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共产党根据地,老百姓:我们崇拜毛主席,都挂毛主席画像

印度共产党根据地,老百姓:我们崇拜毛主席,都挂毛主席画像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至今,印度共产党(马)带领的左翼联盟在喀拉拉邦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社会改革。

从经济、文化、教育、民生等多个方面着手,印共一步步将这个位于印度东南海岸,面积最小的贫困地区,改变为人均GDP长期徘徊于全国前十的“印度花园”。

印度共产党根据地,老百姓:我们崇拜毛主席,都挂毛主席画像

在喀拉拉邦,政府将40%的财政支出用于教育及公民健康。而这一举措的回报是:该地居民识字率高达95%,医疗与公共卫生水平居全印度前列;拥有41条河流,1000多条运河;以农业为主的喀拉拉邦,被美国国家地理列入“人生必去的50个地方”,成为全球旅游胜地。

印度共产党根据地,老百姓:我们崇拜毛主席,都挂毛主席画像

长达半个世纪的出色执政业绩,让印共(马)在当地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喀拉拉邦公路两边几乎每隔50米就飘扬着一面鲜红的旗帜,大小城镇的中心广场伫立着列宁、切·格瓦拉等革命者的塑像,书店里摆满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与画像。

如果有人问居民对毛主席的印象,他们会说:“我们都崇拜毛主席!”

印度共产党根据地,老百姓:我们崇拜毛主席,都挂毛主席画像

而远在印度西部的西孟加拉邦,印度共产党的命运却截然不同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西孟加拉邦曾在印共(马)执政下走过长达34年。印度的共产党人们坚持土改,将土地分给农民,使得其土地农民占有率一度超过80%,而在当时,放眼全印度,这一数字仅有43%。

这一做法在种姓制度遗留至今,大多贫农无地可种的印度,可谓前所未有。西孟加拉逐渐成为印度农业最发达的邦,共产党与“马列恩毛”等,也因此曾深受当地人民爱戴。

然而,随着外来人口不断涌入,执政者们无地再分,希望征地发展工业时,却又遭到了重重阻碍。

印度共产党根据地,老百姓:我们崇拜毛主席,都挂毛主席画像

而作为英属印度首都加尔各答所在地,且拥有众多关键港口,西孟加拉邦也是印度强势党派的必争之地。

最终,印共(马)成于土地,却又败于土地,在这个邦还是失去了的执政地位,并逐渐式微。至于西孟加拉邦,其人均GDP如今更是一度掉到印度中后水平。

自印度独立至今,近30个邦中,印共(马)得以执政的最高时也只有3个。如今失去了西孟加拉邦后,仅剩2个,其余均被人民党与国大党等瓜分。

印共(马)在喀拉拉邦与西孟加拉邦迥然不同的命运让人疑惑:既然印度共产党在喀拉拉邦还挺厉害,为何会在西孟加拉邦却表现不佳,最后还失去了执政地位呢?

印度共产党根据地,老百姓:我们崇拜毛主席,都挂毛主席画像

印度:文明被毁,生来撕裂

印度是个极其复杂,甚至可以说是撕裂的国家。我国三农专家温铁军曾说过:“如今看待印度、对待印度,不可因固有印象而先入为主,应先追溯其历史文明,从根源上理解印度。”

大约三四千年前,陆地气候突然变冷,号称“文明粉碎机”的雅利安人开始了在世界范围内的迁徙。

到古希腊,他们摧毁了古希腊文明;到古波斯,他们摧毁了古波斯文明,并创造发展了伊斯兰教;再到古印度,他们带去了遗留至今的种姓制度……除了在古中国,他们遭遇了商朝军队并战败。

之后,古印度长期分裂成数百个土邦,发展出上千种不同语言,各地战争不断。而精明的阿拉伯人开始到各处做生意,他们控制了印度半岛上欧亚大陆的贸易走廊,并据此获利颇丰,那时的印度也逐渐显现出,足以操控欧亚两地陆地贸易的杠杆支点地位。

印度共产党根据地,老百姓:我们崇拜毛主席,都挂毛主席画像

16世纪初,东印度公司登陆诸多国家林立的印度半岛,开始在沿海地区设立前哨站,出口商品到莫卧儿帝国。这些哨站后来成为了孟买、马德拉斯和加尔各答等印度著名城市。

为了攫取并保护更多财富,东印度公司成了我们熟知的英国殖民者。面对装备先进的英军,古老落后的印度半岛诸多国家纷纷败下阵来,英国开始了殖民统治,并将印度强行统一成为一个国家,进行鸦片种植与欧亚两地的贸易操纵。

18世纪初,位于西孟加拉邦的加尔各答迅速发展,已然成为英属印度的首都,差不多一个世纪后的1921年,泰戈尔还在此建立了举世闻名的国际大学。彼时,距离加尔各答不远,位于喜马拉雅南麓,冬暖夏凉的大吉岭还只是一个小村庄。

1835年,大吉岭被一群路过的东印度公司官员看中,租借为英军的疗养所。东印度公司的官员们不仅卖茶给印度,还在当地开始种起了茶叶,培育出世界三大名茶之一的大吉岭红茶。

