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内花开,留住百年芳华

巷内花开,留住百年芳华巷内花开,留住百年芳华

泉州花巷,一条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街巷。目前,古城花巷建筑立面修缮改造已接近尾声,为确保如期完成,连日来,施工人员紧锣密鼓地进行施工。随着部分脚手架陆续拆除,古城古巷历史风貌逐一显现。

巷内花开,留住百年芳华

施工人员紧锣密鼓地施工

据悉,为实施古城活态保护,传承历史文脉,古城街巷综合提升工程正有序推进中。目前,通政巷、玉犀巷、金鱼巷西段等26条街巷地下综合管网改造及景观路面铺装已基本完成;除花巷外,古榕巷已开始大面积立面修缮施工,6月底均基本完工;通政巷、玉犀巷、承天巷已着手局部立面修缮施工。

巷内花开,留住百年芳华

修旧如旧,保持建筑原真性

巷内花开,留住百年芳华

近日,记者来到花巷施工现场看到,巷内36-1号的外立面脚手架已经卸下,露出“真容”。只见,建筑上层外墙粉刷一新,下层则呈现了水刷石墙面、堆塑水泥花、万字框等修缮工艺,独具特色。

巷内花开,留住百年芳华

36-1号的外立面脚手架已经卸下

“这栋楼原本是一栋现代建筑的办公楼,也是施工段中最高的一栋建筑。”该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原本,该建筑外墙老旧,加上空调外机排水、渗水等问题,导致墙面发黑、发黄,看上去“锈迹斑斑”,与古城风貌不相协调。经过一番改造,建筑焕然一新,风貌得到跃升。

位于花巷46号的吴氏番仔楼,建筑二层已经落架,这栋中西合璧的两层洋楼,是花巷里保存较好的老民宅之一,整座宅子的结构、造型、装饰,处处显露建造者的匠心独运。“在修缮过程中,始终坚持修旧如旧,核心就是恢复建筑原貌、保持原真性,保留整条巷子各个时期的建筑信息。”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对花巷46号的改造重在修补和加固,并未改变建筑的整体风貌。

巷内花开,留住百年芳华

吴氏番仔楼,是花巷里保存较好的老民宅之一

传统木与钢结合,为建筑加固

随后,记者在花巷口3、5、7、9、11号的五间木构建筑看到,尽管脚手架尚未完全拆除,但建筑整体已经加固如新。据介绍,这五间木构建筑原先木构件已经老化,存在危险性,为了不改变原来木构外观,施工人员采用传统木结构与钢结构相结合的方式,为该建筑进行加固。

“修缮前,我们会与业主充分沟通,了解对方的意愿,尽可能遵循业主的意愿,在不破坏原有建筑特色的基础上,制定修缮方案。”项目负责人表示。

巷内花开,留住百年芳华巷内花开,留住百年芳华

修缮融入各种有关花的元素,体现花巷特色

据介绍,此次花巷列入立面改造的路段长200多米,包括90多间店面。巷内保留着不同时期的历史建筑和文化记忆,有多姿多彩的洋楼、百年历史照相馆、华侨献出家宅成立的女子学校,还有近年来成为网红的粉红色泉州天主教堂,文化层次丰富,可谓是一条“宝藏巷”。

在做好修缮、加固工作的同时,部分建筑还结合花巷特色,植入特色花元素。行走其中,脚踩青石板,低头可见排水沟的镂空雕花造型,抬眼则能看到沿街立面或者栏杆上各种花朵造型,细节之中尽显匠心独运。

END

记者/柳小玲 通讯员/李莹

编辑/晓婷

听95岁老人,讲述一段潜伏往事

巷内花开,留住百年芳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匠心独运   泉州   真性   脚手架   街巷   花开   紧锣密鼓   芳华   民宅   墙面   外墙   风貌   古城   造型   特色   记者   建筑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