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不忘爱国主义教育


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不忘爱国主义教育

今天,是端午节,是竞龙舟、包粽子,纪念屈原的日子,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好的时机、时节。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楚顷襄王三个时期。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统一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

屈原出身贵族,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早年深受楚怀王宠信,位为左徙、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楚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持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但是,屈原却遭到了一些腐败守旧贵族的嫉妒与反对,不时到楚怀王那里谗言诬陷他,加之张仪又一次由秦到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活动,楚怀王彻底投入了秦国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


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不忘爱国主义教育

楚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后,听说楚怀王要去秦国谈判,生怕楚怀王上当,极力反对。楚怀王搁不住那些主张妥协投降大臣的撺掇,还是去了。秦国先是逼他割地,后是囚禁他,最后,楚怀王死在了秦国。屈原听到这个消息,悲愤交加,写下了《招魂》一诗。

楚顷襄王继位后,同他父亲差不多,也是个糊涂虫,整天吃喝玩乐,根本不问国事。秦国入侵,连夺去十五座城池,也不放在心上。屈原几次奏章,劝楚顷襄王改弦易辙,启用贤人,革新内政,抓紧练兵,一报雪耻。楚顷襄王更是听信谗言、诬陷,大笔一挥,不仅把屈原的三闾大夫撤了,而且还把他放逐到长江以南的楚国的边疆地方去。


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不忘爱国主义教育

那时的湖南汨罗江畔玉笥山还很荒凉,屈原在流放中生活非常艰苦。玉笥山说是山,实际上就是一个丘岗,北面蜿蜒起伏是丘陵,南面一望无际是平原,汨罗江从东往西而过。唐沈亚之《屈原外传》载:"(屈)原因栖玉笥山,作《九歌》,托以讽谏,至《山鬼》篇成。四山忽啾啾,若啼啸,声闻十里外,草木莫不萎死。"这就是屈原晚年生活与写作的地方。

多年的流放,精神上、生活上的折磨,使屈原非常衰老,变成了一个干瘦老头。可他的爱国热忱依旧强烈,可他的追求真理依然坚强,他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希望楚顷襄王幡然悔悟,奋发图强,做个中兴之主。


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不忘爱国主义教育

一次,在河边遇到一渔夫,两人对话,屈原留下了"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名言,后人特意在此修建了"独醒亭"。屈原经常接触百姓,同欢乐,共患难,思想感情发生了很大、很深刻的变化,在这里写出了更多更好的文章,如《九歌》《九章》等光辉诗篇。

到了公元前278年,楚国都城郢(湖北江陵县境内)终被秦国白起攻占。屈原感到救国无望,非常悲愤难捱,便以自己的生命书写历史,遂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自投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不忘爱国主义教育

当人们闻讯划船拼命赶来,已经晚了;人们为了防止鱼虾啃噬屈原,纷纷将船上的粽子投入江中,从此,留下了竞龙舟、包粽子的习俗,以纪念屈原,这就是端午节的来历。

屈原,可以说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千百年来一直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神的感召作用更加明显。


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不忘爱国主义教育

所以说,当我们过端午节的时候,当我们竞龙舟、包粽子,纪念屈原的时候,不要忘了爱国主义教育,不要忘了那些"大小霸权主义"的野心,常备不懈,固我长城。

九口2020-6-25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屈原   江陵县   汨罗江   汨罗   秦国   楚国   龙舟   常备不懈   都城   国富兵强   谗言   爱国   悲愤   端午节   大夫   诗人   时期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