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斯洛文尼亚一路西行,寻访古城与音乐

从斯洛文尼亚一路西行,寻访古城与音乐

贝加莫社会剧院

文/摄 刘元举

卢布尔雅那河畔音乐厅

从斯洛文尼亚一路西行,寻访古城与音乐

从卢布尔雅那古堡上眺望城市

这是我第二次来到斯洛文尼亚的首都卢布尔雅那。当晨雾如帘拉开时,美丽的卢布尔雅那河就像刚刚从梦中醒转,恬静地流淌着神韵。河上有三座桥梁,皆为白色,将美景分成三段,犹如三个曼妙的乐章。由于这里在历史上长期属于奥地利,深受其文化影响。河两岸错落着各种形状与色彩的古建筑群落。尖顶的教堂,青铜的塑像,山顶上还有古堡,始建于公元11世纪。城堡下边有图书馆和博物馆等,这些建筑都鲜明地打上了维也纳帝国的烙印。不过,1701年修建的斯洛文尼亚爱乐音乐厅,可不是维也纳音乐厅的简单复制。它的年代比1869年建成的维也纳金色大厅还要早一百六十多年。

从斯洛文尼亚一路西行,寻访古城与音乐

斯洛文尼亚爱乐音乐厅

深秋,天色刚刚放亮,透过若有似无的晨雾,凝眸这座奶黄色的小楼,犹如看到一块精致的糕点。两层小楼的高窗和高门楣都是弧形的,如同奶油般精美。差不多等了一个多小时,高大的木门方徐徐打开。中厅不够宽敞,有点像大户人家的私宅。然而,只要朝四周墙面瞥上一眼,就会感叹曾经有多少资深的乐团或伟大的音乐家走进这里,并留下了绵长的气息。最引人瞩目的是一座马勒的头像雕塑。马勒曾在这里担任过艺术总监。我在克拉根福特的山林中的马勒小木屋里,看到过一尊马勒头像铜塑,与此毫无二致。

从斯洛文尼亚一路西行,寻访古城与音乐

斯洛文尼亚爱乐音乐厅

爱乐音乐厅是三百多年前的建筑,经历过很多沧桑,于上世纪40年代重新修建。1948年1月13日,音乐厅举办了修建后的首场音乐会,由萨瓦托巴卡利兹指挥。在音乐厅的走廊墙上,挂有萨瓦托巴卡利兹的肖像。或许是因为那蓬乱如火的头发,抑或那双深陷在眉骨下边的眼睛,他的长相与贝多芬有些相像。那场音乐会一定不会来很多观众的,因为,这个音乐厅太小了,舞台上排不开近百人的乐队,用现代人眼光看,作为室内乐的演出似乎更为合适。

或许因为看惯了现代音乐厅的高敞简洁的线条,上到音乐厅二楼,恍若走进一座精致的艺术包厢。周围墙面皆为木制,线条优美流畅。舞台虽然没有浮雕装饰,但几幅女神般的油画为其增添诸多温馨与浪漫。舞台正中的幕布是浅咖啡色,披垂有致的竖道波浪纹,似乎随时会伴着音乐悠荡。当天的演出结束,观众聚在音乐厅大门前的广场上,三五成群,津津乐道着音乐会给他们带来的兴奋。灯光与月光交融,那种情景铭记于心。这座三百年前的音乐厅,虽然空间很小,但是魅力无限。这里有最好的音色、最好的观众,最好的欧洲传统文化。

除了古朴典雅的爱乐音乐厅,卢布尔雅还有一处观演胜地——参卡尔剧院,也有人称其为艺术中心。参卡尔剧院以斯洛文尼亚作家、剧作家参卡尔的名字命名。据载,参卡尔被认为是斯洛文尼亚第一位无产阶级作家,对20世纪斯洛文尼亚文学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他于1876年5月10日出生于卢布尔雅那附近的沃尔赫尼卡村,童年生活很贫苦,早期诗歌明显受西方现代派文学影响,后逐步转向现实主义,创作了一大批反映人民群众苦难生活、鞭笞剥削制度的小说和剧本,如《贝塔依诺瓦的太上皇》《奴仆》《为了人民的利益》等。

