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的中国文物-书画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的中国文物-书画


五色鹦鹉图.宋徽宗,尺寸53.3 x 125.1 cm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的中国文物-书画

阎立本《历代帝王图》 长卷 绢本 设色 纵51.3厘米 横531厘米
  此图描绘了从西汉至隋朝十三个皇帝的形象。画家力图通过对各个帝王不同相貌表情的刻画,揭示出他们不同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那些开朝建代之君,在画家笔下都体现了“王者气度”和“伟丽仪范”,而那些昏庸或亡国之君,则呈现委琐庸腐之态。画家用画笔评判历史,褒贬人物,扬善抑恶的态度十分鲜明。人物造型准确,用笔舒展,色彩凝重。此图经历代内府或个人收藏,清末落入汉奸梁鸿志之手,流入国外。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的中国文物-书画


明代,尺寸141.1 x 100.5 cm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的中国文物-书画

明代,唐寅,111.1 x 27.7 cm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的中国文物-书画


刘墉,尺寸156 x 83.1 cm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的中国文物-书画


明.积雨连村图轴 (文徵明),尺寸87.9 x 29.1 cm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的中国文物-书画


明.山水人物轴 (朱端),尺寸124 x 62.3 cm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的中国文物-书画


南宋.归去来辞书画卷 (佚名),尺寸30 x 438.6 cm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的中国文物-书画


近代.维摩诘(张大千)172.7 x 124.5 cm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的中国文物-书画


明 吕纪 九鹭图 纵148.8厘米,横82.9厘米。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的中国文物-书画

明.十四夜月图卷 (沈周) 30.4 x 134.5 cm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的中国文物-书画


元 滕王阁斗方 (夏永) 24.7 x 24.7 cm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的中国文物-书画


董文敏画稿册 (董其昌); 高士奇书 28.9 x 45.7 cm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的中国文物-书画


北宋 人马图斗方 (旧传郝澄; 宋徽宗题「郝澄笔」)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的中国文物-书画


清 山水十二帧册 (石涛) 尺寸58 x 36.8cm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的中国文物-书画


 杨子华《北齐校书图绢本 设色 纵29.3厘米 横122.7厘米
  据考证此图为北齐杨子华创稿,唐阎立本再稿,作品描绘了北齐天保七年(556年)文宣帝高洋命樊逊等十一人共同刊校国家收藏的五经诸史的情景。画卷上人物分为三组,第二组即居中一组是全卷的中心,也是最精彩的部分,描绘了士大夫四人坐榻上,或展卷沉思,或欲离席,或挽带留之,神情均极生动,细节描写,俱尽精微。榻旁围列女侍五人,或展书,或提酒壶,或拥衣囊,顾盼生姿。居右一组,一学者坐椅上奋笔疾书,侍从二人托纸砚,一人执书卷,身后女侍二人,最右端则有一少年侧立,捧经书阅读。居左一组,为奚官三人,马两匹,一灰一黑。画中人物,神态各异,整幅长卷用笔纤细,刻画精致,有张有弛,生动逼真。作品显然吸收了顾恺之张僧繇等前代画家的长处,技艺精湛。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的中国文物-书画


北宋 番骑图 卷 (旧传 李赞华) 27.8 x 125.1 cm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的中国文物-书画


清 仿天池生画荷图轴 (朱耷) 尺寸186 x 89.7 cm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的中国文物-书画


北宋 捣练图卷 (传 宋徽宗) 37.7 x 466 cm

此图是盛唐时期的一幅风俗画。画面表现宫中仕女加工绢丝的场面。全图12个人物,共分三组:起首是捣丝,中间是理丝、缝合,最后是把绢拉直、熨平。画中人物有坐有站,有高有低,动作连贯,自然合理,富有节奏感。人物全神贯注,仿佛惟有捣丝之声可闻。若干细节描写也十分精微生动,生活气息甚浓。妇女形象均为服饰艳丽,丰腴硕体,线条匀细。设色柔丽,以重彩渲染,给人以活泼明快的感觉,体现了盛唐以后仕女人物画的典型风格。此画传为宋徽宗赵佶所摹。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的中国文物-书画


南宋 小雅南有嘉鱼篇书画卷 (传宋高宗书、马和之画)27 x 383.8 cm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的中国文物-书画


