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杂忆(五)陆稿荐、黄天源

陆稿荐和黄天源

陆稿荐和黄天源都是苏州著名的老字号,前者以熟肉闻名,后者的名产是糕点。它们明明是两家食品店,为什么我称之为风景呢?难道它们的店面装饰得特别美丽?不是的,虽然它们的店面确实十分阔气,但也说不上有什么美丽。不过对我来说,它们的价格高不可攀,那些陈列在玻璃橱窗里的红光透亮的熟肉和秀色可餐的糕点只具观赏价值而毫无实用价值,就像《爱莲说》里描写的荷花,“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所以我称之为风景。

苏高中位于三元坊,那儿集中着好几所学校。三元坊的街口不但有一家小吃店,还摆满了卖食物的小摊子,专做学生的生意。我们较多光顾的摊子有两类,一是卖烘山芋的,二是卖豆浆的。

前者早晚各出摊一次,价格也不算贵,花三分钱就可买一个相当大的山芋了。当你把滚烫的山芋剥去皮,露出里面的干松喷香的肉来,吃起来口感极像炒栗子,吃得太快甚至会打噎。卖山芋的小贩相当熟悉我们的口味,他们的吆喝声就是:“栗子山芋,只只栗子的烘山芋!”

后者只在清晨出摊,如果你花三分钱买一碗豆浆,再花五分钱来一个烧饼和一根油条,然后坐在狭长的板凳上,靠着矮桌子细细享用,肯定会身心俱泰。豆浆分甜浆、咸浆两种,有些外行的人专喝甜浆,其实咸浆的滋味更妙。如果是在冬天,你可以自己动手往已经含有榨菜屑和小虾米的咸浆里再加进少许红红的辣酱,那滋味真是美不可言。可惜的是我没有财力常常光顾豆浆摊,有时路经那儿嗅到飘来的香气便急步离去。

三元坊还有一种神秘的食物叫羊汤。羊汤到底是什么滋味,我没有资格乱说。毛主席说过,你没有亲口变革梨子,就不知道梨子的滋味。这是含有深刻哲理的名言。我班只有家住苏州的“狼行”亲口吃过羊汤,据他吹牛说,羊汤里有许多切碎的羊肉和羊内脏,端上桌时撒上一把蒜花,香气四溢。但是一碗羊汤值两角钱,我从未幻想过亲口变革它。而且卖羊汤的店离学校较远,我连它的香气都没有嗅到过,它在我心中始终保持着神秘的色彩。

我终于发现比羊汤更神秘、更高贵的食物了,那就是陈列在陆稿荐和黄天源的橱窗里的东西。

已经记不清当时是怎么会经过这两家名店的了,只记得当我和陈本业远远地望见“陆稿荐”那个金字招牌时,曾争论它究竟是卖文房四宝还是卖字画的。走近一看才发现玻璃橱窗里陈列的竟是红光透亮的各种熟肉,有些我们认得出来,比如兔子、野鸭,虽然它们被倒悬着,身上涂着红红的作料,但毕竟形体未变。有些形体较小的鸟就说不上是什么鸟了,那些切成块状或片状的熟肉当然更无法辨识。

黄天源的情形不像这么暧昧,它的招牌上明确地写着“黄天源糕团店”六个字,名实相符。它的橱窗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糕点,那倒也没什么稀罕,因为乡下人做的糕也有各种形状的。比较奇特的是那些糕点的颜色也是各种各样的,红、黄、白、黑都有,甚至还有绿色的糕和团子!

一回生二回熟,后来我们又多次路过这两家店,每次都要在橱窗前观赏一番,赞叹一番,因为那些陈列物确实是赏心悦目。不过有一次陈本业竟然忘记陆稿荐的审美性质了,他忽然说:“将来一定要来吃它一顿!”

也许陆稿荐和黄天源不能算是真正的风景?

苏州杂忆(五)陆稿荐、黄天源


苏州杂忆(五)陆稿荐、黄天源


苏州杂忆(五)陆稿荐、黄天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苏州   红光   本业   熟肉   山芋   梨子   透亮   摊子   糕点   豆浆   香气   滋味   食物   神秘   风景   旅游   黄天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