从斯洛文尼亚一路西行,寻访古城与音乐

参卡尔剧院

参卡尔剧院是一座现代建筑,几何型线条,简洁朴素,里面的音乐厅与斯洛文尼亚的爱乐音乐厅相比既宽敞又明亮,乐队可以在台上排开庞大阵式。在古老的欧洲城市,这种大体量的木制装饰的音乐大厅也并不多见。

贝加莫古城印象

从斯洛文尼亚一路西行,寻访古城与音乐

次日一早,我与同伴乘车上路,从斯洛文尼亚去往意大利。意大利到处都是古镇,多如随意抛撒的古币,有人说成百,有人说上千。据载,在意大利被荒废的古镇就有将近2000个。这些古镇是属于上帝的收藏。它们是厚重的精装古籍,摆放在异域遥远的山坡上。

与古城相伴的,永远是美丽的风景。一路西行,风光如画。阳光普照,田野碧透。云朵是那种印象派油画中的形状,飘逸着灵性,与大地始终保持一种距离。秋高气爽,在平阔的原野间,山包也显得柔和了起来,蓝天更加明澈湛蓝。从车窗看出去,一切景致都恰到好处地沿途排布,像娟秀的婉约水粉画。恍然之间,前方的峻岭雪山仿若大屏幕的影像,缓缓延宕开来。这是阿尔贝斯山脉,长年冰雪覆盖的山巅,冷峻而孤傲着,颇似德国人的眼白。气温也随之降下来。

我们先到达布雷西亚,一个房舍稀疏的小镇,安顿好之后又驱车40公里去往贝加莫。贝加莫是凯尔特语“山上的房屋”之意。这座山城是由旧城(上城区)和新城(下城区)两部分组成,精彩的建筑和风光大都在上城。法国大作家司汤达曾夸赞贝加莫是地球上最漂亮的地方;德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尔曼·黑塞在晚年回味人生,历数一生中“曾参与塑造生命的地方”,第一个提到的就是北意大利的贝加莫,这个保持完好的中世纪古城。

从下城仰望上城,真是天上人间。而站在上城的城墙边眺望下城,也是一幅宽阔荡漾的市井风味图。上、下城之间有缆车对接,而构成的位差,则更需要一种视觉的衔接。大巴车从山下爬上山坡,在山路上拐过两个弯道,赫然看见一道厚重巍然的城墙,城墙中央是一个古老的城门。城墙越是高耸厚重、稳固如山,越发显得城门逼仄瘦小。这是17世纪时,威尼斯人修的一堵城墙,将具有中世纪风格的中心区域围了起来。它曾是威尼斯人在大陆上修筑的最重要的要塞之一,本来用于军事防御,也是古城的安全屏障,但如今看来,却成了一种紧箍的束缚。我们坐在大巴车上,屏住呼吸朝窗外看。车两侧几乎没有多余空隙,像是擦墙而过,一片惊呼。

进城后,大巴只能停在一个相对宽阔地带。一车人下车,需徒步前往更狭窄的内城城门。到了内城大门口,人就多起来了,涌在拱形石门前鱼贯而入。

街道古色古香,所有墙体都像一本年久翻旧了的书,只是颜色不同,高矮有别而已。顺着人流适应慢节奏,恍若走进了中世纪的城廓。小巷幽深,光线斑驳,时光在这里凝固了。行走的路,仿若一条条陈旧的皮带,松散地捆绑着旧日时光。这种人字型地面,不知被人踩了多少年,没有变形,更无凹陷,笃定缄默中泛着一层幽亮光泽。

