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音以新时代精品赓续红色血脉

上音以新时代精品赓续红色血脉

5月23日,新时代版《长征组歌》在上海辰山开启全国巡演

2021年,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迎来了“十四五”开局之年。

在开天辟地、艰苦卓绝的革命年代,在砥砺奋进、攻坚克难的改革和建设年代,上海音乐学院始终与国家民族命运休戚与共,秉承“养成音乐专门人才,一方输入世界音乐,一方从事整理国乐,期趋向于大同,而培植国民美与和的神志及其艺术”的办学使命,恪守“和毅庄诚”的校训规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用音乐谱写中国共产党故事,用音乐传递时代强音,用音乐托起中国梦想。

在党的文艺战线上,一大批上音人奔赴革命根据地,配合革命斗争,创作了大量抗日、爱国和革命的音乐作品,如我们熟悉的吕骥《中华民族不会亡》、贺绿汀《游击队歌》、张曙《日落西山》、冼星海《黄河大合唱》、向隅《红缨枪》、何士德《新四军军歌》等,表达人民群众追求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生活的爱国情感,激励人民群众的革命斗志。

1938年4月10日,在延安成立的鲁迅艺术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一所综合性的高等艺术学院,也是中共历史上创办的第一所培养马列主义艺术干部的学校。该院音乐系系主任吕骥、冼星海、向隅,以及在音乐系任教(包括华中鲁艺)的大部分主干教师,如唐荣枚、杜矢甲、李焕之、张贞黼、李元庆、贺绿汀、何士德、孟波等,均为拥有革命斗争精神和家国情怀的上音人,他们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革命音乐干部不足的历史环境中,培养出大批文艺骨干,为党的文艺工作和文化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当前,上海音乐学院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承接国家战略,担当文化使命,以“办一流音乐教育,创国际先进水平”为愿景,明确和坚守“中国高等音乐教育的引领者、文化强国战略的支撑者、上海文化品牌的贡献者,长三角音乐联盟的牵引者、国际文化艺术交流的示范者”的新时代办学定位,着力培养德艺双馨、红专兼备、国际视野、全面发展的拔尖创新艺术人才,为早日全面建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重要国际影响力的世界顶尖高等专业音乐学府而不断奋进。

“以人民为中心”,

精心打造七大创演项目

上音以新时代精品赓续红色血脉

3月2日,上海音乐学院庆祝建党百年重大创演项目新闻发布会

今年3月,上海音乐学院发布“庆祝建党百年重大创演项目”,包括歌剧《康定情歌》、歌剧《霓虹灯下的哨兵》、交响合唱组曲《龙华魂》、交响组曲《龙华英烈颂》、音乐剧《忠诚》等五部大型原创作品,以及歌剧电影《贺绿汀》和新时代版《长征组歌》经典复排巡演共七大项目。这些项目作为学校师生学习党史的特色载体,还将走出上海,为全国党史学习教育提供题材丰富、形式多样、生动鲜活的优质内容。目前,新时代版《长征组歌》已启动全国巡演,暑假将挺进长三角,重走长征路。

上音充分调动全学科资源,创作体裁多样,既有歌剧、交响乐、交响合唱,也有音乐剧、电影,融“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表演形式多元,跨声乐、器乐、音乐戏剧,展现出学院在各学科领域的强劲综合实力。比如歌剧《康定情歌》,涉及编剧、作曲、舞台表演、歌剧导演、舞美设计、舞台总成等方方面面,完成一部歌剧本身就是对各学科综合实力的一次检验。

此外,学院紧紧把握立德树人首要任务,聚焦人才培养目标。上音确立了“德艺双馨、红专兼备、国际视野、全面发展”的拔尖创新艺术人才培养定位,通过别具特色的音乐思政与“行走的思政课堂”模式,使上音红色基因薪火相传。《霓虹灯下的哨兵》《忠诚》以及新时代版《长征组歌》等剧目中,蔡程昱、戴宸、方书剑、徐均朔等优秀青年学子参加排练演出,学党史、悟思想,接受精神洗礼,达成思想素质与专业能力的双重提升。

为做好今年的“献礼项目”,上音几年前就开始布局筹划。中国首部歌剧电影《贺绿汀》,是在2018年21场全国巡演基础上的再提升;新时代版《长征组歌》是去年上音打造的“四史”学习的大型音乐党课,同时还通过构建“长三角音乐艺术教育与产业联盟”进行服务空间和价值使命的拓展;2020年,上音深耕音乐文化扶贫、开展“文化润边”,与四川省甘孜州、凉山州,以及内蒙古、云南等地开展了文化共建,共同打造原创剧目;在去年的国家公祭日上,交响合唱组曲《龙华魂》、交响组曲《龙华英烈颂》两个剧组,在龙华烈士陵园致敬先烈的仪式中庄严成立。

