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二环边,突然降临的神奇建筑

北京东二环边,突然降临的神奇建筑

城市中的洞穴


对北京朝阳门内外的居民们来说,美克美家洞学馆像是突然降临在身边的神奇建筑。这座体量达到3.5万平方米的建筑,毗邻着传统庙宇式的建筑东岳庙,外立面被菱角褶皱有次序的覆盖着,通体白色的建筑颜色与周边景致明显区隔开来,构成了未曾设想过的城市景观。


北京东二环边,突然降临的神奇建筑


它很快就在互联网上走红,出挑的外观被频频提问,这是哪里?是什么建筑?又是做什么的?


北京东二环边,突然降临的神奇建筑

北京东二环边,突然降临的神奇建筑


事实上,这栋显得出尘的建筑,脱胎于一次对旧楼的改造。作为一项“轻资产”的项目,洞学馆由美克投资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美克洞穴馆总设计师冯东明先生在对原建筑不进行拆除—重建的基础上,以人类洞穴文明和⻄域丝路文脉上龟兹艺术为灵感启迪,亲自设计建造而成。这也是美克继 2019年在美国高点市以意大利马泰拉市的洞穴为灵感呈现的“Markor Art Center 美克艺术中心”落定后的又一代表性力作。


北京东二环边,突然降临的神奇建筑


它既是以家居艺术、生活方式为主题的新零售艺术体验空间,也是美克对于新零售艺术体验空间的探索之举。



寻旧问新的新挑战


两年前,当冯东明来到如今洞学馆的选址时,便顿感这次旧楼改造将带来的挑战。他说:“当时建筑的整体状况很差,总共才三层,楼板与楼板间不到四米。” 作为即将被规划为商业体的建筑,冯东明觉得,这个层高太低了。同时,空间内柱子繁多,间隔距离紧密,无疑也会让改造工作束手束脚。他说:“不得不承认当时看完以后,不是很乐观。”


所以在最早拆建的时候, 年轻的设计团队很苦恼,渠道管理部门也很苦恼,由此,有时候冯东明自觉很孤独,“因为我知道我要什么,我知道我可以突破什么,但是团队因巨大的挑战则不太有信心。”


北京东二环边,突然降临的神奇建筑


而原建筑之所以如此复杂,是因为这里曾经是附近有名的IT地标,百脑汇。初开业时,它与东大桥有着北京最好游戏机室的蓝岛大厦,一起成为新兴事物的招牌,是当之无愧的时髦之选。只不过,当实体电子硬件的时代渐渐退潮之后,百脑汇变得乏味,开始被快餐招牌、广告招牌和霓虹灯促销信息环绕,成为了每个城市可有可无的电子卖场。


北京东二环边,突然降临的神奇建筑


时过境迁,由此及彼的是整片街区也开始显得过时,虽然离工体、三里屯等地不远, 但现今这里算不上真正热门的商圈。同时,百脑汇后方还紧挨着一座美术馆,它隶属于西侧的东岳庙。所以在一开始,这次旧楼改造的项目,不仅需要面对商圈落寞的问题,还要面对古建筑规避的风险。


不过,在反复考察以后,冯东明还是决定拿下这里。在冯东明的设想中,洞学馆的建筑,需要一种极强的包容性。“它可以做成方的,也可以做成圆的,它可以做成三角形,也可以做成蛇形,但关键问题是它的红线在哪,它的蓝线在哪。”


北京东二环边,突然降临的神奇建筑


“限制使我们才有创新的能力。”他说,“就好像一个老中医专治疑难杂症一样。是当一个受限者或者是调试者?还是当一个改革者或者是创新者?这便是野性的延伸。”



洞学与洞穴——居住文化何以建立


两年的时间,洞学馆建造完成。如其名,洞穴,是洞学馆整个建筑构造的意象载体。在刚进入门口,便能看到一副高13米,从地面直通天顶采光井的巨幅龟兹壁画,它由西域的壁画创作艺术家们采用古人制作壁画泥皮的方法绘制而成。


北京东二环边,突然降临的神奇建筑


建筑空间内部的设计受西域白雅丹地貌及龟兹风格为主的丝路文脉启发。在洞学馆建筑的中庭,波浪式的曲线绕廊像是裸露的地貌切片,从一层贯穿至三层。当仰望顶拱,视线聚焦到天空时,与自然洞穴中一方天地无异。


