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快乐的支点

我和同学吉林到成都彭州,在海窝子古镇上,遇见一幕,让我感触很深,现在想起,画面仍然鲜活。

静静的老街里,窄窄的屋檐下。

一个补鞋子的手艺人,面前摆着一大堆补鞋用的杂物,心无旁骛,正在忙着手中的活路。

知道我在给他照相,他只抬了一下老花镜。也许是他见多了,我们这种假装猎奇,到处撒烦闷,搜刮快乐的人。


散文:快乐的支点


顾客来了去了,取鞋付钱,前后也没有听到他说一句话。他平静地低着头,专心细致地给鞋子打孔,穿线,缝合……

他手中的鞋,少不了也有冬天到海南,夏天去内蒙的吧。

有的人的世界,与众不同,如一群侯鸟,在季节里往返,希望热天热不着,冬天冷不着。有人说,越长大越孤单,是不是越富有越空虚?

我们从外地来,打古镇路过。

目光爬上长满青灰的瓦片,想擦拭出甲骨文的影子,把疑惑在建筑物的椽子上绕几圈,想拉燃一点蓝色火花……


散文:快乐的支点


我也知道,离开以后,古镇还是古镇,我们还是我们,艺人也还是艺人,本不相干,互不相欠;欲望是否得到满足,是否带回一车收获,一身的轻松,暂不好说。从艺人身上得到的意外收获,一点感悟,一定是受用的。

鞋子随主人,天南海北之后,然后到艺人手上。主人在家中,在床上,休整一路的劳累,旅途的疲惫。

旅游不轻松,也是体力活。所谓的旅途愉快,就是人已背着疲劳回家,快乐还在路上。

欲望支撑的都是心累。


散文:快乐的支点


快乐不是地位有多高,高处也有不胜寒的时候,快乐也不是金钱有多少,金钱买不来一觉睡到自然醒。发自内心的认同,是快乐和幸福的全部,与地位和金钱没有一毛钱关系。

夏天的阳光,铺在手艺人身上,汗水会跑路,据说他一直在这里。去大草原的人,内心能够找到的,也只是短暂的安宁,他在露天坝,无论知道心静自然凉与否,但一定可以拥有,长时间的不折腾,安稳和不劳心。

冬天的寒风包围他,他只拉拉衣服,淡定爬上镜片,仔细考量每一个针脚的长度。

他明白,生活就是一针一线,实实在在,快乐和满足,就是平平顺顺。


散文:快乐的支点


冷不慌,热不燥,需要抛开比较。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不说亲戚家小孩上幼儿园的费用,同事学生就读学校的名字,邻居家开的豪车,同学职务晋升的速度,朋友家的住房面积和小区环境......日子就会风平浪静,心如止水。

说一个反向的例子,我曾经遇到一个退休工人,他说退休早,退休金很低,我没有理由怀疑他的真诚,他说他那点钱够用,他还说,自己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不用与别人比,人要知足,就会很快活......

古镇古朴,简单,清静,没有被商业化,我们反而有了兴致,一路走下去。


散文:快乐的支点


一条老街,一条江,公路依偎在它们中央,习惯了风从北方来,夕阳山头落。一群老街坊,看门前四季花开(这里的人,都习惯在门前放置很多盆景,家家都像花店,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景),从面前走的是客,打背后过的也是客。他们的目光带着温度。

传说它与金沙遗址有过渊源,与三星堆有个瓜葛。它没有光环,没有珍宝,有的是小作坊,传统手工艺,巧手下的各种麻饼。

有人说它改建重修,古镇不古。街中间的川剧迷,十字路口,有固定的门市做平台,他们不那样认为,有人无人,从早到晚,说唱不休。


散文:快乐的支点


建筑物能体现文化,文化却不仅仅依附在没有生命的木头上。传统工艺可以传承文明,民风民俗不曾断代,也谈不上修复。

建筑只是一个载体,土生土长的生灵,更是一个强大的载体。岗位是一个平台,事业是一个平台,补鞋艺人的方寸之地,也是他的平台,小得微不足道,支撑起他的生活,他的满足。

擦肩而过,稍不注意就会忽略小镇的存在,还有那个补鞋的手艺人。

我暗自庆幸,没有让它从我眼前溜走,还有他,让我看到快乐的支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彭州   老街   心静   金沙   椽子   手艺人   快乐   支点   古镇   建筑物   载体   鞋子   艺人   散文   冬天   金钱   旅游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