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志愿军遭围堵,彭德怀举棋不定,毛主席:放弃救援,以攻代守

10万志愿军遭围堵,彭德怀举棋不定,毛主席:放弃救援,以攻代守

战场瞬息万变,鲜有一直处于优势的情况,真实的战场情况之中,敌一招我一招,在对抗中寻求攻守转化,见招拆招,化险为夷才是更为真实的战场写照。

志愿军在第五次战役中曾一度深陷敌人陷阱,十万志愿军被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包围,身经百战的彭德怀一时间都焦急万分,可最终毛主席一封电报稳定了军心,其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志愿军露短板:乘胜追击却入敌人陷阱

第四次战役结束后,不可一世的美军被志愿军打回了三八线以南,虽然两方都有所伤亡,但战局似乎对志愿军更加有利。彼时的总指挥麦克阿瑟似乎没有办法解决掉志愿军,于是杜鲁门决定换人,李奇微临危受命,接手联合国军的指挥。

10万志愿军遭围堵,彭德怀举棋不定,毛主席:放弃救援,以攻代守

与麦克阿瑟不同,李奇微更加理性,通过对多方面的信息收集与分析,他发现志愿军发起的进攻时间往往在一星期左右,一星期过后就要进行休整,这是因为志愿军每次作战时携带的粮食大约只能够支撑一星期。

根据这一重要信息,李奇微决定:“利用联合国军优秀的现代化作战能力,诱敌深入,通过将战线拉长,而后在志愿军断粮之时发动突击,形成包围圈,一举歼灭志愿军”。而这一战略安排具有很高的操作性和可行性。

相比于行军的速度而言,联合国军的坦克战车明显更快,这也就意味着诱敌深入后的合拢包围成功率极高。

10万志愿军遭围堵,彭德怀举棋不定,毛主席:放弃救援,以攻代守

彭老总即刻宣布:所有队伍就地休整停战

第五次战役开始后,李奇微所设下的圈套果真奏效,中东西三线部队几乎都在完成了既定战略目标后,向敌人腹地不断深入。

志愿军这样的推进速度,在表面看来拥有绝对的士气优势,就连金日成与当时苏联派出的战争顾问都觉得胜利就在眼前。可在身经百战的彭德怀看来,这并不是一个利好的趋势。

彭德怀之所以会这样考虑,其有三点,一是美国毕竟是一支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军队,战斗意志并不应该如此不堪一击,同时这次美军的撤退相比于前几次的败逃有明显区别,这次的撤退十分有秩序,就像预先安排的一样。

10万志愿军遭围堵,彭德怀举棋不定,毛主席:放弃救援,以攻代守

二是美国在第五次战役中虽看似处于下风,但伤亡却很少,伤亡少意味着有生作战力量不弱,那为什么要后撤呢?明显是在诱敌深入

三是现如今的作战已经超出了彭老总的心理预期。按照之前的作战安排,彭老总此阶段的战略目标,只是想声东击西,敲打一下东线的南朝鲜两个军团,所以对于接下来的作战,彭德怀心里没底。于是彭老总当即决定:严令停止追击,全部队伍就地休整。

彭老总举棋不定,毛主席决定“放弃救援”

虽然停止了追击的步伐,但联合国军的计谋可以说是成功实现了诱敌深入,彼时的美军完全有条件可以实现合拢包围。志愿军全军进行战略休整之时,联合国军出动了近十五万的兵力由各个战线对志愿军发动了总攻。

10万志愿军遭围堵,彭德怀举棋不定,毛主席:放弃救援,以攻代守

利用超强的机动性,迅速向志愿军纵深突入近四十公里,拦腰砍断了宋时轮的第九兵团,穿插到第二十七军和第十二军身后,直至最后导致王近山所率领的第三兵团左翼与宋时轮所率领的第九兵团右翼彻底失去联系。

不仅部队遭到穿插孤立,整个外围也几乎形成了包围圈,志愿军第十二军、二十七军、六十八军一八零师近十万大军深陷重围,与其他所有部队断绝了联系。彭老总得知这一消息后,一反常态的紧张焦虑了起来。

此时的十万大军已经陷入了美军的包围之中,如果无法实现突围,这十万志愿军将面临全歼的可能,朝鲜战场胜利的天平也会因为此战倾向美军。彼时的彭德怀背着手不停地在指挥部踱步,焦急万分。

10万志愿军遭围堵,彭德怀举棋不定,毛主席:放弃救援,以攻代守

等待无法解决问题,此时的战局也经不起等待。于是彭老总立马召开了紧急会议,会议中,彭老总专注地审视着作战图,会场极其安静,面对这一次的战局,似乎大家都没了办法。

对于这种情况,救是必须要救的,一方面这十万志愿军中每一名战士都是为国效命的铁血汉子,大多都是参加过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功勋队伍。

