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红木家具好坏与否,一“看”二“摸”三“听”!

中国传统家具的制作流程大致可分为木工、雕刻、打磨等几个工种。其中木工又包括选材、下料、配料、打榫卯等十几道工序,木工必须要能完成其中所有的工序。

所以一个木工最少要三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出师。而雕工或打磨等其他工种快则一年半载,慢则两三年也能出师。

一件红木家具好坏与否,一“看”二“摸”三“听”!


那么到底红木家具的木工究竟与普通木工有什么不同之处?

1、巧夺天工的榫卯结构

榫卯的制作是传统家具最重要的方面,也是传统家具木工的必修课,只有必修课合格工艺才能合理精巧。

红木家具常用榫卯种类多达几十上百种,如格角榫、抱肩榫、燕尾榫、楔钉榫等。合理选择,运用不同的榫卯,可将家具的各部件作交叉接合、平板拼合、直材接合、板材拼合、横竖材接合、弧形材接合等等。

一件红木家具好坏与否,一“看”二“摸”三“听”!


根据不同的部位和不同的功能要求,做法各有千秋,但变化之中又有规可循。清中期以后,不同地区常有不同的方法和技巧,许多技法由于历史原因已经失传了。以至于在修复老家具时,常常会遇到一些从未见过的榫卯,导致无从下手拆卸。

从另一方面讲,这表明了前辈技师高超的工艺技术。由于传统家具独特的榫卯结构,且使用手工打砸的鱼鳔,在任何地方都不用镟制的工艺特点,被人称为不是科学的科学,造就了世界家具史上百年不朽的神话。

一件红木家具好坏与否,一“看”二“摸”三“听”!


2、匠心独具的工艺与设计构造

在木工技艺中,结构和工艺的加工特别需要独运匠心。既要做到构造合理,又要做到熟能生巧,灵活使用。


一件红木家具好坏与否,一“看”二“摸”三“听”!


红木家具常利用榫卯构造以增强薄板或一些构件的应变能力,以避免横向丝缕易断裂、易豁开等问题。

对于一些家具的镂空插角,匠师们巧妙运用45度角攒边接合的方法,将两块薄板分别起槽口,出榫舌后拼合起来。既避免了采用一块薄板时插角因镂空而容易折断的危险,又提供了插角两直角边都可挖制榫眼的条件,只要插入榫头,即能很好地与横竖材相接拼合。

一件红木家具好坏与否,一“看”二“摸”三“听”!


如何通过木工活来鉴别传统家具的优劣?

传统方法讲究“看”、“摸”、“听”三大招。


看:是看家具的平面是否平整,观者顺着日光斜视一件家具的水平面。

如果有起棱、凹凸或疙疙瘩瘩的地方便尽收眼底,此为衡量木工技艺高低最简单的方法。再就是看家具的四条腿是否平稳,间距是否合理,过去苏作家具里讲究“调五门”的功夫说的就是此。

一件红木家具好坏与否,一“看”二“摸”三“听”!


摸:是凭手感触摸家具是否光洁、顺滑。传统硬木家具一向注重“白坯”的木工手艺。精品红木家具往往不上漆和蜡,就能到完美无瑕的水平。

一件红木家具好坏与否,一“看”二“摸”三“听”!


听:是用手指敲击各位置的虚实度,榫卯严谨无缝的家具发出的声音是沉实的,而榫卯结合不严的家具则会发出松散的瘫音。

来源|老红木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榫眼   燕尾   榫头   红木家具   薄板   工种   必修课   木工   工序   技艺   好坏   传统   家具   结构   工艺   方法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