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妹妹站起来

从未感到过的,文字的沉重。

重阳节,无论如何,我也要写出来。权当问候和祝福,献给同学杨春英和她的丈夫羊炯。

节前到重庆看杨春英,周华是请的假,刘清华是兑现多次的承诺,我绝不是为了看山城夜景,或者为了来会朋友。

从成都到重庆,两个小时多一点的动车,是我到重庆,时间最快的一次。车票很紧张,三个人坐在三个不同的车厢,不知她们想了些什么,准备了哪些要对她说的话。安慰的,鼓励的......我不得而知。

我似乎什么都没准备,又好像想了很多。


散文:妹妹站起来

左为羊炯,右为作者


曾经看到的,她的勇敢和坚强,被一根血管的脆弱所否定,让她的人生剧烈摇晃。她便一卧不起,在她的事业和家庭面前,耍起懒来。

两次蛛网膜下腔出血,一个开颅手术,不曾想,放跑了她的,全部的语言文字。眼看有机会,从办公室主任升任单位副总,这又如何使得!独生女儿,多才多艺,大学刚毕业,那些美好的梦想,如何放飞!

我们三个人,与高八七级的其他十几个同学,带着全年级同学捐献的心意,来看她。

那是同学们毕业后的第一次大型捐赠活动,没有同过班的,有的对她没有印象,有的连她的名字都不熟悉,活动很成功,过程很感人。

都说,我们那个年代的人,朴实,重情谊,也很有爱心。只有她,术后躺在病床上,把我们当作陌生人。我们都伤心了!


散文:妹妹站起来

重庆火锅


好在羊炯没有把我们当外人,在他家对面楼上,招待我们吃火锅。他从不躲闪的眼睛,自信而刚毅,语气的坚定,让我们感受到他不高的个头,有承载一切的能量。

他俩大学同班,毕业一起分配到华蓥的一个军工企业,后随厂搬迁到重庆。在长江边上筑起爱的巢穴,她当初的选择,再正确不过。暴风雨来临,我们也感到,它坚不可摧。

重庆火锅,第一次品出麻辣鲜香之外的味道。我们吃得很开心,也有了一些安心。

那以后单独来看她的同学,事后总会提及她的康复情况。说她逐渐恢复语言功能,说她已下床进行康复训练,除右手不能活动之外,左手和下肢都有进步。

那个在吃火锅时并没有太多承诺的,浓眉大眼的小个子男人,其实是一个大丈夫。

因为效益原因,企业被收购,他俩双双下岗。命运有时像无情的风,哪里弱,尽往哪里吹。


散文:妹妹站起来

同学聚会


一年前,也是周华和刘清华来看她。因手术的后遗症,她患了癫痫,病魔又一次把她推回到床上。

羊炯没有了工作,但已在重庆书法届小有名气,生活对他关上了一扇窗,却又给了他一道光,连我们都看到了微弱的希望。

他相信自己的决心和努力,也相信妻子会尽快站起来,坚持自己亲自照顾,足不出户,不能出去交流学习,又如何让自己的书法技艺提高,又如何让自己的作品走向市场?连我都非常困惑。

他经受了多大的压力......

中午一点过,我们到达重庆南坪,估计杨春英在午休。快要见到他们了,心情多少有点微妙,都装作若无其事的轻松。就近找一家火锅店坐下,三个人,像本店的老常客一样,熟练地点菜打油碟。