印度共产党根据地,老百姓:我们崇拜毛主席,都挂毛主席画像

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也为印度带去了共产主义。1920年,共产主义小组开始在印度各地陆续建立,并与1933年联合正式组建印度共产党。

此后很快,一个在英国殖民统治下成长起来的印度重要人物,甘地,从南非辞去了律师职业后回国,领导国大党与印度民众进行针对殖民者的“不合作运动”与“boycott(非暴力抵制)”,也就是通过拒绝购买任何英国货物,让英国人在印度无利可图,表达独立意愿。

甘地用他独特的魅力与手段,使英国最终同意印度的独立要求。1946年,英属印度解体为印度与巴基斯坦,西孟加拉邦归属于印度。印共在进行一段时间的武装抵抗后,最终选择接受代议制,进行和平斗争。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雅利安人对古印度文明的摧毁,种姓制度的遗留,与殖民者的强行统一,使这个国家生来便是撕裂的,不论是在各邦的联系,还是各个阶层关系上。

印度共产党根据地,老百姓:我们崇拜毛主席,都挂毛主席画像

分道扬镳之路

撕裂为这个国家带来的,是不到百分之十五的地主与富中农控制着百分之八十五的土地;各地反政府组织林立;党派斗争不断;甘地的和平抵抗使新政权生来缺乏控制暴力的能力,也难以形成强有力的改革执行力,无法从根本扭转局面。

在印度经济快速发展之时,贫富差距更是急剧扩大。有人形象地形容,印度10.5亿人口中有80%以上生活在“牛车经济”中,连自行车都买不起;另有15%的人生活在“两轮车经济”中,他们买得起小型摩托车;只有2%的人生活在“飞机经济”中,他们独占了印度经济“奇迹”的成果

国大党承诺的土地改革进行得实在软弱无力,却在党派之争上表现得十足强硬。

1957年,喀拉拉邦选举中,印共获得胜利。

不过,虽然联邦首席部长南布迪里巴德宣布其目标并非建设社会主义,而只是要实现国大党允诺但没有实行的土地改革主张,却仍然遭到印度右翼势力的“围剿”,在1959年便夭折。

印度共产党根据地,老百姓:我们崇拜毛主席,都挂毛主席画像

中苏论战之时,印共内部开始分裂,一部分人选择相信国大党人,希望通过代议制使印度最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另一部分人则认为这是对共产主义的背叛,出走至大吉岭,成立了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简称印共(马)。

此后,印度各派共产党虽然不至于掉出印度国会的舞台,但其影响力确实遭到右翼势力的逐渐蚕食。

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不久后,印共(马)内部再次分裂,部分人反对印共(马)选择的修正主义“议会道路”,认为必须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立即发动农民,开展武装斗争,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革命胜利。

印度共产党根据地,老百姓:我们崇拜毛主席,都挂毛主席画像

1967年,位于大吉岭县的纳萨尔巴里及其毗邻的警管区,多次发生了武装反抗斗争,统称为“纳萨尔巴里运动”。班加罗尔街头的居民们高举毛主席画像进行游行示威,表示对纳萨尔武装斗争的支持。

人民日报社论《印度的春雷》如此评论纳萨尔武装斗争:“近几年来,国大党变本加厉地剥削印度人民,推行卖国,使得印度连年饥荒,饿殍遍野,印度的广大人民再也活不下去了,特别是印度广大的农民活不下去了。现在,大吉岭地区的农民终于起来进行革命。这是印度全国亿万人民起来进行革命的先声……这是印度历史的总趋向,是不可抑止,不可阻挡的。”

印度共产党根据地,老百姓:我们崇拜毛主席,都挂毛主席画像

始终崇敬毛主席

如今,印共(毛)已经有数千名党员与数万人的军队,活动范围从印度与尼泊尔的交界处一直延伸到印度的西海岸。

毛主席的游击战思想对印共(毛)的影响深远。在印度最贫困的地区,他们一边进行游击战,一边建立自己的武装根据地,在当地推行土地改革,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在印共(毛)的根据地,许多都挂着毛主席的画像,或挂着印有毛主席头像的红旗。每次军警对其进行“围剿”之时,当地农民还会为他们提供掩护这令印度军警不胜其烦,要是问他们为啥这么干,人家就说,“我们都崇拜毛主席!”

印度共产党根据地,老百姓:我们崇拜毛主席,都挂毛主席画像

至于印共(马)的执政能力仍不容小觑。印共(马)已经拥有数十万党员,基层组织群众数千万,成为印度最大的左翼党派。

有了喀拉拉先前夭折与后来西孟加拉邦失利的教训,印共(马)痛定思痛,喀拉拉邦后来在多数时候由以印共(马)为主导的“左翼联盟”执政,并有了今天的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印度   加尔各答   甘地   巴里   孟加拉   共产党   种姓   东印度公司   土地改革   殖民者   英国   党派   根据地   画像   拉拉   老百姓   崇拜   农民   国家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