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天下黄河富宁夏!”而黄河流经济南后,我们做了什么?

自古“天下黄河富宁夏!”而黄河流经济南后,我们做了什么?

我是欠手党,标了这个题恐怕挨打。

黄河,古称“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每位炎黄子孙都引以为豪的母亲河。它记载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孕育了浩瀚无比的民族文化,其博大精深难以简单表达。黄河历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在山东垦利县流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443平方公里。

自古“天下黄河富宁夏!”而黄河流经济南后,我们做了什么?

去过宁夏之后你才知道,为何总有人说“天下黄河富宁夏”这句话的含义。

上天总是这么公平,他不会把所有的苦难让一个人扛。西北部是中国区域一度属于干旱与贫困的地方,天气干旱常年很难见到一场雨。而宁夏却修道成果成了一个肥沃的土地。首先感谢的就是黄河母亲。

自古“天下黄河富宁夏!”而黄河流经济南后,我们做了什么?

流经宁夏的黄河,性格特别 的温柔。包括对土地的温顺,对农民的恩赐。

宁夏除了沙漠、山脉也有一片平原又称银川平原,从北面的石咀山开始,南止黄土高原,东到鄂尔多斯高原,西接贺兰山。

而北部就是黄河冲积的平原——宁夏平原,面积在1.7万平方公里,滔滔黄河斜贯其间,流程397公里,给了这片平原日夜滋润,风调雨顺。

自古“天下黄河富宁夏!”而黄河流经济南后,我们做了什么?

黄河此时的水面宽阔,水流也平缓。沿黄两岸地势平坦,翻开历史,黄河对于宁夏的眷顾,早在2000多年以前先民们就可以凿渠引水,不需要动多大的水利工程,顺水而渠,农民就可以轻松灌溉农田,秦渠、汉渠、唐渠一直延名至今流淌,形成了大面积的自流灌溉区

何为自流灌溉渠?就是借助于水的重力作用,通过引水、输水、配水等设施所进行的灌溉。也就是说宁夏的农民,不需要动多大的干戈,就可以引水到田,这真是上苍给予宁夏莫大的恩赐福利。

自古“天下黄河富宁夏!”而黄河流经济南后,我们做了什么?


翻开地图,北面的贺兰山脉绵亘250公里成了宁夏平原的天然屏障,南边则为郁郁葱葱的六盘山脉。古老的黄河穿越宁夏中北部地区向北流淌,在宁夏境内总流程达397公里,流经12个县市。我们真的要感谢黄河母亲八辈祖宗!

黄河流经宁夏段水溉垦殖,辛勤的宁夏人用自己的双手劳作,挖沟成渠,纵横交错、每一块稻田里都有丰盈的黄河水,真乃是稻香鱼肥、瓜果飘香,于是“塞上江南”美誉大江南北。“

“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

自古“天下黄河富宁夏!”而黄河流经济南后,我们做了什么?

人类就是这样当物质生活满足了,就开始追逐极致的精神生活。宁夏人视黄河就是家门前温柔的河,他们以河致富,单从旅游项目,就不下上百家的以黄河为主题旅游景区应运而生,其中著名的“沙坡头”、“黄沙古渡”、“黄河外滩”、“青铜峡黄河大峡谷”、“中华黄河坛”等等。

自古“天下黄河富宁夏!”而黄河流经济南后,我们做了什么?

宁夏黄河

跟着黄河的泥沙,河水从上游席卷黄沙流经到中下游。过了郑州就是济南。如果说用大手笔做大文章,以黄河为主题的城市,除了郑州就是济南。

都说人有两面性,河水也是如此。

自古“天下黄河富宁夏!”而黄河流经济南后,我们做了什么?

在黄河中下游有一个频频使用的词语叫做“黄河治理!”