我比平时多加了一勺野山椒。当思路一旦跟着嗅觉和味觉走了以后,轻松自然生长。

离开火锅店,一边说爽,一边抹头发,我才发现,第一次在吃饭的时候出这样多的汗水。


散文:妹妹站起来

重庆街景


给羊炯打电话,说我们已到楼下。他惊讶过后,说马上来接我们,没有丝毫的犹豫。

与其说羊炯很精神,不如说他很消瘦。

他说进门不用换鞋,犹豫中,他拿出几个鞋套,都有点破,要不有的没了弹性,套不上。穿过客厅和过道,进入他们的卧室。

房间很整洁,没有病房里常有的异味。杨春英对着门,平躺在一个专用的病床上,脸色红润,略胖,很高兴,看不出是一个病人。

进门右手边的墙上,电视正在放着连续剧。

杨春英断断续续,但很清晰地说出了每一个同学的名字。周华事先交待,不能让她太激动,我们都控制着心中的兴奋,小声地,慢慢地与她说话。

读书时的一些情境,她自己老家的位置,她读的岳池杨柳小学,她在班上的学习成绩,她在单位管生产期间的辛苦,等等往事,全都清楚回忆起来,有时只说关键词,我们边听边联想,对话基本没有问题。

右手有一定恢复,在左手的帮助下,可以举起来。

与我第一次见到手术后话都不会说的她相比,是非常令人欣喜的。


散文:妹妹站起来

同学聚会


杨炯把她两条腿上的按摩裤从被子里取出来,开始低头削着苹果:“现在是她吃水果的时间。”已经养成很好的规律,何时起床,吃饭,康复训练等等,定时定量。

见我们不吃,羊炯就去泡茶。

床脚靠墙一张矮小的简易桌子上,一个大而厚的笔记本还亮着。下来接我们之前,他应该在电脑前坐着。紧挨着是一个专门训练腿部肌肉的设备,听杨春英说到有点头晕,他就把床摇低一点,并顺手打开制氧机。

她的神情,还看得出读书时候的青春。娇小可爱,一脸笑容,走路带跑,有点男孩的样子。

周华说她读初中成绩很优秀,“老师......都叫我......中师”,她说老师叫她初中毕业考中师。八十年代成绩好的初中生,当时都想考中专或中师,出来包分配,早就业。她选择的上高中,考大学。才有了后来,我们共同的高中同班同学。

她是我们班上的一枝花,被她的大学同学,三台县的好小伙羊炯摘到。同学们自嘲时说:我们都成熟得太晚。这也是我在心里称她为妹妹的一个原因。


散文:妹妹站起来

长江大桥


羊炯陪我们说着话,开始给杨春英做按摩,先从右手开始,动作轻柔,熟练。

在我们的坚持下,同意在家里吃饭,羊炯到市场上去买菜。没有满足杨春英请我们吃火锅的建议,理由是她不能作陪。两三天出一次门,时间必须卡在半小时之内返回,其余时间,羊炯寸步不离。

三个女同学有说有笑,说到读书在被窝里看小说,我开始在室内走动起来。

三室两厅带储藏室和书房的房子,把他们之前的生活状况,略微显现出来。书房很简单,地上和墙上都是羊炯的作品,书房的阳台上,洗手池有些陈旧,另一边的花池上,有一些干枯的花草,两支不认识的藤类,顽强地伸向护栏。

客厅的旧沙发上,堆满晒干的衣裤,电视墙空着,电视在墙脚,不知是坏了还是根本就用不着。客厅的阳台上,横向挂着一长排衣服,不方便穿过去,在六楼看山城风景,只好折回。

厨房的景象,彻底打击了我。像很久没有用过,如果不是那一碗未吃完的泡菜。其它物件的摆放,如果让我收拾,都不知从何下手。文字从未有过的苍白无力,这种痛,只有我才清楚。

餐厅变成杂物间,餐桌之上,原来也许最多只放一枝花,花没有,很多不自觉的物件上了桌。


散文:妹妹站起来

同学聚会


不知在空空的客厅里,我站了多久,一是没有适合放屁股的地方,二是根本就没想到要坐。

没有女人的日子,天也塌不下来。不知其他人有没有过这种认为,至少曾经我有过。但我没想到的是,没有女人料理的家,其实只能叫作房子。

没听他说过杨春英对于他有多重要,他只是很有耐心,无微不至地坚持着,用全部的心思和精力。四年时间,是怎么过来的?

