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海家具展的爱与痛:这拨新中式,有没有撩到你?

这届上海家具展,有很多亮点和新鲜的东西,各路官方媒体也争先恐后地奉上了热情洋溢的赞捧之词,我就不多说了。接下来主要谈谈我对这届家具展上新中式的一些观察和看法……

2018上海家具展的爱与痛:这拨新中式,有没有撩到你?


从2012年开始,几乎每年必去上海家具展。按照近几年的流行趋势来看,新中式应该会是这次展会的热点和“爆点”。

如果说,前几年市面上的新中式家具品牌,主要是这两大类的话:一是由传统的古典红木家具转型或者延伸出来的红木新中式家具品牌;二是从其他现代设计领域跨界而来的原创独立设计师新中式家具品牌

那么,最近一两年又涌现出了第三类:由现代实木家具企业为了跟风市场流行趋势而推出的实木新中式家具品牌。貌似这下更热闹了,有好戏看了!


01

一方面红木新中式和实木新中式品牌盲目跟风效仿,产品同质化严重;另一方面原创设计师新中式品牌呈现疲态,新品少且不那么惊艳。

展会前夕,曾经走访过几个大型家具卖场,满目的红木新中式和实木新中式让人眼花缭乱。但细看之下,又是那么千篇一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质化很严重。

相比之下,设计师新中式让人舒服多了。比如我一向很看好的几个品牌【璞素】【U+】【多少Moreless】【自在工坊】【半木】【ACF】【Domo Nature】等等,产品各有特色和辨识度——都带有各自设计师个人化的气质与风格。

2018上海家具展的爱与痛:这拨新中式,有没有撩到你?

不过这次参展的设计师新中式品牌并不多。【璞素】有参展,展厅设计的非常有意境,加上陈燕飞老师的书法和早期的几把很棒的椅子,简直就是纷繁展馆里一片世外桃源。

2018上海家具展的爱与痛:这拨新中式,有没有撩到你?

2018上海家具展的爱与痛:这拨新中式,有没有撩到你?

不过【璞素】今年的新品,说实话,并没有体现出燕飞老师的水准,相信燕飞老师自己也并不那么满意吧。

2018上海家具展的爱与痛:这拨新中式,有没有撩到你?

▲比如同样是架子床,很明显【U+】的那款结构处理更合理更简练,更有中式味道。(遗憾没拍到图,大家可去现场看看对比下)

其实,与其勉为其难地推出不是那么满意的新品,倒不如放慢推新品的脚步。比如像【多少Moreless】那样,把更多的研发精力放在老产品的完善和优化上。量不在多,而在于精。重要的是,这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工作,是一个品牌自我修养的真正体现。

或者像【U+】那样,少量地推出一些真正有感而发的新品;同时在老产品的基础上突破材料的局限,以更日常的自然材料,简单的设计以及认真极致地制作,放大细节的美感和平凡的光辉,让每一件产品重新焕发新生。

2018上海家具展的爱与痛:这拨新中式,有没有撩到你?

在这一点上,其实很多红木新中式和实木新中式做得更不好。为了满足经销商开新店的产能,他们有的在一年甚至半年内就开发出了一整套完整的套房系列的新产品。可想而知这样的产品有多少真正的研发成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新中式同质化如此严重),又有多少市场胜算率和存活率。

小结:现代社会节奏快,品牌竞争激烈,作为新中式品牌更应该沉得住气,有自己的节奏。慢一点出新品,也许并不是件坏事,也不丢人!很赞同深圳家具研发院院长许柏鸣老师所说的:频繁开发新产品的企业做不大。在大众红海市场里真正的最终赢家一定是那些把已经或即将成为主流的产品予以优化、定型后依仗着规模和渠道优势在成本、乃至品质和交货期上的优势碾压你的“大企业”。


02

一方面,独立设计师新中式品牌虽注重和擅长品牌营销和推广,但工艺不到位,品质不过硬;另一方面红木新中式品牌在工艺上更胜一筹,但品牌意识薄弱,没有营销团队,在品牌营销和推广方面做得很不够。

很多业内朋友看了这届上海展之后发出感慨:怎么都没看见几个红木企业的身影啊?的确,很少。而参展的那么几家红木企业虽然作品谈不上多出色却成了“香饽饽”。其实不只是上海展难觅红木企业的身影,广东的东莞、深圳、广州展也一样。

2018上海家具展的爱与痛:这拨新中式,有没有撩到你?

也许是因为红木家具产业聚集地各自会举办专门的红木家具展,红木企业能在自家门口参展,当然不亦乐乎。他们认为在家门口卖点红木还是能糊口,死守一亩三分地,不愿花钱出去冒风险。

而事实是,在大部分红木企业都固步自封,坐等生意送上门的时候,你更应该成为那个走出去的人。尤其是红木新中式品牌,更需要走出去,在新中式这个大浪潮中,与其他品牌同台竞技,充分展示自己,让更多人看到你、了解你,才有机会去喜欢你。

2018上海家具展的爱与痛:这拨新中式,有没有撩到你?

