排起一天的节目。


纺织女工,你们是三十年前郑州最时髦的姑娘

丨富有时代感的小卖铺 现在还经营着


那时经常能看见棉纺路、建设路上三三两两的男孩儿,来接送自己媳妇上下夜班。毕竟,当时的治安情况不是很好,周围也比较荒凉,哪像现在这样夜里1、2点了,建设路还是灯火通明的。而且棉纺厂的女工漂亮又有钱,招人惦记,司空见惯。


如果是纺织厂的双职工,那收入还是很可观的,但是子女小时候受苦受累,真的是让人心疼。芳姐的外甥女就是这样,芳姐的姐姐和姐夫都在厂里上班,没人照顾孩子,就把外甥女送到「托儿所」,不是幼儿园哦,真的是托管孩子的地方。


纺织女工,你们是三十年前郑州最时髦的姑娘

丨多少小孩子的童年 都是在这种楼梯间追逐度过的


和后来工厂办的幼儿园不同,那时的托儿所,就是为了方便职工照顾孩子临时设置的场所,一间屋子,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孩子,最小的半岁不到,大的4、5岁,1-2个职工家属作为临时工来照管。


芳姐就看过一次,再也没忍心看下去,1岁的外甥女躺在小床上,耳朵里塞进棉花,一个劲儿的嚎哭,床板屁股的位置是掏空的,地上是煤渣。


塞棉花是为了不让眼泪流到耳朵里,掏空是为了方便排便,煤渣是用来快速处理排泄物的。


好在,这样的日子并不久。


纺织女工,你们是三十年前郑州最时髦的姑娘

遗忘的时代 最美的年华


然而,90年代中期,种种原因之下,郑州的纺织业开始走下坡路,印象里96年后就没再涨过工资,工人流失,技术不在,纺织行业连续亏损。50年代的机器,连续半世纪没有改造更新,几个棉纺厂雷同的产品,恶性竞争,都是灭亡的催化剂。


政府有意识地促成这几家纺织厂的联合,嵩岳集团也就应运而生了,就算你不知道这个集团,嵩岳电视台也总是听过的。但是事与愿违,这个由各个厂子办公室人员组成的「多余管家」甚至没办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因为工资都是原厂发的,你敢不向着自己厂里说话?


纺织女工,你们是三十年前郑州最时髦的姑娘

丨技术领先的四厂 当年生产45支纱面料,风光一时

随着时间推移,国棉一厂、六厂旧址上,已是高楼林立的锦艺城。国棉三厂、四厂分别迁往中原纺织工业园区和中牟县白沙镇。国棉五厂厂区之上已建成高档小区。


数以万计的纺织女工还在继续着自己的生活,但那段为郑州纺织业流汗的日子,已经被许多人遗忘了,记忆里只有那段曾经灿烂美好青春的年华。


您或您身边的人经历过这段难忘的岁月么?让我们一起把回忆慢慢编织起来,就像当初用纺织机织出45支纱的面料那样。


纺织女工,你们是三十年前郑州最时髦的姑娘

纺织女工,你们是三十年前郑州最时髦的姑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郑州   女工   煤渣   弟媳   棉纺厂   外甥女   纺织厂   棉纺   姥姥   十年前   工人   当年   姑娘   工资   年代   孩子   旅游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