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比起伟大的机器

宇宙,更像一个伟大的思想


“当我第一次站在月亮上看到地球时,我哭了。”阿兰·谢帕德,1971年2月,彼时他正在执行阿波罗14号月球登陆任务。是的,我们从未停止对于星辰大海的探索,并在探索中寻找答案:于浩瀚未知的宇宙中,作为人类所存在的意义。我们是宇宙的一部分,它的故事,就是我们的故事。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上海天文馆


全球最大天文学博物馆

上海天文馆


耗资6亿,历时4年

7月18日开幕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将宇宙浩瀚融入建筑细节,项目由ennead建筑事务所设计合伙人Thomas J. Wong主创设计,旨在营造沉浸式体验,让游客与天文现象直接互动,并通过对比例、形态以及光线的处理,提升人们对于天体运动的认知。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作为上海科技馆分馆,上海天文馆总规划用地面积5.86公顷,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天文学主题博物馆。


让建筑本身兼具教学意义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建筑概念图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希望打造一个可以将天文馆的功能和建筑实体完全融合的存在,让建筑本身兼具教学意义。” Thomas说。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感受星空、理解宇宙、思索未来


建筑外形借鉴宇宙运行的基本原理。灵感源于他希望将人们内心对天文的认知融入到设计中,让游客在迈入天文馆之前便能从建筑外观完整地获得这一体验。在参观尾声,通过直接与星空接触,还可以感受宇宙的浩瀚,整个旅程都离不开建筑本身的支撑。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引“三体”入建筑

真实反应宇宙


ennead提出了一个宏大的设计理念,即摒弃直线或直角,真实地反映宇宙的几何形态和天体运动的动态能量。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项目以优美的螺旋形态构成“天体运行轨道”,又借由圆洞天窗、球幕影院和倒转穹顶三个圆形元素构成“三体”结构,分别代表太阳、地球和月球。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我们从物理学经典的‘三体问题’中汲取灵感,在设计上着眼于太阳系内天体之间由引力所产生的错综复杂的运动轨迹,并将这一理念在天文馆弯曲的外观、狭长的带状建筑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设计师说。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展现轨道运动的形式化抽象



圆洞天窗


对一些人来说,

一颗星星就是一个太阳。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圆洞天窗概念图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位于天文馆主入口处,阳光穿过圆洞时会在地面形成光斑,且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移动,光斑也会随之移动到地面的入口广场和镜面水池,以记录时间的流逝。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日光会通过圆洞天窗投射到天文馆入口广场的地面上,当光斑与地面圆形标志完美重合的时候,就宣告着夏至日正午时分的到来。整个圆洞天窗好似一个日晷,无时无刻都在捕捉光影,记录时间。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倒转穹顶


位于天文馆中庭顶部,设计师采用了一个巨大的倒置玻璃张拉结构,人们置身其中,可静观天空,思考宇宙。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倒转穹顶概念图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作为参观之旅的高潮部分,倒转穹顶能够“屏蔽”城市的喧嚣和周围的一切,将注意力集中在包罗万象的天空上,享受与宇宙的真实邂逅,并为天文馆体验之旅画上圆满的句号。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此外,倒转穹顶的下方还设有720度螺旋形坡道,从主建筑自然地向外延伸出去,象征着星系的旋臂,并将游客的目光逐渐吸引至建筑的顶端。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天象厅球体


球幕影院的所在地,其球体建筑有一半悬浮于地面之上,且借助于最小化可视支撑,游客能够轻松体验到失重或反重力状态的感觉。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天象厅球体概念图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球体形态的设计参考了宇宙的原始形状,正如通过辨别太阳或月亮的位置可以获得方向感一样,天象厅球体也可以作为游客永久的方向参照物。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球体的形状不仅来自于设计元素本身的要求,也是对天体原始形态的一种抽象展现,其顶端嵌于天文馆较低裙楼的屋顶之上,整个球体宛如从地平线末端冉冉升起的新星。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当环绕建筑行走时,球体将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仿佛正从其他星球逐渐靠近这一新的星球,且置身于球体下方时,还会体验到失重的感觉。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项目摄影:Arch-Exist存在建筑、Yihuai Hu胡艺怀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Thomas Wong

