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老味道(一)

高墩墩

五、六岁时,我家从吴趋坊搬到五爱巷五号,是由一条小弄堂进去,右面是七号人家的高围墙,左面是近两米高的高墩墩,乱砖砌的墙体,弄堂曲二曲,非常幽静。进门就是一个院子,我家就住院子的右面,朝南两间,一间房间,一间吃饭、烧饭间,后面同七号的高围墙之间是一条一米左右的夹弄。院子里有一眼水井,水质清冽,吃水、洗衣都靠它。对面有一个一米多高的花坛,植有一大丛蔷薇,每年四月,粉红色的蔷薇花含苞绽放,层层叠叠,煞是好看。其余空地上散有几株小树,时到夏天,墙脚边开满了凤仙花,红的、粉红色的、白色的,争奇斗艳。此房租金每月五元,后来,租房公私合营后就由房管所收取。房东人称陆师母,同女儿、外孙女住在一起。她家住在里面,进去右面是一副三眼灶头,中间是过道,旁边隔了一间储物间,左面进去是客厅,两面是两个房间,再过去是一个天井,种一棵黄杨树,有一眼水井。她家原来是做眼镜生意的,男人脑溢血死后就靠吃老本度日,家中有点老货的,曾送我一方水晶图章,至今尚存。我家在此住了十来年,差不多童年、少年时代都在这里度过。高墩墩从五爱巷直到周五郎巷,北狭长,南宽大。58年大炼钢铁,高墩墩上建起了小高炉,砖墙十不存一,变成斜坡、通道。那时家家都把家中的铁器交出去炼钢铁,甚至于把窗户上的铁栅栏都拆掉了。我们小学生也响应号召,每天敲缸甏砂交给学校,说是用于砌小高炉。大炼钢铁结束后,逐渐有一些苏北人在高墩墩造屋定居,还建了猪棚养了十几只猪。再后来,高墩墩扒掉后建起了几幢五层高的住宅。高墩墩移除中,未听说有墓葬,那当是历代建筑垃圾、瓦砾堆放所致。此类高墩墩那时苏州城内还有不少,印象中养育巷东面的一条支巷中有一个;专诸巷同高墩弄转弯处有一处,而且比较高,上面还住了人。石路三乐湾有弄名南高墩、北高墩,显见其时当也有高墩墩的。


苏州老味道(一)


苏州老味道(一)


苏州老味道(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水井   朝南   苏北   房管所   凤仙花   灶头   吃老本   墙脚   高炉   弄堂   苏州   围墙   粉红色   家中   味道   房间   我家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