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杀大将很常见,但很少杀其儿子,当年赵构为啥非要杀岳飞之子

皇帝杀大将很常见,但很少杀其儿子,当年赵构为啥非要杀岳飞之子

中国古代十分讲究礼法,哪怕在战时敌对状态,也会有各种明文规定,比如"两国相战不斩来使",又譬如在文化上有"罪不及妻儿"等说法,所以古代大多数皇帝在斩杀臣子的时候,一般都不会杀下属的妻与子。

宋朝大将岳飞却是一个例外,当年岳飞死后,儿子岳云以及得力干将张宪也被纷纷赐死,这究竟是为何呢?皇帝真的这么愤恨他吗?

皇帝杀大将很常见,但很少杀其儿子,当年赵构为啥非要杀岳飞之子

精忠报国却被杀

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很多杀伐果断的大将,但"精忠报国"的岳飞一定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我们都知道岳飞最后的结局是被佞臣所害,但很多人却忽视了其实岳飞的儿子岳云也死在这场阴谋中。

自古以来,皇帝斩杀将军是常有的事,比较为人所知的如汉高祖刘邦杀了名臣韩信,又再如秦末汉初的将军魏豹,不过他们因为是谋反罪,所以按照律法株连九族,因此他们的家人都或多或少受到牵连,这也算在情理之中。

皇帝杀大将很常见,但很少杀其儿子,当年赵构为啥非要杀岳飞之子

但纵览史实就会发现,一般来说只要不涉及谋反叛乱这种的大罪,杀妻杀子的很少,比如唐朝名将高仙芝,他虽然被杀但是家人都生命无虞,再譬如袁崇焕,他是死罪,但家人只判了流放,并没有被杀。

还有大家比较熟知的年羹尧,他当年尽管被赐自尽,不过家人还是平安,事实上,有的时候即便大将犯了谋反罪,家人也没有被杀,比如唐朝名将侯君集,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却没有杀他的家人。

可见,皇帝杀大将很常见,但很少杀其儿子,岳飞曾为宋朝立下过汗马功劳,可为什么当年宋高宗赵构一定要杀岳飞的儿子呢?

皇帝杀大将很常见,但很少杀其儿子,当年赵构为啥非要杀岳飞之子

奸臣也是替罪羊

很多人都将岳飞及岳云的惨死归结于奸臣秦桧,毋庸置疑,就是秦桧的诬陷才导致了岳飞的死亡,但其实秦桧也不过是宋高宗的替罪羊,因为圣旨是宋高宗下的,也是他决意要杀岳云以及张宪的。

一般来说,大家肯定觉得宋高宗要杀岳云,是担心他会在父亲死后谋反,不可否认,这个担心确实存在一定道理,但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并非如此,毕竟宋高宗就不怕同时杀了这两个人会激怒岳家军吗?宋高宗具体是如何考虑的其实从他同时斩杀了张宪就可以窥见一斑。

皇帝杀大将很常见,但很少杀其儿子,当年赵构为啥非要杀岳飞之子

世人都知"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手下的这支岳家军与传统意义上的军队不同,一般来说军队的掌控权是在皇帝手中,将军靠着虎符号令全军,但岳家军实质上是一支私兵,当年是在岳飞的带领下,由一支千余人的小队伍壮大到十万余人,换句话说这支军队的掌控者其实是岳飞。

此时的岳飞就有些类似于唐朝末年可以拥有地方兵的节度使,安史之乱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宋高宗不可能不心有戚戚然。

皇帝杀大将很常见,但很少杀其儿子,当年赵构为啥非要杀岳飞之子

赵构对岳飞、对岳家军早有忌惮,所以也"愿意"相信秦桧的诬陷。此外,正所谓"虎父无犬子",岳云也不是一般人,身为将门之子,他十二岁就深入军营,整个少年时期和青年时期都在军营里度过,再加上他没有官宦子弟的臭毛病,每一次打仗都英勇顽强、身先士卒,也算是战功赫赫,在岳家军中也有一定威望。

同样,与岳飞父子一同被赐死的张宪,是岳飞的得力干将,军功卓著,在岳家军中的地位仅次于岳飞,也就是说,倘若岳飞死了,这两个人都有带领岳家军的能力,但这是赵构最不想看到的。

皇帝杀大将很常见,但很少杀其儿子,当年赵构为啥非要杀岳飞之子

大家都知道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一事,在酒宴上赵匡胤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大意是就算这些将领们没有异心,但很难保证下属想让他们"黄袍加身",那个时候可能心思就会发生变化,毕竟人性是最不值得考验的。

赵构也是考虑到了这点,他担心就算岳云能一心一意效忠他,但手握军权一定会是隐患,所以他最终还是痛下杀手。

事实上,当年是由秦桧一派的人审判岳飞的案子,最后判刑的时候只是斩杀岳飞与张宪,至于最后杀了岳云完全就是宋高宗赵构的意思了

皇帝杀大将很常见,但很少杀其儿子,当年赵构为啥非要杀岳飞之子

真真假假帝王心

不管是史料记载还是在相关影视剧作品中,在世人眼中,宋高宗赵构愚昧懦弱,难堪大任,没有为君之才,事实上,赵构能当皇帝确实是"天上掉馅饼",尽管后来证明其实是个"烫手山芋",但若说赵构没有一点才能、心机是完全不可能的,不然他也不可能杀了岳云。

自从赵构被拥趸上台,他就没有过过安稳日子,对外,他要时刻提防应对金人的骚扰,国内社会也不太平,苗刘兵变、淮西军变虽然最后都成功镇压,但也让赵构对军权有了不同的态度,对掌权的将领也多了不信任感。

皇帝杀大将很常见,但很少杀其儿子,当年赵构为啥非要杀岳飞之子

而当时整个宋朝最大的军事集团就是岳家军了,首先赵家王朝的军队以"岳"为名就很让他恼火,其次岳家军首脑岳飞又不受其控制,毕竟岳飞当年有连续违抗十一道圣旨的先例。

总而言之,岳飞领导的岳家军就像是悬在宋高宗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一方面他需要依靠岳家军,但同时又对岳家军、对岳飞有极大的不满。

皇帝杀大将很常见,但很少杀其儿子,当年赵构为啥非要杀岳飞之子

后来的事实证明赵构的目的达到了,岳飞岳云以及张宪被杀后,岳家军群龙无首,四分五裂,有的背叛岳飞,另谋高就,有的奋勇反抗,最后惨遭暗算,还有的卸甲归田,甚至还有的投靠金人。

总之昔日威震八方的岳家军一去不复返,这对于赵构来说也算是消除了他心中的"威胁",倘若岳云或者张宪活着,或许岳家军还能继续往日的辉煌,历史或许会有不同走向。

皇帝杀大将很常见,但很少杀其儿子,当年赵构为啥非要杀岳飞之子

在古代,君权凌驾于一切权力之上,皇帝掌握生杀大权,但很难保证他做的每一个决定不带有私人感情,所以才有那句"帝心难测"。

后来岳飞遭到平反,众人都在唾骂秦桧,但很少有人真正关注到岳云的惨死,岳云被忽视只不过是统治集团不愿意拿下上位者的遮羞布。如今历史红尘滚滚而过,无论是岳飞还是岳云都消逝在时间的荒野里,但他们的勇敢无畏、爱国之心永远不会被人遗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大将   皇帝   之子   当年   儿子   岳家   军权   精忠报国   替罪羊   奸臣   干将   圣旨   唐朝   将军   军队   家人   常见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