上海天文馆主创设计师

ennead设计合伙人


“我们致力于创造一个让参观者能够清晰了解更多天文现象的物理空间,正是这些现象让人类在地球上安稳存在。另外我希望人们能够心怀一个普适性理念:人类的所在之处,与那些近在眼前远在天边的一切息息相关。面对来自宇宙的威胁,人类应该同时认识到地球带给我们的财富,并承担起爱护地球与彼此的责任。”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平面图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手稿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中国人的星辰大海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

但人类不可能永远停留在摇篮里。”


—航天之父 奥尔科夫斯基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2021年,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带着三位宇航员汤洪波、聂海胜、刘伯明对接天宫号,展开为期三个月的太空生活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22年从载人升天到“入住”太空


自1961年苏联将人类送入了太空后,自建国以来中国从零开始奋起直追。1999年神舟飞船升空、2003年首次载人飞行、2005年实现多人多天载人航天飞行……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在人类探索宇宙的道路上,2011年第一座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入驻太空,并在今年让中国的宇航员住进“天和核心舱”,得以长期开展太空生活和实践。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北京时间2021年7月4日8时11分起,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身着中国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先后从空间站的节点舱成功出舱,开始中国空间站的首次出舱活动


用科技探索未知宇宙


就在今年,中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及其着陆组合体,成功着陆火星,标志中国航天事业在太阳系探索领域进入全新阶段。也成为了第三个真正“踏上”火星的国家,也是首次火星探测即实现着陆的国家。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上活动画面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最新登陆月球的嫦娥五号飞行效果图,图/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


2020年12月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土壤样品返回地球,成功完成月球采样和探测活动。


电影里飞天的未来


《星际穿越》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仰望星空的璀璨

守望人间的温暖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他们穿越遥远的星系银河,感受了一小时七年光阴的沧海桑田,窥见了未知星球和黑洞的壮伟与神秘。在浩瀚宇宙的绝望而孤独角落,总有一份超越了时空的笃定情怀将他们紧紧相连……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地心引力》

导演:阿方索·卡隆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穿越至暗时刻

找回真实的自我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深邃浩瀚的外层空间,蔚蓝的地球与深不见底、漆黑一片的宇宙形成鲜明对比。致命事故后,幸存的二人不得不彼此信赖,拼尽全力朝向故土前进……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火星救援》

导演:雷德利·斯考特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空前绝后的史诗科幻巨作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沙尘暴,马克与他的团队失联,孤身一人置身于火星面临着飞船损毁,短暂绝望后,他决定利用有限的食物,在这颗空无一人的星球上种植作物,寻找一线生机。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登月第一人》

导演:米安·沙泽尔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不必把电影当真

但必须对生活当真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阿姆斯特朗在人们面前,或许是一个无情而坚韧的成功者,而电影中的他至始至终都在年幼女儿的死亡中挣扎,这种痛苦非但是一种障碍而是启迪,使他将自己全部投入到创造人类历史的奇迹中。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他的一生是航天史的小小缩影,登月是由一群普通人付出的代价组成。揭露真相的背后,或许是脆弱、残忍、悲剧,但吹去这层浮沙是这部电影的意义。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月球》

导演:邓肯·琼斯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我唯一的朋友是一个又一个自己”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不远的未来,宇航员Sam Bell已经在遥远的月球上生活了近3年的时间,对他来说是一份异常孤独的工作,当他满怀期待回家的时候,却遇到一个又一个自己。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太空旅客》

导演:莫滕·泰杜姆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它是太空电影里的爱情史诗,

讲述了一个能让观众先笑后哭的爱情故事。”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太空旅客》不止太空爱情史诗这么简单,影片一方面承接了《星际迷航》到《阿凡达》的开拓宇宙乐观精神,以人类开发外星球为故事切入点,一方面又通过一起开拓宇宙过程中的意外事故,反映了在宏大进程中,人类个体在遭遇灾难时,在人性维度上亘古不变的复杂与感人。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全球最大 | 上海天文馆,即将开放


电影情节是创造和启发设计灵感的源头,设计师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创造一个令人兴奋又鲜活的宇宙飞船:浩瀚无垠的宇宙,那艘太空船是孤独的,而在精密设计的飞船里,男主星爵又是孤独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天文馆   天象   上海   火星   穹顶   球体   洞天   天体   月球   中国   太空   宇宙   地球   人类   建筑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