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渡赤水 毛主席神来之笔


四渡赤水  毛主席神来之笔

读书读什么?读江山社稷,读历史风云,读发展浪花------


四渡赤水  毛主席神来之笔

宅家抗疫,我特意选读了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金冲及主编的《毛泽东传》(1893——1949)有关《长征》章节,深深感到毛主席指挥的《四渡赤水》是神来之笔、精彩之笔。

《遵义会议》后,1935年1月20日,中革军委下达《渡江作战计划》,决定在宜宾、泸州之间北渡长江,进入川西北,同红四方面军会合,创建新的根据地。


四渡赤水  毛主席神来之笔

红军在1月27日全部推进到赤水河以东地区,原本想在土城吃掉川军郭勋祺师,没想到28日晨5时,战斗打响,一口却很难吃下。形势非常严峻,连朱德总司令都亲临前沿阵地指挥,关键时刻,毛主席令陈赓率精锐干部团发起反冲锋,这才打退川军的进攻,稳住阵地。看此情景,毛主席情不自禁地赞道:"陈赓行,可以当军长。"

就在这种形势下,毛主席观察战场风云,当机立断,召开政治局主要领导会议,指出:土城不能打了,一是地形不利于我们,二是敌援军已快要赶到,三是再打下去,就是一个消耗战,会使我军损失更大。


四渡赤水  毛主席神来之笔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这是毛主席一贯的"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原计划是由赤水北上,从泸州至宜宾之间北渡长江,看来已是不可行了。毛主席镇定自若,果断部署,撤出战斗,从土城西渡赤水河,摆脱川军,甩掉包袱,向云南省威信县扎西地区挺进。


四渡赤水  毛主席神来之笔

孙子兵法

这就是一渡赤水,在土城失利、敌情严重的情况下,毛主席审时度势,避实就虚,不与敌人死打硬拼,化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作出的英明决策。《孙子兵法》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当蒋介石亲自部署分进合击妄图把红军消灭在扎西地区,川军、滇军从南北方向向扎西逼进时,毛主席胸有成竹早就作出部署,暂时放弃北渡长江的计划,决定打一次大胜仗,缴获枪支子弹武装自己。中央政治局又决定,二渡赤水,循原路反攻遵义,出敌不意,杀一个回马枪。


四渡赤水  毛主席神来之笔

2月18日,红军先后从太平渡、二郎滩再渡赤水河,回师黔北,向遵义进发。这下完全出乎蒋介石的意料,一下子打乱了敌人的部署,慌忙调集兵力,妄图阻止红军。红军势不可挡,一是"牵牛""宰猪",阻止川军,消灭黔军;二是攻占娄山关;三是重占遵义城;四是歼灭中央军吴奇伟两个师,取得了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


四渡赤水  毛主席神来之笔

毛主席随部队登上了娄山关,极目四望,心情大悦,吟诵出著名的词篇《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四渡赤水  毛主席神来之笔

后来,毛主席在对郭沫若《喜读毛主席《词六首》》一文中特别进行了修改,把此词吟诵的情况进行了详细说明。毛主席最得意的是"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这两句,其实,人们更喜欢的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多么有气派、有声势,多么磅礴、雄壮、豪迈,时不时地就会引用出来。


四渡赤水  毛主席神来之笔

遵义大捷后,蒋介石慌忙飞抵重庆,亲自"督剿",并下达手令,"凡我驻川黔各军,概由本委员长统一指挥",调动各军,妄图一举将红军围歼在遵义、鸭溪狭窄地带。


四渡赤水  毛主席神来之笔

毛主席将计就计,指挥红军忽东忽西,迂回曲折,穿插敌军之间,使蒋介石摸不清红军的战略意图,只好分散兵力,四面防堵。毛主席这才命令红军向黔军、周浑元部发起进攻,形成对峙后,又出敌不意,突然挥戈北上,于3月16日至17日分别从茅台三个渡口三渡赤水,再入川南,并派一个团伪装主力,拉开距离,扬展红旗,散发传单,虚张声势,向古蔺游击,作出北渡长江的姿态,实际上这是一次绝妙的全军佯动。


四渡赤水  毛主席神来之笔

蒋介石完全被迷惑了,深恐红军北渡长江,急调川军、中央军、滇军、黔军奔集川南,重兵阻截,合力"围剿"。蒋介石兴奋地说,"'剿匪'成功,在此一举"。

哪知,毛主席在三渡赤水时,就已考虑好四渡赤水的方案。主力过了赤水河基本没动,而是隐蔽在山沟树林中集结。等达到调动敌人各路军队大举西进后,20日下午,党中央和红军总政治部发出指示,"不得下达,以保秘密",再次东渡赤水河,返回贵州。


四渡赤水  毛主席神来之笔

这时贵州境内的敌人已经十分空虚,红军主力于21日晚至22日晨,由二郎滩、九溪口、太平渡第四次迅速渡过赤水河,神不知鬼不觉,再次重返黔北。31日南渡乌江,红军又一次跳出了蒋介石精心布置的围堵圈。


四渡赤水  毛主席神来之笔

三十六计第六计《声东击西》云:"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毛主席就是运用古代兵法,声东击西,攻其不备,出其不意,避实就虚的战术,一切从实际出发,灵活指挥了3万红军,与10倍于己的优势之敌周旋,创造了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奇迹。从此,中央红军一反长征以来被动挨打的状态,夺取了战略转移的主动权。


四渡赤水  毛主席神来之笔

原总政治部主任肖华书写的长征组歌赞道:"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这就是当年参加红军长征将士的咏叹!

九口2020-4-21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总政治部   乌江   土城   苍山   出敌不意   孙子兵法   遵义   泸州   宜宾   霜晨   川军   神来之笔   长江   红军   蒋介石   敌人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