北宋 赵令穰《湖庄清夏图》 长卷 绢本 设色 纵19.1厘米 横161.3厘米
  这幅作品描写夏天南方暮霭笼罩的情景。开卷是湖庄临岸,垂柳拂溪;岸上绿树成荫,远处烟水迷蒙;路转溪头,又见绿树环抱中数间村舍,屋后一片林木,在烟雾笼罩下,横向舒展,时隐时现,更增加悠悠然的灵动气氛,充满着梦幻般的诗意。卷末近景描绘三株姿态各异的大树,与卷首树木相呼应,卷尾自识“元符庚辰(1100年)大年笔”。这幅画虽然没有高山峻岭,但画家通过树木、村舍、湖塘、小径和低垂的清晨雾气,构成迷蒙幽深的意境。在构图上突破了五代以来山水画全景式的构图结构,而转向为对大自然的局部特写,这种空灵的画面布置,后来成为南宋画家普遍采用的构图方式。《湖庄清夏图》在画法上,远处陂陀不用勾皴,而以湿笔一笔画过,为画面开拓出更加深远的空间。画家对景物捕捉之敏锐,令后人赞叹不绝。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的中国文物-书画


南宋 九龙图卷 (陈容) 尺寸46.8 x 1496.5 cm

此画中的龙深得变化之意,整个画面九条龙分置于险山云雾和湍急的潮水之中,迥异之状跃然卷上。一龙紧抓巨石,翘首以待;二龙双目斜视,与缭绕的雾气相容;三龙耳目炯炯正视前方,四爪乍起凌驾于大石;四龙被突如其来的巨浪顺势卷入漩涡,奋力挣扎,目光狰狞,左爪中的明珠如捏碎一般,姿态异常痛苦;五龙猛然腾起与疾驰的六龙形成搏斗架势;一阵疾风骤雨袭来,七龙几乎被湮于云水之间;八龙则潜藏于弥漫的大雾中,尾巴若隐若现,一副傲慢姿态;九龙伏卧山石上作休息状。构图形式上,龙与龙之间虚实相映,犹如琴弦弹奏有张有弛,势气逼人。整幅作品迸发出龙的无穷变化之神力,粗犷迅驰的线条勾勒,凸显了龙的电光乍现,威猛布空的气势,细腻的水墨烘染出运气谁用之状,更加有力地揭示了龙的精神内涵。整幅画面浓淡墨色的渲染,可以说恰到其分,干湿变化也达到了浑然一体。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的中国文物-书画

南宋 婴戏图斗方 (传 苏汉臣)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的中国文物-书画

南宋 苏汉臣《妆靓仕女图》团扇 绢本 设色 纵25.2厘米 横26.7厘米
  此图中描绘一对镜理妆的女子,妆具的旁边有一个小木架,木架上摆放着一具插着鲜花的花筒。图中画一正在梳妆打扮的仕女,其面部形象通过镜面表现出来,仕女的神情娴静而略带忧伤。又以零落的桃花,几竿新竹以及水仙衬托出人物的心境。画面清丽,用色柔美,体现了作者敷色鲜润的特点。苏汉臣是两宋之际的著名宫廷画家,以人物画见长,此图的构图以及人物特征都体现了南宋特色,大约作于12世纪中期。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的中国文物-书画


雕台望云图,马远,宋代,绢本设色,纵25.2厘米,横24.5厘米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的中国文物-书画

文姬归汉图 残卷 第十八拍:归来故乡 (佚名),纵25厘米,横55.8 厘米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的中国文物-书画

南宋陈容(传)四龙图,纵45厘米,横255.8厘米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的中国文物-书画

文姬归汉图 残卷 第五拍:水草卓歇 (佚名),纵25厘米,横46.6厘米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的中国文物-书画

文姬归汉图 残卷 第十三拍:惜别返国 (佚名),纵24.8厘米,横67.2厘米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的中国文物-书画

文姬归汉图 残卷 第三拍:原野宿庐 (佚名),纵24.7厘米,横49.8厘米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的中国文物-书画

雨余烟树图轴 (传夏珪),纵144.5厘米,横101厘米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的中国文物-书画

风景图(传马远),宋代,绢本设色,纵163.7厘米,横86.7 厘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盛唐   波士顿   绢本   斗方   村舍   北齐   长卷   仕女   南宋   北宋   构图   中国   画家   佚名   书画   文物   尺寸   画面   人物   艺术博物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