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老味道(十)

小书摊

五十年代初,正当童年时代,我们的业余读物就是连环画,当时称“小书”或“小人书”。那时剃头店中一般都备有几本,供等候者翻看,聊解无聊。而真正能看到更多书的是到处都有的“小书摊”,我家附近吴趋坊中五爱巷、周五郎巷之间就有一家,是朝西的一个门面房,大约七、八平方米,一排四扇象门板大小的书架,两扇之间有铰链,可以合起来,不沾地方,还可上锁。书架上钉有木条,上面放置小书,书前面拉一根纱线,可以挡着小书,不致滑下。每本小书都用牛皮纸包裹,书脊用腊线扎紧,封面用毛笔书写书名,或者干脆将封面撕下再粘贴在上面,这样经过多次看过也不会磨损、起角和松散。摊位中放有几只小凳子,坐看一分钱两本,出租一分钱一本每夜,不用办借书卡或押金。摊主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男人,很和善,有一次我租书后隔天忘了还书,一星期后才忐忑不安的去还书,他也没有多说什么。当时更多的是流动书摊,书架靠在墙边,放几只小凳子,收摊时合上书架扛上就走,差不多每条街上都有这样的书摊。记得有一次,外婆叫我去买香豆腐干,给了一角钱,我把豆制品劵夹在纸币中就出门了,当时豆制品票每人每月三张。我准备到玄妙观去玩玩,反正玄妙观西北角有个菜场,可以买豆制品。玄妙观大殿西侧露台有个小书摊,我就在那里看了两本书,然后给钱、找钱。跑到菜场,却发现豆制品劵没有了,再回到小书摊,摊主也不认账,只得泱泱而回。

初时,小人书的版本以民国时期的版本为主,内容以武侠、战争的居多,比如“封神榜”、“七侠五义”、“西游记”、“岳传”等。人物造型丰满,线条流畅,风格古朴。五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中期是连环画创作的鼎盛时期,优秀从业画师众多,优秀作品层出不穷,所绘人物清新自然,背景细腻入微,令人耳目一新。主要作品有“红楼梦”十九册、“水浒传”二十一册、“三国演义”六十册、“岳飞传”十五册、“西游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二十册、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二十二册)、“东周列国故事”三十册、“西汉演义”十七册、“杨家将”五册等。此外还有“聊斋故事选”、“说唐故事选”、“包公探案故事”等。单册的小人书更是不计其数、数不胜数,有根据戏曲改编的、有根据民间故事改编的、有根据古典小说改编的,其中不乏珍品。小人书图文并茂,在接受历史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美的享受,小人书可以说是童年的启蒙老师,受益匪浅。

苏州老味道(十)


苏州老味道(十)


苏州老味道(十)


苏州老味道(十)


苏州老味道(十)


苏州老味道(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东周   水浒传   封神榜   西游记   小人书   书摊   摊主   菜场   连环画   苏州   玄妙   豆制品   凳子   演义   书架   味道   故事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