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维视角出发,用弓弦描绘立体巴赫

从三维视角出发,用弓弦描绘立体巴赫

孙大鹏演奏巴赫《无伴奏中提琴组曲》

文 | 孙大鹏

6月19日,我在江苏太仓大剧院举办了巴赫中提琴无伴奏组曲专场音乐会。巴赫这部经典作品色彩丰富、结构复杂,是音乐厅经久不衰的演奏曲目,我从三维视角出发,融合自己的想象与人生体验,用弓弦描绘出立体的音画效果,带给现场听众新鲜的听觉体验。

感性与理性的博弈

J.S.巴赫的6首中提琴无伴奏组曲(BWV1007—1012)最初是为大提琴创作的,由于中提琴的定音刚好比大提琴高一个八度,所以从调性色彩的角度来看用中提琴演奏是非常合适和贴切的。

巴赫广泛吸收了意大利、法国以及德国的音乐创作风格和技巧,其中每首均由一首前奏曲和五首在巴洛克时期欧洲流行的舞曲组成,将复调音乐在一件弓弦乐器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时至今日,这部划时代的、独一无二的作品对于中提琴演奏家们依然具有非凡的意义。在世界知名的高等音乐学府的考试和中提琴国际大赛中,这部作品是必须演奏的规定曲目之一,是检验演奏家音乐修养和演奏技艺的试金石。

演奏这部伟大的作品,最困难的是如何处理人的情感与作品本身严谨结构之间的关系,即“感性与理性的博弈”。对此,历史上有很多音乐家在不同审美视角下有过争论,造成冲突的根源很大程度来自于巴洛克时期固有的音乐特征——那时的作曲家比较讲究形式与结构的美感以及重复的魅力。巴赫组曲中所呈现出的旋律是作曲家运用对位的写作手法,将短小旋律在多声部中通过密集排列与叠置跳进,以及省略经过音等手法展现出来的音乐织体,所以乐曲的结构大多呈“织网状”的复调音乐。这与当代主流的审美观是截然不同的——现在的听众更习惯于线性的旋律呈现方式。加之我们受到浪漫主义音乐的影响很深刻,带有明显的“人”的情感因素。但我认为,以这种情感“炙热”的方式去演奏巴赫无伴奏作品并不合适。

以立体思维构建音符的时空感

那么,演奏家如何在相当严谨刻板又错综复杂的结构中完成自己的演绎呢?我认为,首先要构建三维立体式的思维,找到每个音或者说每一个短小进行的声部所在,这些音符好似在一座纵横交错的立交桥中,每层的车辆都各行其道又互相串联。

其次,要建立某种审美观下的整体感,尽管组曲中的每首作品明暗各异的和弦会产生很多细腻的变化,但无论是波澜壮阔、温婉秀美,还是活泼灵动,乐曲呈现给听众的都应该是一个整体基调,我们需要平衡宏观与微观的关系。

第三,要有立体的时空感,去想象声音分别从四面八方传递过来。因此,在演奏上需要从发音的维度使这些音符有所区别,包括在右手开弓发音的轻重缓急,也涉及到左手按指的方式。有时候,低音声部会藏在快速灵动的音符中,需要将它演奏得像一个很长时值的音的音头,发音方式听起来不像短音符那样干脆,并且要让它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地被激发出更多共鸣。当我们赶快去照顾其他声部的时候,需要能够“听到”或“脑补”这个低音尾音的共鸣。这时,揉弦可以帮助我们去塑造声波的形态,不过,揉弦太多是不合时宜的,但没有揉弦的“白音”也是不受欢迎的。

描绘灵动丰富的色彩差异

巴赫无伴奏组曲作品间的调性色彩差异很大,演奏者恰当地表现音乐色彩的差异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工作。我认为我们需要不断地超越音乐本身,在追寻音乐作品的意境中找到答案,并在作品的风格特点框架下,通过演奏技术的灵活运用去实现。

首先,用心感受每一首作品,并充分发挥音乐带来的想象。比如,演奏辉煌的C大调的第三组曲前奏曲时,我真切地感到,它如同一支在灿烂的阳光下演唱的合唱团,阳光毫不吝啬地洒在每个人的脸上,无论哪个声部,吟唱的每个音符都好似闪耀着金色的光芒,带给人们无限的温暖和能量。在其他段落端庄典雅的舞曲中,我们会听到一首非常著名的布列舞曲,布列的原意就是“振翅”,仿佛看到在水塘边的鸟儿,一边嬉戏跳跃一边抖落着它们翅膀上的水珠一样鲜活生动。总之,整个第三组曲的基调是建立在富有质感且清脆明晰的发音音色上,揉弦或轻松活泼,或松弛温暖。

再如第二组曲,d小调本身就是一个带有强烈的悲伤气息的调式,而巴赫在这个前奏曲中仅用前三个音符就充分渲染了这种气氛,且奠定了整个组曲的基调。为了避免过度表达人的哀伤情绪,我会想像自己身处在一个阴雨连绵的时节,在略带忧伤的云雾之中,隐约看到巍峨耸立的山峰。因而,整首组曲在一种悲凉哀伤的气氛中进行,大部分的音头需要迟缓一点的发音方式。要让琴弦的起振过程不要过于灵敏,以传递一种“悲”的情绪,揉弦是相对较少的,以表现一种苍白的感觉。有人说,第二组曲中的萨拉班德舞曲是最哀伤的。我认为,该曲最精妙之处在于隐含其中的节奏律动,巴赫用级进的八分音符勾勒出一个正在孤独前行着的人的脚步,讲述着自己孤寂、悲凉的人生。演奏家对这些八分音符进行中和声张力的把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此曲的演奏速度。

- THE END -

“星标”音乐周报微信公众号

不错过每条推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巴赫   巴洛克   声部   弓弦   组曲   演奏家   中提琴   基调   发音   音符   视角   舞曲   色彩   结构   方式   作品   旅游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