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上西岳华山(下)


独上西岳华山(下)

我也有所准备,一下子把提包斜挎起来,腾出两只手抓铁链,借用臂力,手脚并举往上攀。忽然发现一个问题,铁链上怎么这么多锁呀?一把、两把、三把------谁有这闲心,把锁锁到这儿来?而且还成双成对。遇人打听才知道,这是新婚夫妻爬华山,特意锁下的连心锁,寓意锁定终身,缔结同心,表达纯真的爱情,还挺浪漫。不由想到一路看到的围山根一条条红线结,拟作一联:"连心锁双双锁住,红线结紧紧结缘。"又赋一诗:"千禧良缘携手登,同心播下铁锁情。锁定华山一条路,终身永步爱情峰。"祝福每个相亲相爱的人,千万不要这儿刚锁好连心锁,回去就分手哇!爱情,可是一辈子的事,要白头到老。


独上西岳华山(下)

我上的很快,一会儿却走不动了,上面有一妇女,一手抓铁链,一手提提包,走两步放一下,很是吃力。千尺幢窄的不能超越,我只好跟在其后。她也不好意思了,说:"还有多远儿?"我说:"没多远了,二十几个台阶吧!"她铆足劲儿连登几个,又泄了气,"还有那么高?"我继续鼓励,"眼愁,脚不愁,一会儿就上去"。我回头看挑夫、背夫,他们即将上来。这里真是险,一个人挡在上面,后续的谁也别想上去,真应了那句话,"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独上西岳华山(下)

快到千尺幢顶,一小伙子伸头探望,像是在接应谁?我赶紧把照相机递给他,"快,帮我照张相,这儿太险了,要是架上一挺机枪,谁也别想上来"。小伙子笑了,"这儿还有铁板呢,盖上铁板,你们就别想上来"。这就是千尺幢,这就是"自古华山一条路"。


独上西岳华山(下)

钻出洞口,见石壁上刻有"步云梯"、"首领群峰"、"气吞东瀛"、"太华咽喉",特别是"光绪辛丑重九 x x x徐埴三登太华遍游诸峰"大字更显眼。我紧靠这里,又请人照相。不由感叹,值!值!这次爬华山真值!这才是挑战自我,挑战自然,人,没有点精神,没有点冒险,怎么能行?感慨之余,我写到:"面壁负天挽铁链,手足并举勇登攀。追逐一客难超越,冲破咽喉越箭关。"


独上西岳华山(下)

接着就是百尺峡。石壁写到:"下接千尺幢,上通云头石。峡中悬二曰:前曰:惊心,后曰:平心。"峡长46米,91个石阶,比千尺幢短多了,但明代顾端木诗曰:"幢去峡复来,天险不可瞬。虽云百尺峡,一尺一千仞。"更突出它的险峻。大风大浪都过来了,这百尺峡也不在话下。哪知,我偏偏栽到这里。

百尺峡分上下道,我从右侧往上爬,不知是刚才消耗体力太大,还是什么原因,快到交汇处,突然,右腿肚子抽筋,痛得我无法站立,顺势坐在了路中间,拍打揉搓。那狼狈相就别提了,上下人很多,那真是"而今迈步从头越"。


独上西岳华山(下)

百尺峡三个大字近在咫尺,我却无缘照相。等恢复过来,又开始攀登,过了"抬头惊心石"、"作平等观"、"云头石",左腿肚子也突然抽筋,真是祸不单行,我又坐在石阶上,用手拍打揉搓。一个挑夫赶到说:"用不用我把你背到北峰去?"我笑了,"谢谢!估计一会儿会好的"。一妇女走过来说,"你把鞋脱了,用劲绷绷大拇指头"。世上还是好人多,我坐在那里也不感到孤独,一会儿,恢复过来,又有了生气,写诗道:"太喉百尺秀,一步一层天。抽筋倏地坐,险过惊心关。"


独上西岳华山(下)

到群仙观,脚下有一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小中寓大大中寓小",像是那个故事,两个泥人打破,活在一起,又捏成泥人。又像禅话,形象直观地介绍群仙观的情况。再往前,脚下又有一联:"青牛记否函关路,犁沟可藏道德经"。这就是说明老君犁沟到了。

相传,老百姓开凿这里非常不易,老子修炼时得知,便一夜间驱乘青牛犁耕而成。不过,东面是石壁陡削,西面是幽壑深邃,仍十分险峻,人们格外小心挽铁链而上。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谁知,到了拐弯处竟有顾祝同、王耀武"老君犁沟"、"山河千寿"的题词,不知是谁喊了起来,"打进济南府,活捉王耀武",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起来。出来玩,总有人会活跃气氛。


独上西岳华山(下)