古城与音乐的不解之缘

从斯洛文尼亚一路西行,寻访古城与音乐

贝加莫古城广场

贝加莫古城的建筑多为黄色,还有褐色。这么窄的巷子也偶有汽车擦身穿过。除此之外,便只有音乐声在小巷中穿梭。街头艺人只顾拉琴,不见面色表情,颇有些尊重艺术的风范。行走在窄巷,有种很强的压抑感。走了好一会儿,方见到一个广场,有种豁然开朗感。这是大教堂广场,是古城的核心。广场其实不够宽阔,但在中世纪时,已经算是很开阔的地段了。大教堂广场的布局非常讲究,被古雅的幔帐般的拱券分隔开来,形成深奥的层次感。好像岁月在这里一层层地凝固,就是为了一层层地让你揭开。

暮色中的神秘,半遮半掩,多了几分诱惑。人神共居的空间,神殿总是高耸神圣。令我仰望。贝加莫大教堂广场上有两个著名大教堂,一个是贝加莫大教堂,一个是圣母大教堂。圣母大教堂并不高大,第一眼看去,不像是盖上去的,像是连同这个广场,和周围的其他建筑整体成组搬过来的。仅从地面看,鹅卵石排出的精美圆形图案,与教堂的立面主墙体风格相近相映,浑然一体。当你仰视教堂的圆形花窗,还有装饰性的一排象牙白的纤巧柱子,以及各种浮雕、各种纹路,除了巧夺天工之外,我找不到别的形容词。那个上下天光,凝聚了几个世纪精美沉淀的建筑空间,让我们这些从现代玻璃幕钻进钻出的单调目光,变得仓惶而呆滞。

圣母大教堂这座具有罗马建筑风格的圣殿,从1137年开始动工,经历了300年的工期才算完工。圣母大教堂世世代代耸立在这里,不仅是一座供人做弥撒的宗教空间,它也成了这座城市标志性建筑和精神高地。歌剧作曲家多尼采蒂的墓,就安置在这个大教堂里。多尼采蒂生于斯,归于斯,他的灵魂在这座教堂里得以安息。多尼采蒂是贝加莫的骄傲,也是这座古城的精神和文化坐标。因为贝加莫出了这样一位歌剧大家,才让这座古城的缝隙处,都流淌着喜歌剧文化之韵。

夜色很快降临。灯光与月光为这座古城罩上一层神秘的朦朦胧。德彪西的《贝加莫组曲》中的那首著名的《月光》,或许就是他在这样的夜色下,才有了创作冲动的吧。古城中最有名的演出场所是社会剧院。这个建筑在街巷的幽深之处,如无人引领是难以找到的。这是一间精致的“完全意式风情”的全木结构剧院,建于1804年。头100年这间剧院尽享人世繁华,但于1929年走向衰败,并被迫关闭。尘封之后的剧院,曾一度用作电影院和展览厅。20世纪末期,剧院年久失修,更加衰颓,似乎已经无法逃脱被拆除的命运。好在历经磨难,剧院总算保住了。走进去,仿佛还能从四周的气息中捕捉到当年演出多尼采蒂喜歌剧的情景。坐在观众席,感觉修缮痕迹很明显,顶棚的过梁多有裂缝,铁箍铆接,多处铁箍如包扎残肢。剧院内没有彩绘,没有浮雕,没有壁画,舞台两侧大理石柱子不知是后期支上去的还是遗迹,绿色的爱奥尼柱式与年久熏黑的简陋梁头,形成鲜明反差。人们陆续入场,多为老人。灯光不够亮,那一层层包厢的洞口,有着幽深的暗影,那种灯光照不到的地方,或许埋藏着多尼采蒂的喜怒哀伤。

多尼采蒂的歌剧《唐帕斯卡莱》序曲响起。用这首序曲暖场,效果极佳,可惜太短,亦如人生。

从斯洛文尼亚一路西行,寻访古城与音乐

贝加莫的街头艺人

- THE END -

“星标”音乐周报微信公众号

不错过每条推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斯洛文尼亚   马勒   卢布尔雅那   西行   爱乐   古城   维也纳   卡尔   音乐厅   圣母   歌剧   城墙   剧院   教堂   广场   建筑   旅游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