上音人心怀祖国大地,深入基层采风学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基于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学科专业优势,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新中国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社会主义发展的故事,筑牢家国情怀与立根铸魂的“红色底色”,凸显音乐与思政相互融合的“本色”,点燃对接国家战略、服务老区发展的“亮色”,彰显服务上海、服务大众的上音“特色”,努力呈现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新时代文艺力作。

党史学习结合音乐艺术,

力推“百年百堂”音乐党课

上音以新时代精品赓续红色血脉

4月10日,上海音乐学院与中国青年报共同主办的“经典撷英——民族歌剧选曲音乐会”在上音歌剧院演出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将党史学习教育与音乐艺术相结合,深入开展音乐党史活动,上海音乐学院进一步梳理、拓展、创新“音乐党课”的形式和内容,将其作为服务区域党建、服务社会的平台,作为师生“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受教育的舞台。

今年3月,上音面向各教学单位组织开展“音乐党课”示范课程评选展示活动,经专家评审,遴选出首批20门内涵丰富、生动鲜活的优质党课。这些“音乐党课”通过菜单方式面向全市开放,接受免费预约,年内以百堂为限,约满为止。消息一经发布,收获热烈反响。

首批20门音乐党课包括《读诗、观史、聆乐——凝视毛主席诗词配乐中的党史瞬间》《民族歌剧民族魂》《手风琴里的中国故事》《信念的追随——百年二胡艺术致敬光辉岁月》《追寻光辉足迹 聆听音乐中的奋斗史》《长征精神 永续传承》《初心映征程 信仰谱乐章》《救亡之声 由此而鸣——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专师生创作的抗日救亡爱国歌曲巡礼》等。

2018年3月,上海音乐学院首创“音乐党课”的创新音乐思政形式。三年来,上音深入政协、司法系统、人民检察院、海军、国防、医院、干部学院以及各类剧场等场所开展近百场活动,受到热烈欢迎和一众好评。目前,“音乐党课”已逐渐成为学校一大品牌项目,曾荣获2019年上海市教育系统落细落小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案例,2020年6月被列为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基层党建创新项目培育。

作为一所深植“红色基因”的音乐学府,上音依托学校优势学科资源,挖掘音乐当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将音乐艺术与党史学习教育有机融合,将丰富的红色经典音乐作品及原创音乐融入主题宣讲之中,感悟作品中的音乐形象和历史意境,引导党员在艺术欣赏中感受党史、了解党史、理解党史。

执笔作歌、原创演绎,

举办歌曲创作征集评选活动

上海音乐学院以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为契机,面向全体上音人举办歌曲创作征集评选活动,用音乐谱写中国共产党故事,用音乐传递时代强音,用音乐托起中国梦想,力求推出一批时代感强、风格多样、易于传播的优秀新作,激励和引导全校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经过初评环节,共有15首原创作品脱颖而出。

6月16日,歌曲征集大赛终评音乐会在贺绿汀音乐厅举行。来自上音附中、本科生、研究生和各界校友共带来15首比赛作品和3首表演作品,以“上音原创”“上音演绎”,用音乐艺术献礼建党百年。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复旦大学与上海音乐学院共同举办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歌词征集活动,从中遴选出的部分优秀歌词作品获得推荐并谱曲,入围了本次终评音乐会。本场音乐会作为上音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项实事,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既切实解决了大众对于高雅艺术的需求,亦为全社会提供了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

当日,湖南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党组一行也来到现场,开展党史联组学习。作为疫情常态化后“上音众乐”首次回归校园内的贺绿汀音乐厅对外开放的艺术普及教育活动,本场音乐会备受社会公众瞩目,许多新老“上音众乐”乐迷翘首以盼,开票不久后座位就预约一空。为确保校园开放后校园的安全、有序运作,院领导与各相关部门在活动策划前期开始,就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和周密的部署,体现出上音服务城市公共文化建设和市民群众的责任与担当。

- THE END -

“星标”音乐周报微信公众号

不错过每条推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音乐学院   中国共产党   红色   组歌   时代   党课   组曲   党史   血脉   歌剧   上海   中国   项目   精品   艺术   故事   旅游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