过了老君犁沟到有一片天地,人们骤然多了起来。这里是北峰与诸峰交汇处,中间有一纪念亭,碑中"军魂"二字,衬托出当年解放军"神兵飞越天堑,英雄智取华山"的大无畏气概。楹联写到:"千秋功勋三军猛勇震天地,万代楷模将士奇智惊鬼神。"再往"北峰顶"走,脚下也有一联:"一峰称奇亘古胜迹凌绝顶,天兵曾降从此云台增壮色。"北峰,又称云台峰,智取华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穿云台饭店,两峰峥嵘,四面悬壁,俯首远望,天地间仿佛旋转起来,万物绝空,就有一种摇摇欲试的感觉,我不敢多看。回头见有索道,这就是华山第二条路,又称亚洲第一索道。这里完全是依据"智取华山"的道路腾架起来。智取华山的道路也开凿出来,将来有机会,咱在这儿再体验体验。


独上西岳华山(下)

游完北峰,再往南走,过擦耳崖。一侧山崖林立,一侧万丈深渊,像是沿山崖开凿出来的路。过去称险"面壁挽索,贴身探足而度",现在也许开凿的宽了,并不显得那么险了,而且还能欣赏到钱琪深的题词"华夏之根"。到了日月岩,左右对峙,高高耸立,到也形象思维。"云天弧光"四个大字,也招来许多游客驻足照相。透过夹缝,别有洞天,更有甚者,攀顶摘日揽月。


独上西岳华山(下)

过御道,我已累的无心再掏笔记,加上人多,脚下富有哲理的对联只是看了一眼,便在"胆大无险"、"多难此登临"石刻前照张相而过。到了天梯,我倒觉得有趣,一抓铁链身子支起上去。


独上西岳华山(下)

到了苍龙岭,这又是一条险道,中间凸起,宽不到三尺,两侧深谷,望不见底,形如鱼龙脊背,长约三里,趴在山腰,古称搦岭或夹岭,连接上下。那台阶皆是一一凿成,整个苍龙岭宛如一块斜卧的巨石,鞠躬尽瘁,承上启下,任人爬上爬下。真是老天爷恩赐,要不有这苍龙岭,那华山三峰真不知如何攀登。


独上西岳华山(下)

到了这里我才明白,为什么《智取华山》小分队奇袭了北峰,就能取得胜利,一是占领了千尺幢,可以迎接大部队上来,二是封锁了苍龙岭,南三峰的敌人下不来,大部队上来后,他们只能束手待毙。


独上西岳华山(下)

转眼,我爬到了逸神岩,算是有了立锥之地。这里石刻集中,"苍龙岭"、" 逸神"、"飞虹"、"云海"、"雄镇关中"皆是赞语。只有"韩退之投书处"讲述着韩愈的故事。据书记载,唐代大文学家韩愈,一次陪客人登华山,下至苍龙岭时,畏惧天险,不敢举足发狂似的痛哭,以为自己生还无望,便写下遗书投掷岩下,华阴县令得知后,便令人将其灌醉,背下岭来。


独上西岳华山(下)

不过,我倒觉得有些杜撰,这可能与韩愈的字"退之"有关,人们就根据他的"退之"编排起故事损他。如今只当做是一种笑谈。按韩愈上《论佛骨表》,他连皇上都敢批评,何惧死吗?要不叫裴度等人说情,他能"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吗?


独上西岳华山(下)

身壮不如心壮,看着这些,情绪又上来,赋诗一首:"天授鲤鱼跃龙口,壑深脊窄鬼发愁。攀缘韩愈投书处,回首云台景更幽。"这里真是回望北峰的最佳处,你看那苍龙岭蜿蜒曲折,高低不平,宛如一条苍龙起舞。再看那北峰,大山的雄伟、厚重,江山如画,美不胜收。

路再难,难在脚下;事再难,难在心里。可我从不惧怕脚下的路,却怕心中的事。部队野营长途拉练,爬过多少山,越过多少岭,可这心中的事,有时就难以逾越。再往前行,有的人就信心不足了,"还有啥看头啦",往回走。我也多少受到影响,"怎么也得到金锁关吧",不是有那种说法吗,"到了金锁关,又是一重天",我想看看这一重天。


独上西岳华山(下)

走着走着,竟无一人为伍,多是下山的,我看表已两点多了,就有点踟蹰,好不容易过了五云峰,遇上一人,便打听,"同志,离金锁关还有多远?"那人道;"还有十几分钟吧!"我高兴了,脚步加快起来。后边那人开了腔,"听他说的呢!最起码还得半个小时。"关键时候,有人抽了柴火,拔了气门芯。真是应了那句话,气可鼓,不可泄,我也没了勇气,脚步沉重下来,心里敲起了小鼓,再走半个小时,来回两个小时,恐怕就赶不上末班缆车了?


独上西岳华山(下)

其实,我完全计算错了,等我往回走,没有多长时间就到了索道处,而且索道也不是五点停,而是七点停,我好后悔,再往上走,那是不可能了。只好坐缆车下来。

不过,也没关系,旅游,本来就是遗憾的哲学,如果,你感到十全十美,就不会再来了,这样,你不还想来嘛?对了!华山,我还会再来的。

九口 2020-3-4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华山   老君   惊心   犁沟   云头   挑夫   天险   泥人   索道   石壁   铁链   大字   会儿   脚下   故事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