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比较富裕的枢纽小城三门峡,文化与山水都超出人们的预期

地处黄河流域母亲河南岸的三门峡市,位于河南、陕西、山西三省交界处,它的名字来源于一个古老而神奇的传说。相传大禹治水时,用神斧将阻挡大河的高山劈成了人门、鬼门、神门三道峡谷,滔滔大河得以东流而去,三门峡由此而得名。

人均比较富裕的枢纽小城三门峡,文化与山水都超出人们的预期

三门峡建市时间不长,1957年因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而设。有朋友会问,这么年轻的城市,能有多少历史文化底蕴?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那座“四面环山三面水,半城烟树半城田”的陕州古城,它始建于西汉景帝年间,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历史上有名的夏商征战、周召分陕、假虞灭虢、秦晋之战等典故,无不发生于此,而三门峡城区就坐落在陕州古城。

人均比较富裕的枢纽小城三门峡,文化与山水都超出人们的预期

三门峡地处秦岭余脉崤山山麓,千古雄关函谷关矗立境内,古时崤山与函谷关并称“崤函”之塞,因而三门峡又称“崤函”。崤函古道石壕段遗迹,则位于三门峡市陕州区硖石乡车壕村西南,唐代大诗人杜甫夜宿于此,曾写下了著名诗篇《石壕吏》。崤函古道,在历史上是非常重要的。它西端连接的是潼关,东端则是洛阳。如果说丝绸之路是东起洛阳,经过三门峡,到西安,然后继续向西的话,这条崤函古道,可以说是丝绸之路的第一段路。

人均比较富裕的枢纽小城三门峡,文化与山水都超出人们的预期

在崤函古道的谷口尽头就是曾镇守秦朝东大门的函谷关,蜿蜒的黄河绕城而过,与雄关相望。函谷关不只是因雄关要塞而有名,更是因为东周时期著名思想家老子晚年在函谷关著就的《道德经》而闻名于世。让游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函谷关的游客更过是想在此朝圣祭祖。

人均比较富裕的枢纽小城三门峡,文化与山水都超出人们的预期

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的黄河三门峡大坝风景区位于三门峡市区东北部。它北邻山西,西邻陕西,被人们称为豫西“金三角”,是我国在黄河干流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人均比较富裕的枢纽小城三门峡,文化与山水都超出人们的预期

宝轮寺塔位于三门峡市区西部陕州风景区,原为陕州城内宝轮寺的寺塔,始建于唐朝,现寺已早毁,唯塔独存。令人惊奇的是游人立于塔四周数丈,叩石、击掌,会听到“呱呱呱”的类似蛤蟆的叫声。叩石或击掌越响、越快,这种蛤蟆叫的声音也就越逼真、响亮,所以当地人俗称其为“蛤蟆塔”。

人均比较富裕的枢纽小城三门峡,文化与山水都超出人们的预期

虢国墓地位于三门峡市区北面的上村岭,是周代诸侯虢国国君及贵族墓地。整个墓区面积达4万平方米,共发掘出各类贵族墓234座,车马坑60多座,出土珍贵文物1万多件。其中两座国君墓中出土了很多的珍贵一级文物,如有“华夏第一剑”之称的玉菱铜芯剑、精美华丽的“缀玉面罩”等。

人均比较富裕的枢纽小城三门峡,文化与山水都超出人们的预期

近年来,三门峡地区的地坑院已经成为中原文化的一个标志。地坑院又叫作天井窑院,是古代人们穴居生存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如今“穴居”地坑院在三门峡市境内保存较好,特别是陕县西张村镇的庙上村,有“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奇妙景象。

人均比较富裕的枢纽小城三门峡,文化与山水都超出人们的预期

如今的三门峡还有天鹅之城的美誉,每到冬天,从西伯利亚飞来的天鹅,会热闹整个小城。而它的经济发展更是可圈可点,前不久发布的三门峡2020年全年GDP为1450.7亿元,人均GDP达到了7.14万元,相对比较富裕。

人均比较富裕的枢纽小城三门峡,文化与山水都超出人们的预期

“东风洒雨露,会入天地春”,三门峡的文脉传承与经济发展只是中原大地的一个缩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潼关   东周   国君   大河   水利枢纽   中原   黄河   洛阳   雄关   山西   陕西   丝绸之路   古道   枢纽   蛤蟆   墓地   小城   富裕   山水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