我们在享受着黄河带给人类的福祉的同时,也在遭受着黄河的侵蚀,黄河中下游两岸人民在历史上饱受着水灾的泛滥,我们一度被黄河淹没,失去了家园。黄河流经中下游时,已经成为了地地道道的悬河,既“地上河”,历史上的汛期河流自行改道,也暴露了黄河怒张暴躁的个性,她干扰了我们的平静生活,淹没了我们的家园。

自古“天下黄河富宁夏!”而黄河流经济南后,我们做了什么?

银川摄影师安然老师拍摄的宁夏黄河,已经挂在了工作室


如何治理黄河造福人类,成为国家水利工程的重要课题。未来应如何治理,才能既保障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又能保障这条古老而又伟大的河流生生不息,造福于人民,这已经成为国家层面的问题,每一届的领导人都会将这个问题作为民生问题的重点之重,不惜人力物力,力挽狂澜。

曾经提出的未来黄河治理的核心难题有三个: 一是黄河的巨量泥沙如何处理和利用,这是黄河难治的症结,它不仅关系到黄河的防洪安全,也关系到水土流失的治理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二是依据黄河水资源的变化,有效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维持河流生命对水资源的需求。 三是如何保护和改善黄河的生态环境。解决这三个问题的关键是:合理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增水减沙。

自古“天下黄河富宁夏!”而黄河流经济南后,我们做了什么?

今天的黄河治理已经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以郑州的桃花峪为中下游分水岭的黄河一直到济南段,我们一度看到了花开两岸又是春的美景。

黄河下游现共修建引黄涵闸94座,引黄灌溉和抗旱浇地面积达3600多万亩,平均年引水量近100亿立方米,豫、鲁两省沿黄20个地、市的百余县用上了黄河水。
黄河水资源利用范围,已从过去主要用于农田灌溉,转为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沿河兰州、包头、郑州、开封、济南、东营等50多座大中城市和一大批工矿企业,均以黄河为主要水源。农村2700多万人的饮水困难,也靠黄河供水得到解决。还建成了引黄济青(岛)、引黄济卫(河)等跨流域调水工程。
黄河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共580亿立方米,目前已耗用307亿立方米,水资源利用率高达53%,与国内外大江大河相比,已属较高水平。据综合分析计算,建国50年来,引黄灌溉、供水的直接经济效益达6000亿元。

自古“天下黄河富宁夏!”而黄河流经济南后,我们做了什么?

中国人民治理黄河是从1946年在解放战争的炮火硝烟中开始的。到今天已经有75年的治黄历史,大河奔流,岁月悠悠,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将黄河治理工作作为国家首要问题来抓。经过沿黄人民群众、解放军指战员和广大黄河职工艰苦卓绝的斗争,不仅彻底结束了旧社会黄河“三年两决口”的悲惨历史,而且在开发利用黄河水沙资源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75年,岁岁安澜!

自古“天下黄河富宁夏!”而黄河流经济南后,我们做了什么?

这张老照片是摄影师王琴在2004年10月拍的

如今的黄河两岸,风景美如画,河水平又安。济南黄河不再是突兀的大坝存在,而是,樱花大道,银杏成林。

自古“天下黄河富宁夏!”而黄河流经济南后,我们做了什么?

这是摄影师王琴在2021年8月拍的新黄河新风景


济南百里黄河风景区在2018中国黄河旅游大会上,济南百里黄河风景区被评为“中国黄河50景”

自古“天下黄河富宁夏!”而黄河流经济南后,我们做了什么?

摄影师王琴拍摄的济南黄河风景

岁月峥嵘,青史浩然,黄河不负我,我也不负黄河。济南人民治理黄河75年,曲折漫长,更有辉煌。今天站在黄河岸边,欣赏落日,委实感觉到黄河母亲的温柔以待。展望黄河的未来,我们感到任重道远,豪情满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黄河   宁夏   济南   山脉   大河   银川   中下游   郑州   水资源   河水   摄影师   中国   平原   河流   两岸   旅游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