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你们见过银元吗?我是见过的,但是印象不深刻了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见过银元吗?银元作为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的货币,也承载了一段历史。我是见过的,但是印象不深刻了。但是我看到了这样的一篇,我的好朋友的母亲孟素平女士写的《我家的一罐银元》后,仿佛心一下子就背拽回到了过去那个岁月里了....下面就让我带大家一起走进孟女士的那段岁月的回忆吧。

我不喜欢所以也没披戴过任何手饰或文饰,精致的金属盒里只放着这几块儿银元。可每次看见这沉甸甸的银元,泪往下流,心往下坠,沉沉入地。

母亲十七岁走进我家,读过一段私熟,认部分字,性格温和礼貌,纺织、刺绣、裁缝样样巧手。姥姥家有自己的梨树、土地,还有柳编窨子,生活比较充裕。母亲出嫁时,除一些衣物之外,另有一小罐银元随嫁。母亲深深感谢娘家的一片情意,决心珍藏这一罐银元。一直到银元不再流通,这罐银元母亲却从未动过,永久的珍藏下来了。

解放前我们家开中药铺,父亲从小拉药斗子,种中草药材,兢兢业业勤劳持家,攒下了一份不大却实成的家产宅院。

家中的北屋,是全村最高的房子。登七级砖砌台阶上到赏月台,穿过月台方进入两明一厢的宽敞屋内。条几、方桌、圈椅、梅花瓷瓶、鸡毛掸子等,象征着古朴且殷实人家。

战乱年代,母亲把这罐银元藏在炕洞里,但冬天烧热炕,银元又无处藏。

父亲提议放在药铺里跟中草药放在一起最平安。可日本兵来了,更无宁日,烧杀抢掳,修炮楼、修城墙常常抓丁。有一次,日本兵来抓医生,说是给民夫看病,药铺被捣翻了天,药材满地,银元罐子被弄倒,差点撒出来,于是,母亲黑夜连忙到我家地里,把银元埋在井台旁的榆树下。

一日,突然狅风肆虐,黄沙骤起,卷天翻地。第二天风平浪静,日丽天蓝,母亲来到地里一看,一片狼籍,桔杆满地,井边榆树己被连根拔掉,孤孤歪倒。母亲只好把那一罐银元又抱回家里藏了起来。30而立,爷爷跟父亲分家了。父亲分到村西头新家,三间西屋,土墙大院,老槐树和自家水井,但空坷廊裸房,家俱、厨具一无所有,唯一家产是母亲那一罐银元。无论怎样,父母很欣慰有了属于自己的家,那一罐银元也有了落脚之地,一直跟随母亲藏在厨房灶前地下。

风霜雪雨,月升星坠,家庭变故,度尔轮回,这一罐银元也跟随父母命运多舛,跌宕岌岌。

解放后西医迅速蔓延扩展,几千年的中医被逼到了悬崖墙角,药材的短缺无力维持,父亲不得不自己开荒种药材,又因沙地缺水直使金银花不开花,板蓝根无有根,草枯马瘦力不支,家父只有拂袖而去,辞去医行,耕田劳作。

腹有诗书内涵富,农村人有文化自然足有用武之地。没多久父亲就任队上会计,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任劳任怨为队上为社员精打细算。

然而在那个有枣没枣都打三杆的“四清”运动中,父亲因被诬陷“贪污”400块钱的经济问题,给队上退赔了整个西院家宅,包括三间房屋、大院、水井、织布机,折合300元,但还差100元没有着落,父亲沉默,母亲不语,熬煎陪着煎熬。

静峙良久,限期已到,黔驴技穷,母亲终于不得不下了决心,起身拿了小铲,走进厨房挖出这罐宝贵银元,呆呆看着……

父亲知道母亲动了最后一抹念想,要卖掉那一罐银元,便扔掉烟袋急步追上去制止:“不能,不能”!