北京东二环边,突然降临的神奇建筑


洞穴之于居住的意义也被囊括进来。冯东明介绍说:“从洞穴走出来的人,如今学会了建造,而建筑本质上也都是对洞穴结构的各种变化。”同时,洞学馆中的“洞学”二字, 在中国古时,指设在名山胜地的书院。冯东明借双关之意,在建筑创造中表现出人类从洞穴庇护所到室内穴居艺术文化的创新。


北京东二环边,突然降临的神奇建筑


他认为,现如今各大城市甚至是中型城市,大量的混凝土森林问题无法解决。“现在很多民间和市场散落着许多有能力的群体,在面对限制时,面对一些投资者,不管你做什么,只管你的报表是否增长。然而也有一些良心投资者,仍在关心中国品牌的成长,关心中国未来的发展有前途,而当下的我们需要对居住艺术承担起一定责任。”


2002年美克美家建立第一家美克美家店面。作为老板,冯东明当年打出的第一个广告,便是“生活与艺术的对话,美克·美家”。他说:“那时人们都不了解美克·美家,对居室文化也没有过多的理解,尽管如此,我们并没有放弃。”


北京东二环边,突然降临的神奇建筑


2019年,美克家居在美国高点建立了一座艺术中心,设计师由冯东明担任,带领着由 80、90后所组成的年轻团队,其中所有的图纸全部是他画的。美克最早的公司名称叫做“美克国际设计有限公司”。在品牌的logo的“M”下是个笔尖,冯东明称:“这是美克 的DNA。”



在互联网之中形成文化性


洞学馆自开馆便极具人气,在喧嚣的网络热度背后,更值得注意的是其跨越年龄圈层的受众人群。在短视频里,美克美家代言人靳东行走在洞学馆建筑内外;在年轻人更多的小红书上,洞学馆有着3600多篇笔记。其瞩目的外观一直是绝对的社交媒体主角。


北京东二环边,突然降临的神奇建筑

北京东二环边,突然降临的神奇建筑


谈及这标志性的设计理念和风格,冯东明说:“在蓝天白云的时候,洞学馆外观就像羽毛一样飘下来,阴天的时候它又像巨大的石块往下降,而每一个石块又可以扭曲旋转,然后不断地重复形成一种次序的美,同时又显得很极致,像极少数主义。”


“白色的涂料,搭配一些破坏处理,风化的效果,同时让它像一本书,走进大门,像书一样展开,进来后阅读下先人的穴居文明、龟兹文化,还有当代的生活方式,以及在共享区可以看到对未来居住文化的探索。”


北京东二环边,突然降临的神奇建筑


洞学馆内一共设置了14个共享区打卡点,场景设置涉及的风格从未来感十足的自动机械手臂到地域式的传统文化,迥异而融合。业态布局又分为艺文共享区、家居陈列区、会务活动交流区、餐饮酒吧休闲区、阅读鉴赏区等,设计分明。


北京东二环边,突然降临的神奇建筑


络绎不绝的打卡人群和网络热度指向了科技作家罗伯特·斯考伯和谢尔·伊斯雷尔曾在 《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一书中的观点:在未来25年,人们对事物的接受能力更多地来自于场景。这与冯东明的观点不谋而合——新型的线下空间,需要“在互联网当中形成互联网的文化性”。


冯东明从小在艺术氛围中长大,父亲做电影美术,全家人都是围绕着电影、舞台美术、话剧、电影制片而组建的职业,他本身也是设计出身。洞学馆之于他个人,“不是摸索,而是实现自己的梦想。”


北京东二环边,突然降临的神奇建筑


对于居住在周边的市民来说,曾经承载共同记忆的旧建筑和公共空间有了新形态,并且是以一种更平易近人的“家”形态出现的。可以说,在电子卖场和城市庙宇的社区基础上,洞学馆完成了一次社区文化的重塑。就像冯东明所认为的那样,居住艺术犹如一条纽带、一首固体的歌,它将城市的人们与建筑空间、生活方式融合在一起,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构筑着“城市之魂”。


北京东二环边,突然降临的神奇建筑

北京东二环边,突然降临的神奇建筑



北京东二环边,突然降临的神奇建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西域   文脉   建筑   楼板   庙宇   家居   生活方式   洞穴   壁画   北京   中国   招牌   神奇   艺术   城市   文化   旅游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