打个寒颤,我想把手揣进裤兜,又想去关阳台上的门,想起本来没有风。

厕所是最不能描述的地方,我的大脑乱成一团,头皮发麻。一下想起海底捞火锅店的厕所,摆着鲜花,散着香味,我才逐渐适应。

我必须要动手了,我想。又感觉每一样东西都不能挪动,一动就必须全部动。把洗脸池上的用品,先拿开几样,把底下洗净,再放回原位,又拿走一些,再重复。

没看到洁厕剂,只好用拖帕来回拖几下。

再回到寝室,看到杨春英的时候,面对她,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妹妹,你一定要早点站起来啊!你不能吃喝拉撒都在床上。


散文:妹妹站起来

重庆来福士


杨春英准备吃饭,羊炯把床摇起一点点,我建议再高一点,羊炯说她会头晕,横着放上专用小板子,放上一小碗米饭,几片卤牛肉,一只卤鸭腿,一碟新鲜素菜,一碗蕃茄蛋汤。她自己动手,风趣地说,不好意思一个人先吃。她胃口很好,吃得也很快,汤由羊炯一勺一勺地喂。

我们走进客厅,几个凉菜已上桌。没怎么吃菜,喝酒的速度很快,两碗白酒,十听拉罐啤酒,一会儿就没了。羊炯说很久没喝酒了,我就陪他高兴,如果醉了,还有两个女同学,嘴上我是这样说的,就像他说困难不存在一样。

其实内心,是我对他的深深敬意,找一个借口罢了。

几杯酒一下肚,羊炯的话匣子打开。杨春英术后记忆一片空白,语言功能丧失,常常莫名地大声尖叫,同病房的人都要求搬走。羊炯把她当作幼儿一样,教她发音,教她数数......一切从零开始。

担当不是一句话,责任也是用行动在体现。羊炯的爽朗,诠释生活,特别是患难见真情,是透彻的,他的阳光,照得进人性,无不让我感动,我发现了他留在背后的疲惫,也只是他对坚持的代价,在他面前微不足道,也不影响我对他的仰慕。他要什么,牢牢地抓在手中,不要的,都在放弃......


散文:妹妹站起来

朝天门码头的长江


后记


像他从不想感动任何人一样,我只想把感动我自己的文字留下,在我疲惫的时候,好说给自己听。

完全超出意料之外,出于杨春英自己,羊炯和我们都反复说到的,她一定会站起来,而且有了信心上的强大支撑。又一次的重庆之行,突然变成了一次受教育,受到莫大的感动。

杨春英想起楼上有我一个战友,羊炯在饭桌上再次提起,也许是酒兴的缘故,我打了一个电话,接着又给两个军校同学报个到。

事情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他们叫我发微信位置,说半个小时之内要来南坪,必须要见面。

我知道这个时候的见面是什么意思,我去了。贺高军,贾勇,汪代元,周华军,邓万斌先后到位,在张太兵和郑毅到场之前,我已经不胜酒力,主动申请撤离。我认为有些扫兴,他们也许会生气。

重庆人的热情和耿直是挡不住的,以两个同学没见到面为由,叫我不能离开重庆。

第二天早上,为了不留遗憾,先退车票,周华决定一个人先回成都。

与西藏战友刘灿华,杨中安茶叙。下午,杨中安陪着逛解放碑和朝天门码头,晚上到大坪赴约。

“来福士”的宏大气派,码头广场的人潮涌动,长江与嘉陵江汇合给人的畅想,山城建筑在江边的艺术造型......都被晚上的一场聚会,冲淡得依稀恍惚。重庆崽儿的豪情,不是浪得虚名,早就深信不疑,只是又一次深刻领会!



————2020年10月25日,重阳节

摄影:巴蜀诗语

校对:风铃走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华蓥   南坪   中师   重阳节   长江   火锅店   重庆   书房   码头   客厅   右手   散文   床上   妹妹   两个   同学   时间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