母亲无奈地瞅着父亲。

父亲被烟呛的“咔咔咔”一阵大咳之后自责:“是我不好,是我不好,会有办法的,总会有办法的”。

父亲去找爷爷,爷爷深明大意,诚然同意把自已房上的过梁拆下来,垒了一堵墙代替大梁顶住房顶。

大梁卖了100元凑够了退赔款,保住了一罐银元。但母亲总内疚,对不住爷爷。

无家可居,只有又打道回府住进老宅爷爷的家,也就是那座全村最高的砖北屋。

家,伤了元气,父亲、母亲除去儿女和那一罐银元外一无所有。后来,父亲给生产队当上了饲养员,很心细负责,尤其是冬天牲口棚可暖和,马、牛、驴扭着屁股“咯吱咯吱”香香甜甜的吃草料。乡亲们可高兴啦!干草上、门槛上、土炕上都坐满了听父亲讲故事的人。从先秦诸子、东西汉、南北朝、五代十国,家父讲的绘声绘色,乡亲们听的聚精会神,津津有味。日复一日,可父亲肚子里的故事就像深井里涌涌泉水,滔滔不绝。

黑云压城城欲崔,万般谨慎又坠深渊,喜无双收,祸不单行。腊月隆冬,寒风嗖嗖,地里麦苗打着冷战卷曲在冰硬的地皮上,太阳更是怕冷,速速下山钻进地洞背风取暖。在一个冰冷、寂静、漆黑的夜晚,突然“咕咚咕咚”越墙闯进一帮人,踹开屋门,刺眼的手电灯光下,各种书籍从家中各个方位、各个角落像雪片一样飞舞落地。然后弄到院里,火光汹汹、浓烟滚滚,在“噼噼啪啪”响声中,所有医书、密方,包括【本草纲目】都化为灰烬,永远完成了它们的历史使命。

烧书取暖使他们一阵狅喜。然而在这支精明睿智队伍中,有知情人发现了我家原来条几上的青花瓷瓶不见了,便开始寻找,他们惊喜发现猪圈旁边有没上冻的新土,“叮当,叮当”镐响之后,终于挖地三尺大获全胜,把母亲陪嫁的青花瓷瓶挖了出来。

此情此景,母亲心里“咚咚咚”急促敲着鼓,屏住呼吸,手里攥着一把冷汗。只怕,只怕那伙人进厨房,因为厨房灶前埋藏着那一罐银元。

浩劫之后母亲长出了一口气,庆幸保住了三样东西:一是藏在鸡窝里母亲那条绣着金凤回头望牡丹的黑缎绣花裙;二是那本不是在红楼里,而是在鸡窝里满带鸡类味的【红楼梦】;三是母亲常期埋在灶堂地下的一小罐银元。

在爷爷这个家中我记事了,母亲特意挖开这罐银元告诉我:“记着,是灶前第三块砖下”。

父亲又去砖窑做会计,又去纸箱厂做会计,又去给邻居奶奶扎行针……为这个家一生不懈努力,跌倒又爬起,失败又不认输。母亲为儿女勤纺织倍呵护,还常为父亲捏冷汗,操碎心,恪慎履职责。

五月端午,屈原旧裾飘风赴汨罗江之时,家父亦苍桑归去一生,是年85岁。

昱年,梨花烂漫,万倾飘香时刻,母亲身体不适,我们兄妹三人款款相聚母亲膝下,纯纯尽孝,母亲郑重地捧出跟着她“转战南北、突破重重包围”珍存下来的那一小罐银元,小心翼翼一摞一摞稳稳分配给她膝下所有子女。

跟父亲相隔九个月,清明前夕,一个苍穹暗暗,狅风肆虐的不宿之夜,恶劣天籁席卷了万倾梨园千堆雪浪的梨花谷,也带走了母亲86岁的风霜雪雨、流年洇烟。

天苍苍云无心以出岫垂暮,地暗暗鸟倦飞而凄凄恸母。急切切奔青砖灰瓦故情浓,沉甸甸银元铅灌心坠渊谷。悲哉,痛哉,吾心竭,吾亦心衰!

是的,这段岁里,深深的包含了对爸爸妈妈的那种刻在骨子里的思想之情。一个物件只是一个寄托怀念的东西,更多的是在这个时期的对亲人的那种思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银元   榆树   水井   条几   瓷瓶   药铺   鸡窝   家父   膝下   药材   爷爷   深刻   印象   厨房   父亲   我家   母亲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