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泽蟳埔记忆(一):13口老井,难忘的艰苦岁月

丰泽蟳埔记忆(一):13口老井,难忘的艰苦岁月

在泉州丰泽,“蟳埔”是什么?

冬暖夏凉的“蚵壳厝”,女人们头上的“簪花围”?

不,还不止这些。

蟳埔,是个千年渔村,早在唐宋时,便已开发;

蟳埔,是张文化名片,特色的蟳埔女习俗,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蟳埔,是处古老乡愁,一代代造船、制衣人,在这里坚守最原始的技艺;

来泉州丰泽旅游,蟳埔渔村,是许多人向往的所在。

海峡都市报“花巷”联合丰泽区文体旅游局,推出“寻找蟳埔记忆”系列报道。我们将走进这座位于丰泽区东海街道的古渔村,挖掘深藏其中的风物人情。连续N天,带您一起,搜索这座古渔村里最本真的记忆。

丰泽蟳埔记忆(一):13口老井,难忘的艰苦岁月

一口老井就是一个乡村的历史。

在蟳埔渔村,家喻户晓的老井共有13口,它们散布在村庄的各个角落。

由于地处晋江入海口,过去,村民打出可以吃的井不易,日常吃水紧张,从白天到黑夜,老井旁总能见到村民排队打水的场景。

丰泽蟳埔记忆(一):13口老井,难忘的艰苦岁月

自蟳埔全村吃上了自来水,老井便不再承担生活取水的“时代任务”,但过去吃水不易的日子恍如发生在昨日,仍令村民忆苦思甜,成为找寻记忆的源泉。

我们一一探访了这13口老井,从时间追溯,最古老的经历了100多年历史的洗礼,年代稍近的也有五六十年了。每口井四四方方的,四壁用石板垒砌,一旁置放着置水器皿。

75岁老人黄荣辉回忆,上世纪40年代,村里的井少得可怜,只有三口,要养活两千个村民,水源远远不够。因此,挑回来的井水都用来煮饭,其他洗衣服、洗澡等日常生活用水,则是跑到海边解决。而每天海水退潮时,入海口的水是由晋江流入的淡水,这时你会见到一个壮观的场面,村民在海边挑水,扁担在肩膀上一颤一颤地上下晃动。

丰泽蟳埔记忆(一):13口老井,难忘的艰苦岁月

妈祖宫正前方的一户人家里,藏着的一口老方井,年代最久远,有100多年,过去光临这儿挑水的村民也最多。老方井位于厝埕正中央,井口用两块木块遮得隐蔽。我们把木块移开,往井里探个究竟,发现井很深,不知有多少丈,黑咕隆咚地看不见底。微弱的视线下,井水泛着银光。

儿时,黄荣辉经常跟母亲来这里挑水,母子两人,一大一小,抬上一桶水,路过弯腰枣树下的石条歇息一阵后,再艰难地往家里抬。

秋冬天旱,井水浅得连水桶都打不满时,母亲会让他下到井里打水。母亲将一根粗壮的竹竿扎进井底后,黄荣辉敏捷地顺着这根竹竿下到井底。随后,他接过母亲从上抛下的瓢,一勺一勺地舀井底所剩无几的水,装进水桶内。

“那时要吃水太辛苦了,家家户户都像我们这样,现在熬过来了,再回头又觉得美好,特别难忘。”黄荣辉感慨说道。93岁的母亲,于去年离开了人世,黄荣辉每每经过这口老井时,脑海里总能浮想起小时候和她去挑水的场景。

妈祖宫东边,也有一口老方井,古井外圈四四方方的,是用石块砌成,石块的缝隙长了一株翠绿的植物,在阳光下泛着青绿色的光。井口形状为“田”,这是便于多户人家同时打水。井水十分清澈,可以看见碎碗、碎砖块平铺的井底。打水时,水桶磕碰到井壁,溢出的桶水唰唰下落,声音清漓悠长。

丰泽蟳埔记忆(一):13口老井,难忘的艰苦岁月

尽管家里有自来水了,阿姨们还是喜欢来四口井挑水回家

虽然家里早就用上了自来水,但住附近的村民黄龙一家,时不时都会挑这里的水煮饭。“井水甜,煮出来的饭也很香。”57岁的黄龙说道。而井边也是夏夜纳凉的好去处,儿时他们会坐在这里,看着挑水的大人,互相比划着数夜空的星星。

丰泽蟳埔记忆(一):13口老井,难忘的艰苦岁月

而翁厝角落,一株弯曲的老龙眼树下,也有口方井。井边安装了洗衣池、石条凳等,可供村民坐着闲聊。老方井井圈,经数十年井绳打磨,变得油光发亮。

这口井,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天木井。附近村民图个好记,直接把井边一座古厝的老人名字作为井的名称。天木井是13座老井里最浅的了,只有一丈深,打水时,绑着井绳的木桶稍微一放,慢慢续入井内,再猛然向下一丢,迅速拉起,一把一把将桶拉上来,水就打成了。倘若不小心把桶掉进了井里,用竹竿一捞,就上来了。

而13口老古井里,有3口井出的水是淡淡的咸味。过去,为了找到更多的淡水,村里会想法设法挖出淡水的井,挖出了咸水,有的用砂土回填恢复原样,有的就保留了下来。

丰泽蟳埔记忆(一):13口老井,难忘的艰苦岁月

用井水洗漱,成了老一辈的蟳埔人记忆

在64岁的村民谢民家门口,我们见到了一口老井,老井井水充足,旁边一个水桶里浸泡着未开壳的海蛎。“咸水不能吃,所以那时大家都挑水回去拖拖地板、洗洗衣服等,现在有了自来水,井水依旧发挥着作用,大家基本用来冲洗从海里收来的海蛎壳了。”谢民说道。

井是人们联系的纽带。以前,不论哪口井,井边总是闹热,挑水的人络绎不绝。大家在井边等挑水时,侃侃而谈最近发生的好事坏事。时光荏苒,岁月悠悠。自从用上电,家家自己打了井、用上了自来水,这些老井就慢慢被人冷落了,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不过,在蟳埔村民心中,它是过去那段艰苦岁月里的真实记录。

丰泽蟳埔记忆(一):13口老井,难忘的艰苦岁月

有机会就来蟳埔吧!一定要去看一看那些古井,摸一摸那些青石,喝一喝那井水,嗅一嗅那时光的味道。这味道,清甜而又绵长。

END

文/柳小玲 图/田米

编辑 /团团

古街巷踏勘人的“古城图说”梦

丰泽蟳埔记忆(一):13口老井,难忘的艰苦岁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妈祖   海蛎   记忆   吃水   井底   井水   渔村   竹竿   古井   水桶   淡水   自来水   村民   艰苦   打水   难忘   母亲   岁月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