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现状令人深思,农耕负担重,病症、孤独成了他们的代名词

你眼中的农村生活是什么样?天空是蔚蓝色的,树枝上面站着几只小鸟,正在叽叽喳喳地叫着,空气如同被洗过了一般,非常新鲜。路边的树上有几只蝉,在不停地叫唤,草丛里有几只蝈蝈在唱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民风淳朴……哟,快醒醒,你那是在做梦。

农村现状令人深思,农耕负担重,病症、孤独成了他们的代名词


农村的生活还是比较让人心酸的,因为那里成了留守老人的聚集地,没有什么让人很好享受的地方,吃得简简单单,还得日复一日地下地劳作,生活也没有奢侈感。不是农村的孩子或许没有这么大的体会,农村对于他们自己来说,并不是很向往的。

农村现状令人深思,农耕负担重,病症、孤独成了他们的代名词

据调查,现如今多数地方的农村现状就是,40/50/60代人的留守地,他们属于老年人,收入就是种地及零工;农作的主力军依然是他们,每年从中获得的报酬没什么增长;小病拖大病挨,不倒下不去看医生;智能手机玩不转,唯一的娱乐就是邻里之间的家长里短与电视机;而且由于年轻人的出村,农村老人们孤独感日渐增长。

农村现状令人深思,农耕负担重,病症、孤独成了他们的代名词

有网友表示,在我的小村子,回家以后就很难看到同龄人了。我曾经数了数和我同年的的人有好几十个。我们都分散在中国的各个地方。我们这些人的父母很多也还是留着村里。爷爷奶奶辈,这些年大都去世了。很多在外的父母也已经超过了城市可接纳的年龄,又纷纷回去了。

也有网友表示,那能怎么办 ,孩子不出去打工连饭都没得吃,老人生病了几千块都拿不出来,谁不想有条件工作生活在一个地方,人生下来大都是受苦受罪的,要是我老了能不生大病都谢天谢地了,是否留守空虚寂寞都不是事,在家里有老人生病面前不值一提。

农村现状令人深思,农耕负担重,病症、孤独成了他们的代名词

就拿我们村子来说,基本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在家种地。我们那边主要种植玉米、花生、小米,这几年又多了种植桃树的,一年四季忙着种地,即便这样,农村老人的一年收入也是少之又少,一家最多种植六七亩地,而粮食作物价格永远不会太高,化肥农药价格永远是在上涨。

偶尔有点闲暇时间都是选择去周边打零工,下苦力,从早干到晚,一天120-150,因为农村的老人基本都是闲不住的;一天下来,基本都是累得一躺下就能睡着。

家里的孩子都是在外工作的,离家近的孩子,农忙时节还会选择回家帮家里干点活,不过这样的孩子也很少了;多数都是一年到头回家一次,而父母说得最多的就是,“怎么不多住一天”。

干过农活的年轻人都知道,无论是掰玉米、还是出花生,都是很累的,何况农村的留守老人呢。或许有的地方的农村都是平原,可以选择机器化农作,但是对于多数都是丘陵地带的,机器是无法上去的,只能选择人工。

农村现状令人深思,农耕负担重,病症、孤独成了他们的代名词

现在,国家和社会也比较关注农村的现状问题,尤其是农村留守老人的农作耕种负担重和老人孤独感加深的问题。但由于面临资金匮乏以及管理难度大的困境,解决还是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农作   现状   农村   零工   农耕   在外   病症   大病   代名词   村子   花生   玉米   家里   孤独   老人   年轻人   父母   孩子   地方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