另一方面,这十万志愿军的生死存亡更关乎着朝鲜战争的走向,如果想不到应对办法,全军覆没也并不是没有可能。一时间身经百战的彭老总也没了招,抓紧电告毛主席,详尽如实的汇报了战场情况。

10万志愿军遭围堵,彭德怀举棋不定,毛主席:放弃救援,以攻代守

彼时的毛主席正与周恩来商讨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建设的问题,但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立马结束了与周总理的谈话,迅速回到书房,第一时间拿出作战地图,开始研究对策。

大约两三个小时,毛主席的书房里没有任何动静,充斥着紧张的气氛。傍晚左右毛主席电告彭德怀:一是根据目前战况,建议立即放弃大规模救援行动。二是以攻代守。美军能够实现穿插绕后,那我军同样可以实现,甚至反包围,同时建议被围困的两个军配合主力部队,在全线进行反穿插。

“放弃救援,以攻代守”是毛主席对于此次战役的核心部署,彭老总见报后,茅塞顿开,走出了固化思维模式。

10万志愿军遭围堵,彭德怀举棋不定,毛主席:放弃救援,以攻代守

彭德怀当即传达了毛主席的指示精神,并作出相应部署,命令东中西三线根据现实情况进行反穿插,寻找恰当时机实现突围。在毛主席的指示下,彭德怀动员安排东中西三线开始寻找机会主动实现反突围,效果甚好,在战场之上形成了美军与我军不断实现包围,再突围的局面。

志愿军虽然实现了突围,但并未真正脱离危险。所以彭德怀决定找一支队伍拖住美军追击的步伐 ,坚守铁原三天,以掩护大部队撤退。为此彭老总安排六十三军承担了铁原地区的阻击任务。

10万志愿军遭围堵,彭德怀举棋不定,毛主席:放弃救援,以攻代守

在这场阻击战之中,美军指挥官范佛里特用数倍于往常的弹药量轰炸铁原区域,六十三军硬生生地拖住了联合国军三天的脚步,最后整个六十三军仅存不到万人,这一场悲壮的战役便是著名的“铁原阻击战”,也正是因为这这一场阻击战,为整个志愿军大部队的突围提供了绝对的帮助。

此次成功化解战场危机后,朝鲜战争总体局势发生变化,运动战、拉锯战的阶段由此拉开,为后期停战谈判打下了良好基础。

战争的本质便是攻守的转化

如果说彭德怀负责的是朝鲜战场之上的排兵布阵,那么毛主席更像是运筹帷幄的幕后统帅。此次化险为夷,集中体现了毛主席的战略智慧。首先放弃救援是对战争攻守转化的高度认识。

10万志愿军遭围堵,彭德怀举棋不定,毛主席:放弃救援,以攻代守

拿破仑曾说:“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进攻与防御,作为战争形态的两个部分,是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的,如同硬币的两面,既斗争又统一,既相互对立又密不可分。在一定的条件下,二者又相互转换,构成了战争的全貌。

在这一次战役中,联合国军已经实现穿插包围的态势,如果此时一味的救援,偏向于防守,无异于加大兵力投入,先不说成功率如何,这样无疑加大了损失风险,但如果内部发起反穿插,也就是“自救”,很有可能形成“内部开花”的向好局面。

因为相比于进攻者已经构成的姿态而言,防御者相对静止,如果防御者突然打破了静止状态,转而进入进攻姿态,就可以打对手一个出其不意,进而产生奇效。

10万志愿军遭围堵,彭德怀举棋不定,毛主席:放弃救援,以攻代守

其次是反穿插绕后具有很高的操作性和成功率。穿插作战是我军善用的作战手法,如同地道战一样,都是经过了实际战争的洗礼与检验,所以说,我军在穿插作战方面拥有极高的熟练度,再加之志愿军绝大多数都是参加过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将士,作战素质都是极高的。

毛主席能够提出反穿插,以攻代守并非无稽之谈,而是建立在这种极高的操作性与可行性之下的结论。

远在千里之外的毛主席能够对朝鲜战争做到运筹帷幄,实在是让人佩服,此次决策中,毛主席能够反其道而行之,置之死地而后生,无疑是中国军事智慧的最高体现,不仅最大程度地保住了志愿军的有生力量,更让美军见识到了中国的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志愿军   麦克阿瑟   解放战争   诱敌深入   阻击战   举棋不定   作战   国军   我军   战役   美军   战场   包围   老总   部队   战争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