与此同时,一些从其他现代设计领域跨界而来的原创独立设计师新中式家具品牌,因为设计师本人的光环效应以及跨界的噱头,虽然只有一两件比较新颖独特的作品,但深谙品牌营销之道,于是再加上一个有点情怀的故事和几张漂亮的产品宣传照,一夜之间就被被媒体炒得声名大噪。

可久而久之,原本的优势也逐渐变成了劣势,两个字越来越凸显,那就是——外行。因为他们没有足够专业和扎实的工艺来保障产品的品质。不知道它们未来还能走多远。

小结:产品的建设与品牌的建设同样重要,缺哪一环都不行。就像枪和子弹,再好的子弹没有枪也是废品;反之,也一样。只有二者相互结合了才能发出威力。产品与品牌的关系正如枪和子弹的关系。


03

一方面,实木新中式和设计师新中式品牌急于拥抱现代的时尚元素,天马行空地展现新中式之“新”;另一方面红木新中式品牌却过于迷恋新中式之“中”,缺少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过程,产品过于符号化、元素化。

比如一些红木新中式品牌,还沉浸在中式元素堆砌嫁接的泥沼中不能自拔。左右离不开那些浅显直白的传统元素,生怕别人不知道这是新中式风格,产品给人的感觉总是缺那么点内涵和韵味。

2018上海家具展的爱与痛:这拨新中式,有没有撩到你?

2018上海家具展的爱与痛:这拨新中式,有没有撩到你?

2018上海家具展的爱与痛:这拨新中式,有没有撩到你?

通过这次展会还可以发现,很多新中式品牌都有一个共同的变化,那就是——木料用得越来越少了,软包以及其他材质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了。

2018上海家具展的爱与痛:这拨新中式,有没有撩到你?

2018上海家具展的爱与痛:这拨新中式,有没有撩到你?

撇去空间里那些营造中式感觉的饰品,单看产品本身,其实已经离我们印象中的新中式越来越远了。或许可以说,这是一种范围更宽泛的新东方、泛新中式,或者轻奢新中式风格吧!可以看出它们正朝着与国际化接轨以及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方式这方面努力。

2018上海家具展的爱与痛:这拨新中式,有没有撩到你?

2018上海家具展的爱与痛:这拨新中式,有没有撩到你?

2018上海家具展的爱与痛:这拨新中式,有没有撩到你?

小结:新中式之“新”与“中”,如何拿捏好这个度,决定了品牌的整个调性。目前来看,新中式家具正在突破材料和形制的界限,材料更多元时尚,形制更简约现代,体量更大同时注重模块化、智能化设计,整体往轻奢方向走。

最后,说一下这个展会

1.一个上海家具大展,偏偏拆成三个展——浦东展、虹桥展、世博馆展。而且,浦东展与虹桥展之间距离远到几乎横跨整个上海。

使原本聚集在一个展的参展商被瓜分的零零散散,原本集中在一个馆的同一风格的家具品牌也被散落到三个展的各个馆。

2018上海家具展的爱与痛:这拨新中式,有没有撩到你?

以至于像我们这样原本在一个展甚至一个馆就能看完所有想看的东西的观展人士,今年必须在三个展的N个馆里面奔波,非常耗时又耗精力!一天暴走下来,脚底板都折了~~

2.其次,家具展太多,太频繁,太雷同。过去有“3月家具看广东,9月家具看上海”的说法。那时候广东展与上海展还是很不一样的,很多业内人士会选择两个展都看。

2018上海家具展的爱与痛:这拨新中式,有没有撩到你?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家具行业展览会越做越大,越办越多,但都不聚焦,而且界限和差异越来越不明显。这对家具企业而言,也是个头疼的问题:

这么多展,参加哪一个好呢?

一年内就有这么多展,参加几次好呢?

主办方们都在拉拢争取,参加谁的好呢?

当然,还有个前提,就是要不要参展?

(不参展嘛,经销商会觉得你没新东西;

参展嘛,还拿不出像样的新品……)

如此一来,只有缩短产品研发周期了。这就导致了大量为吸引眼球的、不成熟的新产品面世。而这样的产品一般寿命不会太长,甚至一两年都不到就全部下架。

所以说:过于频繁的家具展会,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材料、产能的浪费。希望主办方们理性办展,企业们理性参展!

2018上海展即将落幕!虽然有点遗憾,但我们依然期待……期待明年的上海展更好看!


本文系原创,谢绝转载。作者 :刘园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上海   实木   家具   同质   红木   小结   设计师   元素   新品   风格   老师   材料   品牌   旅游   产品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